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竹兵
農村土地流轉現象近年來逐漸增多,土地加快流轉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一些地方農村土地流轉不規范,口頭協議代替了書面合同;有的土地流轉時間過長,如長達30年左右;有的土地流轉后沒有向種糧等農業方向發展,有的流轉后改變土地用途,有的流轉后,由于承包人經營不當等原因,甚至處于事實上的撂荒狀態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農村土地流轉的可持續發展。
針對農村土地流轉存在的現實問題,要認真宣傳貫徹農村土地流轉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依法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守住耕地紅線,確保農村土地流轉有利于可持續發展。一是必須堅持依法、自愿、有償原則,讓農村土地流轉公開、公正、公平,流轉操作程序要規范化,通過簽訂標準化土地流轉合同,明確各方權利義務,農村土地流轉事前要公示,事中要監管,流轉合同要入網登記和可查詢。二是必須讓農民充分分享土地流轉收益。流轉時間長的土地租金可以確定一個基數,在此基礎上租金可以指數化,讓租金與物價指數掛鉤;對流轉土地的農民可以采取反租倒包、組織轉業培訓、鼓勵外出打工、購買養老保險等措施,讓他們失地不失業,生產生活有可靠保障。三是土地流轉不能擅自改變農業用途,影響乃至危及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四是將農村土地確權、流轉登記等納入不動產確權、登記范疇,鼓勵支持農民依法合規進行融資型土地流轉,不斷為農業發展、農村建設等注入資金。五是探索完善農村流轉土地收回再流轉工作,充分利用好寶貴的土地資源,從源頭上避免乃至杜絕耕地撂荒現象。(作者單位:云南省曲靖市財政局)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