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課堂教學,老師們特別關注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因為合作學習能有效地創設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有一些老師為了追求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沒有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盲目的采用合作學習方式;有的老師設計問題簡單,沒有小組合作的必要,卻一節課多次用到這種方式;有的老師提出的問題過于難,就算學生討論的時間再長也解決不了,只是看到課堂上學生討論得熱鬧非凡,至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很難說了。如果我們不能正確把握合作學習的精神實質,就會使合作學習流于形式,表面化,也就很難達到提高品德課堂教學效率之目的。
一、分組教學要把握適當的時機
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學習時,必須選擇適當的時機,提出的問題要給學生提供合作的契機,看看這個問題是不是值得討論,防止課堂教學的隨意性和形式化。如教學《生活處處有規則》一課時,教師設計調查表,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
調查地點
調查到的規則
在學校
在家里
上、下學路上
其他方面
課前學生通過不同途徑進行了調查,獲得了大量的關于規則的資料,再通過課堂中的討論與交流,進行資源共享,知道了生活中處處有規則,初步了解了規則的重要性,把握了適當的時機進行合作學習,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合作學習有序進行,效果很好。
二、分組教學要給每個學生機會
有的老師帶領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提出問題學生未經獨立思考,就進入合作狀態,有時討論兩三分鐘就叫“停”,結果,課堂上依然是那些優等生的幾言堂,思維相對遲鈍一些的學生就失去了獨立思考與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時間久了,會挫傷孩子們的自尊心,也會養成敷衍的不良習慣。因此,合作學習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交流、討論的時間,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智慧都得到發揮。
學習《不一樣的你我他》這一課時,第二個活動,可以讓學生分小組涂色,學生選自己最喜歡的顏色每人涂一個花瓣,這個活動用的時間比較長,但因為每個人都有事可做,所以最能體現小組同學的合作性。通過這個活動能夠使學生明白因為每個人的喜好不同,事物之間有差異,世界才如此豐富多彩。明白要做好事情,關鍵在于合作。
三、分組教學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當下的課堂很熱鬧,老師一提出問題,常常是小手如林、學生議論紛紛、要么分組討論得熱火朝天,但如果冷靜思考,這熱鬧的背后是認識的膚淺、思想的浮躁,有很多課結束后,學生的水平還停留在上課前的狀態,沒有養成深思和精益求精的習慣。常常一聽到問題就不假思索的舉手,七嘴八舌,形成了熱鬧之假象,貌似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其實不然。歸其原因是教師提出的問題簡單、缺少整合,沒有難度也很零碎,學生根本不用分組討論,所以造成了課堂的熱鬧。
教學中應該是教師積極設計富有挑戰性的教學任務,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討論、交流的空間,促使學生嘗試對知識的遷移,并在討論中提出更復雜的問題,調動學生多角度、多層面的討論問題,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讓學習成為教師指導下的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成為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學習策略來進行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要積極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使學生能反思自己的學習態度、能力,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獲得學習的快樂,獲得終身學習的本領,課堂教學才會促進他們的終身發展,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