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本培訓研修工作指導思想
以柳河縣教師進修學校師訓、干訓工作要求為指導,緊緊圍繞“科學管理、和諧發展、優質辦學”的主題,立足“校本”, 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探索適合我校教學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 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根本,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健全機制,搭建平臺,興師興教,鑄造品牌。緊緊圍繞課程改革,以科研為先導,素質教育為核心;以教學案例分析、學校管理工作、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為突破口,扎實有序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發揮校本教研作用,提高校本教研管理水平和校本教研質量,不斷提升學校辦學理念和辦學水平,把學校構成一個學習型的組織,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扎扎實實地搞好校本培訓,探索一條新的教師專業發展之路,不斷提高學校自身的業務能力,抓好教育教學管理,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努力開展好校本研修工作。
二、校本研修工作總體目標:
通過開展校本教研,領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在先進教育理念與千變萬化教育實踐之間溝通橋梁,使先進理論轉化為生動實踐并產生積極成果。努力把教師從單純的課程被動執行者角色中解脫出來,真正成為新課程的開發者、創生者。創設一種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學校文化環境,使學校成為一個促進教師不斷成長與提高的學習化共同體,并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樹立科學的教育價值觀、現代教育觀,促進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提升教研水平。
三、校本研修的具體目標
1、依托360圖書館、K12教育網、十大教育名博、網易公開課等廣闊的網絡空間,認真開展網絡校本研修活動。個人自修和團隊研修相結合,網上自學、備課、觀課、磨課、議課、質疑、答疑、溝通、交流等。樹立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學校研訓工作的質量和教師自主發展意識。
2、以自我反思、集體備課、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創新校本研修的模式,開拓校本研修之路,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展校本研修途徑、健全校本研修機制。
3、以加強師德修養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為重點,努力鑄就一支師德修養高、業務素質優,教學技能全,教學基本功硬,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適應新世紀課程改革需求的師資隊伍,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智力和人力保障。
4、通過調查研究,立足實際,切實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各種具體問題,聚焦課堂,努力實現課改理念向教學行為的轉化,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5、通過探索小學研究型教師成長的特點和規律,為他們轉變為具有較高素質的研究型教師奠定基礎。探討高效率地構建研究型教師群體的方法與途徑,使校本研修更深入、更全面地開展下去。
四、具體工作措施和方法:
1、加大領導的重視力度,加大管理力度,使班子成員認識到位,云集響應,做好上協下調工作。
2、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建立科研管理組織,以教導處為主體,建立教師多學科互動參與的教科研組織,發揮校本教研優勢,為教育科研的順利開展提供組織保證。
學校教師教研活動由教研組、教導處分層把關,層層負責。樹立合作意識,引入競爭機制、激勵機制,充分發揮各個環節教研功能。
(1) 成立課題研究核心組,主要由各學科的個骨干教師承擔課題研究任務,組織現行的實踐小組。
(2) 明確研究任務,以各學科的教學實踐為先導,由基礎學科、拓展學科、探究學科三軌齊下,進行課題研究。
(3) 核心組依據學校校本教研課題展開教學實踐研究活動,做到各學科的德育滲透都有課題研究計劃,并積極落實到實踐中,做好相關的課題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定期進行課題組研討,解決以一些教學問題,并定時間進行校級層面的公開研究實踐課展示,能集思廣益,推進課題研究。
3、用課題帶動校本教研
(1)加強組內教研和聽評課制度。結合組內公開課及聽課計劃。平均每月有一位老師在組內講公開課,其他老師聽評課,每位教師本學期要評一節組內老師的課。
(2)積極開展教學方面的實踐和研究,教研組積累案例,各教研組籌劃一次全組范圍的專題交流,扎扎實實做好“聚焦課堂”的校本研修。
(3)教研組活動做到定點,定時,定人。每學期各學科教研活動進行理論學習(大綱、課程標準、課程理念……)的周數應安排為至少6周次,活動形式自主、自定,理論學習活動個人應有記錄,教師要自覺用新理念開展使用新教材實踐。組織要求每位教師結合本校教學實際確定課題,在研究中,選擇周期短的課題,課題要與教學工作平行,在課題進展中要抓緊時間,迅速獲得教科所需要的資料、數據,不要拖拉、等待,以教學中迫切解決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排除管理與教學中的困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突出辦學特色。
4、積極組織和參加各種培訓學習活動;做到勤督促,勤檢查,勤指導。
5、對校本研修計劃進行貫徹,對校本研修專題進行解讀。每個領導要結合自己本職工作中的困惑確定自己研究的小專題,形成研究論文以及研究提高崗位效益的心得(論文、反思、隨筆,必須是手寫,不準摘抄),年內有在正式刊物上有發表的文章。
6、領導干部自學政治、教育教學課改理論(以《校長參考》和網絡培訓中的校長培訓篇目為內容)。每年必須學習50篇文章并寫出心得體會(不準由別人代寫)
7、組織開展中層以上領導優秀案例征集活動。中層以上領導結合本職工作每人上報一篇案例,每篇要附有對案例的評析(要真實,不準抄襲)。
8、建立網絡校本研修檢查記錄,記錄月檢中教師網絡研修情況,看依托360圖書館好友截圖、教師QQ群截圖、教師博客群截圖、360圖書館轉藏量、K12教育網教師上傳資源、發表博文情況等。
五、2014年各月份工作安排:
三月份:制定學校校本培訓研修計劃;
四月份:1、對校本培訓研修計劃進行貫徹、落實;
2、確立主題,對校本研究專題進行解讀。
五月份:組織校領導干部對校本研修專題進行研究交流。
六月份:建立網絡校本研修檢查記錄,記錄月檢中教師網絡研修情況,檢查自學筆記及教研組工作開展情況。
七月份:上半年校本研修工作總結。
八月份:對校本研修專題進行二次交流研討。
九月份:上交征集的領導干部優秀案例。
十月份:看依托360圖書館好友截圖、教師QQ群截圖、教師博客群截圖、360圖書館轉藏量、K12教育網教師上傳資源、發表博文情況等。進一步檢查各教研組校本研修活動。
十一月份:上交自己所研究專題的論文、提高崗位效益的心得及自學筆記。
十二月份:全年工作總結。
2015年3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