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晶館聯(lián)詩,湘云出了一句絕妙的上聯(lián):寒塘渡鶴影。黛玉聽了,“又叫好,又跺足”,稱贊不已,還說自己“竟要擱筆了”,湘云還笑她:不如明日再聯(lián)。可見湘云的上聯(lián)出得實在是精妙又難對。
然而,黛玉是誰?“黛玉只看天,不理他,半日”,猛然就有了:冷月葬花魂。
湘云果然夸贊“好極”。
關(guān)于這句詩,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冷月葬詩魂。
通行的程高本都是“詩魂”,所以,究竟是“詩魂”還是“花魂”?
彼時的情境,湘云、黛玉在夜闌人靜的池塘邊聯(lián)句吟詩,黛玉又素有詩才,而且這句對聯(lián)剛好是能對得上湘云的詩句的絕佳好句,所以,似乎“詩魂”非常貼切。古詩中也有“詩魂”的舊典:周密《聲聲慢》中有“惱亂詩魂”;耶律楚材《從王君玉乞茶》中有“頓令哀叟詩魂爽”。那么,是不是說明應(yīng)該是“詩魂”而不是“花魂”呢?
這真令人疑惑不解。
不過,我個人比較傾向于“花魂”。
當然最大的根據(jù)是黛玉葬花以及她的《葬花詞》。即使從來沒有翻過一頁《紅樓夢》原著的人,大概也都知道“黛玉葬花”的典故。黛玉葬花的藝術(shù)形象太深入人心,而她葬花的實質(zhì)也令人感嘆。正如她詩中所寫“花落人亡兩不知”那樣,花即是人。花在風霜雨雪的摧殘中,零落成泥碾作塵,這是黛玉高潔自守卻又紅顏薄命,為惡劣環(huán)境所不容乃至于早夭的寫照。
所以,既有葬花,再來葬花魂,我覺得很妥當。而且藏翁用筆,向來是前后有關(guān)聯(lián)的,絕不會有閑筆,既然“葬花”之于黛玉是如此重要的大事,自然跟她以后的生活軌跡極有關(guān)聯(lián)。
正如“寒塘渡鶴影”似乎映照了湘云的結(jié)局。“冷月葬花魂”也似乎是對黛玉后來的寫照。香消玉殞,只剩花魂。葬了花魂,絳珠仙草的這一生也算是有了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