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是小說《紅樓夢》中一個重要人物。
從“四大家族”的角度來看,她是金陵王家的姑娘,嫁到了賈家,婆婆是史家人,妹妹嫁到了薛家。所以圍繞王夫人這條線,可以看到四大家族千絲萬縷的關系。
她嫁給榮國府的賈政后,先生下賈珠,又在大年初一生下元春,最后又生下了寶玉,這小兒子銜玉而誕,一時成為傳奇。
大兒子十四歲就進了學,不到二十歲就娶了妻生了子,可惜一病就死了。
姑娘元春被送進了宮,想見一面太難了。
身邊只有一個寶玉,頑劣異常。丈夫賈政對這孩子管束特別嚴,婆婆賈母,也就是史老太君對寶玉又寵溺無比,嚴重不一致的教育讓這個小孩子無法無天。
再加上這孩子天生一個風流胚子,周歲抓鬮就專抓脂粉釵環一類的東西。長大一些每日廝混在內幃,喜歡吃女孩子嘴上擦的胭脂。
寶玉的飲食起居有若干丫頭伺候,讀書一類的事情父親賈政偶爾督促,他小時候又跟著賈母住在一起。
作為寶玉的母親,王夫人對寶玉其它方面的教育進行得很少,大多時候是盯著寶玉身邊的女孩子。
哪個女孩子招惹了寶玉,這個女孩子一定錯了;寶玉招惹了哪個女孩子,還是這個女孩子錯了。
吃齋念佛的大善人王夫人在寶玉與女孩子交往方面操碎了心,她在《紅樓夢》中犯下的罪過幾乎都在和寶玉有關的女孩子身上。
《紅樓夢》通行本第三回,林黛玉進賈府,去拜見二舅母王夫人。
那時黛玉是一個小姑娘,而寶玉只比她大一歲。
王夫人初見黛玉就告誡她說:
“……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這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廟里還愿去了,尚未回來,晚間你看見便知。你只以后不用睬他,你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這寶玉明明是銜玉而誕,闔府上下都寶貝得不得了,王夫人偏要說是“孽根禍胎”,不知道這其中有沒有一個母親的凡爾賽心理,但告誡黛玉要遠離寶玉卻是真心的。
小孩子黛玉是很有修養的,直接反問二舅母王夫人:“我來了,自然和姊妹同處,兄弟們自是別院另室的,豈得去沾惹之理?”
王夫人便告訴黛玉,這個兄弟不同尋常,從小因為賈母疼愛,和姊妹一處嬌養,就喜歡和姐姐妹妹們在一起玩。
言外之意,寶玉招惹你,你只是別離他。他怎樣我管不了,你和他廝混不行。
后來黛玉和寶玉一起住在賈母處,兩小無猜,一起長大后又性情相投,互生情義。
王夫人生生拆散了他們,把自己妹妹薛姨媽的女兒——薛寶釵嫁于寶玉,使得黛玉淚盡而亡。
(關于寶黛釵的結局爭論太多,我們按照高鶚的續本來討論)
《紅樓夢》通行本第三十回,寫了王夫人因寶玉怒扇金釧,最后間接導致金釧投井身亡。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夏天天熱,寶玉溜達到母親那里,見母親王夫人在里間涼榻上睡著,王夫人的貼身丫環金釧兒坐在旁邊一邊給王夫人捶腿,一邊打瞌睡。
寶玉把金釧耳上帶的墜子一撥,金釧兒睜開眼,寶玉逗著金釧說話,還把自己帶在身上荷包里的香雪潤津丹掏了出來喂給金釧吃。
又拉著金釧的手說要向王夫人討她,在這之前金釧一直是用動作配合寶玉,一句話都沒說,可能看王夫人半天沒反應,金釧以為睡熟了,就大膽起來。
金釧兒睜開眼,將寶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頭,有你的只是有你的’,連這句話語難道也不明白?我到告訴你個巧宗兒,你往東小院子里拿環哥兒同彩云去。”寶玉笑道:“憑他怎么去罷,我只守著你。”只見王夫人翻身起來,照金釧兒臉上就打了個嘴巴子,指著罵道:“下作小娼婦,好好的爺們,都叫你教壞了。”
寶玉見王夫人起來,早一溜煙跑了。王夫人吩咐金釧兒的妹妹玉釧兒,讓她們的母親來把金釧領走。
雖金釧兒苦求,亦不肯再留下她。回家后的金釧因不堪忍受別人的風言風語,于是投井自盡。
在這次事件中,寶玉明明逗弄金釧在先,可是王夫人不管自己的兒子,只把責任一股腦推到金釧身上。
對于金釧最不該的便是讓寶玉拿賈環和彩云去,因為這已經暗示寶玉有關男女之事了。
而王夫人心中,他的兒子還是單純的,是白璧無瑕的,她一定想不到寶玉早已經和她最放心的襲人行了警幻之事。
她打金釧并攆走她是覺得金釧兒教壞了寶玉,失了一個丫環的本分。
金釧投井后,王夫人在人前,包括她信任的寶釵面前替寶玉遮掩。只說金釧把她一件東西弄壞了,她一時生氣,打了幾下,攆了下去,那孩子就投井了。
對于兒子寶玉,王夫人至多也是不痛不癢說幾句,正好寶釵撞見,也就停下來作罷了。
我兒子招惹誰,誰錯!我兒子可能會招惹誰,誰也錯!
