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備教材
深入鉆研教材,理解和掌握教材中所規定的教學內容,明確單元及課時教學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應達到的教學目標。準確把握教學重點、難點及教學關鍵。
二、備資源
要根據課程管理和課程設置要求,積極開發并合理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注意補充現代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新成果等資料,整合教學資源,實現教材內容的再創造。要廣泛利用校外各種社會資源及豐富的自然資源,積極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
三、備學生
了解所教學生在知識和技能水平、興趣愛好和需要、思想特點和學習能力、思想狀況和學習習慣等方面所存在的共性特點以及個性差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按照打好基礎、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各有所得的要求,因材施教,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確保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
備方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研究教學內容與培養學生“三維目標”的關系,精心選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選擇教學方法應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有利于學生的知識積累和能力提高,實現教師組織指導下的學生有效學習。
備過程
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注意各教學環節的操作方式和步驟,對情景創設、知識呈現、基本訓練、演示實驗、教具使用、提問內容、板書設計、作業布置等都要周密考量,注意梯度、密度、難度,要具有啟發性和思維價值,形成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的手段和方法,以達到優化教學過程的目的。
寫教案
教師應當依據學科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編寫教案,注重提高教案的實效性。課時教案一般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課時分配、教學設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后記等。每節課、每種課型均應有完整的教案,教案要突出重點、詳略得當、注重學科特點。尤其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要體現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兩個方面。青年教師要備詳案,重在規范;有經驗的中老年教師可以備簡案,但要確保項目齊全,內容實用。用統一電子教案的教師,要進行二次備課(個性備課)并留有痕跡,要切實保證備課質量,提高課堂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