中國是詩國,同樣也是對子大國。對子又稱對聯,楹聯。對聯源于對偶,早在三國時期便已經出現。作為兩千年的傳統文化瑰寶,對聯可雅可俗,可由文人撰寫,也可民間群眾創作,大概是中國最有彈性的文化品種了。
兩千年下來,中國積累了無數妙聯、奇聯、絕聯,或詼諧或智慧或挖苦諷刺,或高雅淡泊,不可勝計。
比如清代揚州八怪的鄭板橋,有聯云:汲來江水烹新茗;買盡青山當畫屏。文辭意境之美,儼然詩詞。清代集大成之作的《紅樓夢》,可以說匯合了中國百家藝術,詩文曲詞一樣不落,對聯當然不會少。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癡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償。真是說盡世間情萬種。古今世情,都在里面了。
什么文藝總會有一種屬于娛樂領域,好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游戲之作。這類作品,往往看似游戲的背后,有著深刻的社會諷刺和世情批判。
比如有一個廣為流傳的對聯故事:蘇州有一家姓皇甫的大戶人家,方圓幾十里最為富貴,有一次主人要過六十大壽,專門請當地秀才楊循吉畫了張祝壽圖,并題詩一首,以為祝賀,圖與詩送到時,只見上面寫到:“皇甫先生,老健精神,烏紗白發,龜鶴同齡。”
那主人看了別提多高興,便特地將畫懸掛正堂。結果當天賓客云集,有人就端詳出了奧妙,笑著對主人說:“楊循吉在罵你呢。這四句詩每句頭一個字連起來,是‘皇老烏龜’四字。”主人一聽,頓時石化。確實是這樣。原來楊循吉見這家人家資巨富,平日里卻為富不仁,故寫了藏頭詩聯,戲耍一番,不留點心,就跟是被賣了還幫人數錢一個樣子。主人還在那美呢。
不過通過這個事例也可以看出,文人不好惹,這些人拐彎抹角罵你,你還真是防不勝防。
我們現代的通才文人郭沫若先生,也是極善對聯。至今還流傳著他8歲時機智對聯的段子。
據說那年,小郭沫若跟幾位同學偷吃了寺廟里的桃子。不久,有和尚找到先生,先生逐個追問,結果誰也不承認。先生靈機一動,出了一個挖苦學生的上聯:“昨日偷桃鉆狗洞,不知是誰?”并聲明:“誰要對出了下聯可以免罰。”
據說8歲的郭沫若脫口而出:“他年攀桂步蟾宮,必定有我!”應該說,郭沫若這一對,整個對聯的檔次也上來了。簡直是化俗為雅,急智之外,還能一窺抱負。
接下來這個就屬于奇聯、絕聯了。上聯云:“騎青牛,出函谷,老子姓李”。出對很絕,用典老子出關,最后四字還語意雙關,既陳述事實,又帶有不可一世的傲慢。且,誰能對得上老子?
還真有高手,唐朝一姓劉的平民根據自己的姓氏就對出了下聯:“斬白蛇,興漢室,高祖是劉。”真對絕了!化用劉邦斬白蛇起義事,最后四字同樣語帶雙關,而且足以壓制住上聯那種狂勁。老子、高祖,牛!
你還見過哪些奇聯、妙聯,歡迎評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