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卉說
在中國數千年燦爛的文明史之中,有著數之不盡的瑰寶,與此同時,也流傳下來很多的未解之謎。
當然,在封建社會當中,科技不發達,沒有科學作為支撐,很多東西都屬于是人們的知識盲點,因此在當時可能會產生巨大的社會反響,到了現代社會也許用簡單的實驗就可以解釋;但是也有很多未解之謎,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現代仍然是謎題,這些未解之謎在民間流傳,也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談論的焦點。
歷史上女兒國消失之謎
在《西游記》的原著當中,有著這樣一段情節:
“之間那女王走近前來,一把扯住三藏,俏語嬌聲,叫道'御弟哥哥,請上龍車,和我同上金鑾寶殿,匹配夫婦去來’?!?/p>
想必許多看過《西游記》的朋友都知道,唐僧師徒一行在西天取經的時候,途徑了女兒國,在這里全都是女性,國內的民眾都是靠著子母河中的水來繁衍后代。而這一個場景也是唐僧西天取經時的“情關”。
當然,這里的女兒國只是存在于小說之中,據《舊唐書》記載“東女國,西羌之別稱…”,那么在歷史上確實有著一個女兒國。
但是這個女兒國和《西游記》中的女兒國有所差別,這里并不是像小說中描寫全部都是女性,而是在這個國度之中重女輕男,國內的國王和大臣都是女性,要知道在封建社會中,能有這樣的國度實屬罕見。
而這個女兒國也僅存在于《舊唐書》中的記載,而且也僅僅是前唐時期,到了后唐時期逐漸消失不見了,正如西域的樓蘭古國一樣,一夜之間消失不見。
鎮國寶器九鼎是否存在
《史記·平原君列傳》中有一句“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而在《舊京遺事》中也有“而上止嚴旨謫官,薄示天罰,一言九鼎,皇心甚欽矚焉。劉公在京惟有一妾,慧而有操。公之上書,密切深隱,笑言無慮,而姬已慨然嘆之矣。”
這就是一言九鼎的來歷,而其中的“九鼎”正是傳說中的“鎮國寶器”。九鼎傳言在夏朝時期澆筑,象征的是九州大地。
九鼎對于國家而言,象征著“鼎在國在”,然而就是這么重要的寶器,在西周時期往后就沒有了記載,有傳言是秦始皇統一全國時候給融了;也有人說是當時有人將九鼎藏身于國家對應的各個角落,到目前為止,九鼎的下落仍然是個謎。
太平天國寶藏的秘密
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后而且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太平天國的運動對我國的發展而言其實是起到了反作用。
而他們所建立起來的政權,在最鼎盛時期卻可以和清朝分庭抗禮長達十一年的時間,在此期間,太平天國也占領了很多地方,搜刮的金銀珠寶不計其數。
最終太平天國被清軍攻破了天京,在當時繳獲的戰利品當中,只有極少部分的金銀珠寶,當時為了能找到傳說中的寶藏,清軍甚至將洪秀全府中的湖水全部抽光,但是仍無濟于事。
在民間一直以來有著幾個說法,其中之一是這些寶藏都被石達開帶走了,至于去了哪里,還是未解之謎;還有一種說法是被洪秀全藏了起來,還留下一句謎語“面水靠山,寶藏其間”,傳言只要破解了這個謎語,寶藏自會出現。
鎖龍井中真有“龍”?
在北京北新橋的海眼里,有著一個很深的井,而這口井的特殊之處在于拴著很長的鎖鏈。
據說在大禹治水期間,黃河發大水,讓周邊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其中的根源在于一條蛟龍在作怪,大禹為了平定洪水,就將蛟龍鎖在了井中,而井邊的鎖鏈正是鎖龍所用。
關于這口井的傳說還要從日軍侵華說起,日軍來到北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當他們來到鎖龍井旁邊,雖然知道了鎖龍井的傳說,但是都不相信,甚至要將井底的蛟龍拉出來看看什么樣子。
當時幾個日軍一起拉井里的鎖鏈,不過鎖鏈拉了很久還是沒拉出來,但是井里卻逐漸變得躁動了起來,而且井水變成了紅色,井底發出了恐怖的嘶吼聲,這也讓幾個日軍嚇得趕快磕頭求饒,而鎖龍井有蛟龍的事情也被人們一傳十十傳百的傳開了。
小結:其實在歷史上還有許多的未解之謎,都是人們口口相傳的一個結果,至于其中的奧秘,還需要借助現代文明來解釋,對此,你怎么看呢?
參考資料:
《舊唐書》《西游記》《史記·平原君列傳》《舊京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