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深化語言文字工作,全面提高我校師生的人文素養,打造教育特色,培養學生“說好話、寫好字、讀好書”為切入點,在我校開展“普通話進校園,誦讀進教材”活動。為保證此項活動在我校能夠有序、規范、高效、深入的推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為重點,以學生“說好話、寫好字、讀好書”為切入點,通過開展這次活動,加強教師和學生普通話、誦讀能力,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審美情趣及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加深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了解和熱愛,增強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自覺性,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品味;引導學校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學校文化和特色建設,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作出積極貢獻。
二、工作目標
學生達成目標:加強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培養,讓我們的學生能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能寫一手漂亮的規范字,能誦讀一定量的經典美文,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基本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師培養目標:通過這項工作的步步深入,培養出一批優秀的教師,使他們成為教學工作中的“能手”“高手”“多面手”;同時,也能提高全校教師和學生的普通話和誦讀能力的基本素質,確實得以加強。
三、具體要求
普通話進校園。總體要求是:學校應當把規范使用普通話列為學生日常行為準則,列為教師教育教學常規要求,普通話成為學校教學語言、校園語言。具體內涵是:一要全覆蓋。學校所有師生,無論職務高低,無論年齡大小,在課堂教學活動和學校各類會議、活動中都要使用普通話,教師與學生之間交談、教師與家長之間交談、學生與學生之間交談都要使用普通話,鼓勵學生在社會、家庭都堅持使用普通話。二要嚴要求。文件規定:初中學校教師應當達到二級水平,其中語文教師應當達到二級甲等以上水平。三要師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是否能夠說普通話,關鍵在教師。校長和教師要身先士卒,普通話水平不管是高還是低,在學校的各類教育教學活動中都有要帶頭堅持使用普通話。
書法進校園。總體要求是:學校重視學生書寫能力的培養,書法教學工作正常,學生書寫能力普遍提高。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的板書、教案、作業批改和學生的書寫做到規范、工整、美觀、大方,學生對書法有濃厚的興趣和愛好。具體內涵是:一要重視抓好寫字教學。學校要明確加強寫字教學、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是所有教師的共同任務。二要明確書寫要求。學校對師生的書寫要有明確的要求,要求所有的教師,無論上什么課,板書、作業批改都要規范、美觀,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要做到“筆筆不茍、字字工整”。三要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應設計生動、活潑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寫字興趣,發揮學生認真書寫的主動性,對不同書寫基礎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通過示范、比較、觀摩、展示等各種方法加強寫字教學的趣味性 。
誦讀進教材。總體要求是:學校有經典美文的校本教材,有經典美文誦讀、講解專門課程,經常開展誦讀活動,校園誦讀氛圍濃郁,學生對誦讀產生濃厚的興趣,課外閱讀、誦讀水平列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定。要抓好教材建設,注重學科教學的滲透,特別是在語文、歷史、德育類課程中融入并強化經典講解、誦讀內容,使學生走進經典,耳濡目染中華優秀文化。
四、工作原則
(一)要持之以恒,不搞“一陣風”。
(二)要講究實效,不搞“轟動效應”。要注意融合、滲透。
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