黛玉因與寶玉情投意合而被王夫人棒打鴛鴦;金釧兒因當著王夫人面被寶玉逗弄言語失當,而被扇耳光,最后致死亡;那么晴雯比較她倆就更冤枉。
只是因為王夫人覺得晴雯可能會勾引寶玉,于是直接把她從大觀園趕了出去。
其實王夫人與晴雯交集的地方非常少,只是跟著賈母進大觀園逛的時候,看見一個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像林黛玉的丫環,正在那里罵小丫頭,王夫人就不喜歡她的輕狂樣。
其實真正不喜歡的是晴雯長得好,有勾引寶玉的可能,另外還有點像黛玉,這讓王夫人很不爽。
后來,因為司棋的情色香囊丟在了大觀園,被傻大姐撿著,一時間王夫人覺得草木皆兵。
因為大觀園里住著的除了寶玉,全是女孩子,王夫人感覺到了問題的嚴重,她的寶貝兒子有可能會被帶壞。
而晴雯牙尖口利,得罪了不少人,這些人給她在王夫人面前進讒言。
其中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道:
“別的都還罷了。太太不知道,一個寶玉屋里的晴雯,那丫頭仗著他生的模樣兒比別人標致些,又生了一張巧嘴,天天打扮的像個西施的樣子,在人跟前能說慣道,掐尖要強。一句話不投機,他就立起兩個騷眼睛來罵人,妖妖趫趫,大不成個體統。”
王夫人聽了這個老女人的話,想起她曾經見過晴雯輕狂的樣子,于是想著自己好好的寶玉,倘或叫這蹄子勾引壞了,那還了得。
于是召了晴雯來,晴雯也了解王夫人討厭女孩子趫妝艷飾,正好趕在病中,也沒有收拾就去見了王夫人。
沒想到王夫人見晴雯釵軃鬢松、衫垂帶褪,有春睡捧心的遺風,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無論晴雯怎么想撇清自己與寶玉的關系,只說與寶玉瓜葛很少,只是在寶玉的外屋湊個人數。但王夫人只是劈頭蓋臉罵她。
就算晴雯搬出來賈母,說自己閑著還要作老太太屋里的針線,所以寶玉的事竟不曾留心。
王夫人終究沒有放過她。把她認為這個“妖精似的東西”攆了出去,并且吩咐,出去時只許把她貼身衣服帶走,其余的好衣服要留下給好丫頭們穿。
又下令把寶玉所有的丫頭們都叫來一一過目。和寶玉同一天生日的四兒,被攆了出去。
唱戲的芳官也被攆了出去,王夫人的邏輯——“唱戲的女孩子,自然是狐貍精了!”
又吩咐上年凡有姑娘們分的唱戲的女孩子們,一概不許留在園里,都令其各人干娘帶出,自行聘嫁。
王夫人一通操作猛如虎,可憐的晴雯病中被攆走,郁郁而終。
在王夫人的神操作之下,林黛玉、金釧兒和晴雯最后都走向了死路。
那個年代,女孩子的名聲就是她們的生命。
金釧兒受不了風言風語投井;晴雯臨死前說:
“……我死也不甘心的:我雖生的比別人略好些,并沒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樣,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個狐貍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擔了虛名,而且臨死,不是我說一句后悔的話,早知如此,我當日也另有個道理。不料癡心傻意,只說大家橫豎是在一處。不想平空里生出這一節話來,有冤無處訴!”
黛玉在《葬花吟》中唱“質本潔來還潔去”,高鶚的續本中黛玉臨死前交代自己的身子是干凈的,要回家鄉安葬。
這些女孩子們憑空被王夫人懷疑,最后直落得香消玉殞。
王夫人的邏輯——我兒子招惹誰,或者可能招惹誰,誰就有問題。
這一神邏輯可能出于一個母親的良苦用心。種種蛛絲馬跡表明王夫人的大兒子賈珠因為被管得太嚴,最后年紀輕輕殞命。
所以王夫人不敢管自己的小兒子寶玉,只能從兒子身邊的人下手,希望兒子不要被這些女孩子教唆壞。
只是以王夫人的見識和智商,她篩選出的“狐媚子”其實都是清白的,真正和寶玉不清不楚的人,如襲人等,她視為心腹。
一個母親要愛自己的孩子,但更要明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