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把握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重點
2015年6月5日 學時:1.5學時
· 一、小學語文教學
旨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學習資源,拓寬學習和運用領域,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時空、教學方法的全面開放,是全體學生在相同或不同學習內容、不同學習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和有機結合中開拓視野、熏陶情感、發展思維
得法課內,得力課外,受益終身
語文教材編寫(主題組單元)
(一)整體感知
在單元內容學習之前,進行單元“導讀”
以單元開頭的“導語文字”為切入點,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通過聽錄音、看錄像、自己試讀或同座互讀互聽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初步了解本單元所有學習內容的大意,感知單元專題的情感意識,孕育求知欲望。
教師收集相關資源。
(二)體驗部分
該環節是一個“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學習活動過程。它依據教材特點,可順課次學習;也可依學生意愿,從多數學生最感興趣的一課開始進行精讀訓練,其余內容,可根據深淺難易程度酌情采用不同學習方式;還可根據學習需要進行學習內容的重組。同時,在進行單課或分塊學習時,注意課外資源的充分利用———課外積累為課內學習服務
(三)整體感悟
學完本單元后,進行整體回顧交流:
我學到了哪些知識(識字,寫字,詞、句、段、篇的積累,課文內容的理解,美、情、理方面的教育與感染,等等)?
我掌握了哪些本領(識字寫字的本領,背誦、積累的本領,聽、說、做的本領,等等)?相機向課外拓展:匯報課外閱讀感受,交流積累收獲;發現問題,及時補救。
三、教學目標
普遍存在“亂”、“偏”、“淺”、“虛”問題。
“如何確定教學目標是檢驗教師素質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志。”
(一)學段目標(層次、貫通、方向)
教學目標是一個系統,包括課程目標、學段目標、學期目標、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五個層次。
只有層層落實,這個教學目標系統才能構成一個上下貫通、有機聯系的完整體系。
首先要明確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科教學的目的、任務、內容及基本要求。學好課標,就把握住了大方向,課程目標和學段目標就不會偏離。
其次,要認真閱讀《教師教學用書》;要認真閱讀教科書中單元導語、課文中泡泡、課后習題、語文園地等內容。
總體把握學期教學目標、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這其間也是教師和編者之間的對話過程。
(一) 課時目標(清晰、明確、簡練)
目標設計得越清晰、明確、簡練,在教學中,就越容易把握。目標太多等于沒有目標。在課堂上用動態的生成來重建我們的教學目標。所以好的教學目標除了考慮到“隱”“顯”兼顧,“近期”和“遠期”結合,制定出靈活而富有彈性的、符合更多學生實際的課堂教學目標。
四、目標達成的策略
原則: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形式:課堂導讀教學;課外自主閱讀。
問題:目標不精確,問題沒質量,沒有思考性。
原因:對文本解讀不透徹。
(一)學段的任務
1.不同年段,對文本解讀的要求不同。
低年段,能夠知道文章講了什么就可以了。
中年段,不但要知道講了什么事,而且對某些細節(詞語、句子)能夠聯系上下文進行解釋。
高年段,不但要知道講了什么,而且能夠對文字中的信息進行整合,通過推理論證得到問題的答案。
· 2.不同年段,對價值觀的理解也應該不同。
低年段明白文章告訴什么就可以。
中年段不但要知道文章告訴了什么,還要知道作者想要告訴讀者什么(表達的情感)。
高年段不但要知道作者想要告訴讀者什么,還要知道自己在學習文章以后獲得什么啟示。
3.不同年段,對領悟表達的要求是不 同的。
低年級,領悟表達重在詞語和句子,理解重點句子的表達作用和表達效果,可以通過替換詞語等方式進行體會。
中年級重在領悟句子和段落的表達效果,能夠對一些表達方法進行辨析,能夠通過具體的語言點(詞語,句子),感受到作者表達的獨特性。
· 高年級除了領悟詞、句、段的表達效果外,重在對文章篇章結構的領悟。
· 4.不同年段,對欣賞評價的要求也有不同。
· 低年級的欣賞評價,只要能夠用朗讀的形式把自己覺得好的地方讀出來即可。
· 中年級,要能夠對具體的詞句說出自己的看法,還要能夠用朗讀的形式表現出來。
高年級,能夠用自己的話說出對文章的看法,還要能夠提出自己的見解。
(二)教學的策略
1.文章思路(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等)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一種寫作思路。從文章的結構脈絡入手把握目標,有助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把握文章的結構特點和寫作思路,提高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能力。
· 2.課文中重點句子
· 一般的文章中有幾句體現重點的句子,需要加強理解,從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揭示文章的主旨。
對這樣的句子含義的理解直接關系到對整篇文章的解決。 蘊含文章深層含義的句子,有待于教師設計出各種閱讀加以引導點撥,幫助學生進行理解,以此培養學生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3.從情節中提煉主問題
對故事性強的課文,也可以從故事情節中提煉出主線,但這種提煉必須有很強的聯系性,方能激起學生的情趣。對文本的補白,在發展學生思維的同時,悄然地促進了學生的語言生長。
· 4.課前提示或課后習題
· 課前的學習提示或課后習題,集中體現了課文的基點、重點、難點、特點,往往能給我們以提煉主問題的啟示。
· 目標與達成
· —— 小語閱讀教學策略
· 把握課標熟文本,
· 學段目標方向準。
· 提煉課堂主問題,
· 閱讀教學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