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語言的作用P296·身勢語(手勢、體態、面部表情、觸摸)·身體距離·輔助語言和類語言·目光接觸
明察秋毫·繪聲繪色·傳情達意
威嚴有余,親和不足·思緒繁雜,心不在焉·過頻過亂,留下笑柄·角色錯位,舉止失當
心得:與運動的體態一樣,人的靜止的體態能夠作為非語言的溝通方式來表達種種不同的信息和內心的情緒狀態。一般來說,人們對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較為隨便,對地位和自己相同的人次之,而對那些地位高于自己的人則比較拘謹。在這方面,人們交往中的身體的放松程度確實反映了溝通雙方的社會背景、學識水平乃至一般的社會狀況。
目光接觸的社會意義可因以下因素而改變:即凝視時間的長短、凝視的強度,以及凝視時間的選擇。
目光接觸往往伴隨著人際交往的距離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一般說來,當人們相距較遠時常常以目光接觸表示彼此的注目,而當兩面三刀人的距離約為6-8英尺時,對視的目光就移開了。
教師應該學會一點“識人之術”,逐步具備能對學生“明察秋毫”,獨具慧眼識“體語”的能力。識別學生體態語的能力也許可以通過教師工作中經驗的積累來獲得,但如果能重視這種敏感度的訓練,學會一些識別學生體態語的原理和方法,再加上結合工作實踐多加揣摩和總結,這方面的能力可能會提高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