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萌書生
說起《西游記》里的龍族,可以用族群龐大、地位低下、膽小怕事等詞匯來形容。
族群龐大,就拿涇河龍王來講,他有9個兒子,其他龍王呢?雖沒有明確指出有多少,但這數量也是很多的。再有,《西游記》的神話世界里,五湖四海的大小河流,甚至是井,都有龍王,他們幾乎把河流占了個遍,還有富余的龍子龍孫……
地位低下,龍王只要見到神仙,大多數情況下以小龍自稱,這絕不是自謙那么簡單,而是地位真的很低,不敢有丁點的居傲,他們還是天庭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膽小怕事,這點無需多言,當年孫悟空鬧龍宮要裝備,四海龍王合在一起都不敢說個不字。還有九頭蟲,一個妖怪,竟然做了龍王的女婿。龍王地位要高,至于找個妖怪當女婿嗎?不至于……
說他們地位低下、膽小怕事吧,可龍族卻出了一個不怕死的涇河龍王。為了打賭,連玉皇大帝的旨意都敢違抗。當然了,他死的冤,但也得到了應有的回報,八個兒子沒受牽連,剩下的小兒子,也能回到涇河當龍王(詳見《涇河龍王被殺之后,誰會擔任涇河龍王一職?》)。
《西游記》中,與龍有關的大事,很多都是來自西海龍宮。白龍馬,西海龍王的三太子;鼉潔,西海龍王妹妹和涇河龍王的幼子,龍王的親外甥;犀牛精,西海龍王和他們關系甚秘。
為何偏偏是西海龍王家族出現這些事呢?這與他所處的方位有關。我之前跟朋友們講過,西天取經之事,是道佛兩教之間的協(xié)作,是玉皇大帝和如來佛祖一起謀劃的。玉皇大帝負責給取經人找保護者,如來佛祖負責尋找取經人。在《西游記》中,西海是如來佛祖的地盤,西海龍王自然要多出力。西海龍王家族在這次取經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當然,這貢獻的回報也是很客觀的。接下里,我們一一來看。
唐僧取經,遇到的是非人的考驗,凡馬絕對不行。安排天馬,又太扎眼。這樣一來,就要安排一位神仙做唐僧的腳力,而神仙之中可以去佛教,又可以安排一個合適職位的,當屬龍族子孫最為合適。因此,取經的總執(zhí)行人觀音菩薩找到了佛教勢力范圍內的西海龍王。讓西海龍王挑選自己的兒子去給當唐僧當腳力。這樣一來,就有了三太子因燒毀殿上明珠,被西海龍王告了忤逆一事。
忤逆,這在古代是大罪,歷來都是第一重罪。都說“虎毒不食子”,西海龍王會告自己的兒子忤逆?相信不會。他之所以這樣做,便是為了唐僧取經大業(yè)。龍王冒著兒子被殺的危險,將兒子告到了天庭。小白龍被判處斬刑,不日當誅。接下來的事,大家也都清楚了,觀音菩薩碰到待斬的小白龍,安排他做唐僧的腳力。最終,龍王三太子修成正果,升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文/萌書生)
鼉潔:
鼉潔,大家習慣稱它為“小鼉龍”。西海龍王說過,因妹夫錯行了風雨,刻減了雨數,被天曹降旨,著人曹官魏征丞相夢里斬了。舍妹無處安身,是小龍帶他到此,恩養(yǎng)成人。
西海龍王為了唐僧西天取經,貢獻了自己的兒子。而這次,他又貢獻了自己的外甥,給唐僧制造一難。當然,回報也是很豐厚的,鼉潔成為了新的涇河龍王。
西海龍王非常寵愛自己的這位外甥,原著道:“太子見說,開口罵道:這潑邪果然無狀!且不要教孫大圣與你對敵,你敢與我相持么?那怪道:要做好漢,怕甚么相持!教:取披掛!呼喚一聲,眾小妖跟隨左右,獻上披掛,捧上鋼鞭。他兩個變了臉,各逞英雄;傳號令,一齊擂鼓。”
摩昂什么人?西海龍王的太子,是儲君,是未來的龍王。同輩的龍族子孫誰敢與他為敵?幾乎沒有,也沒必要為敵。可這鼉潔敢,為何?都是西海龍王過度寵愛的原因。當初小白龍也是一樣,雖說是龍王自己將他告上了天庭,但小白龍能鬧到燒毀殿上明珠的地步,也足以說明龍王對他的溺愛。
所以,西海龍王想盡可能的幫助鼉潔。鼉潔去哪當龍王最合適呢?去涇河當龍王。除去幫助自己的妹妹和死去的妹夫之外,還有另外一個目的,涇河在東方,西海龍王這也算在其他地盤有了自己的勢力。就像當初將自己的妹妹嫁給涇河龍王一樣,有了涇河龍王這個外戚,他在其他方位,也有了自己的勢力。
書中幾次提到一個詞,更加證明了鼉潔是被刻意安排到黑水河的,哪個詞?舊年。原著道:“那老人磕頭滴淚道:大圣,我不是妖邪,我是這河內真神。那妖精舊年五月間,從西洋海趁大潮來于此處,就與小神交斗……自舊年才著他居黑水河養(yǎng)性,待成名,別遷調用,誰知他不遵吾旨,沖撞大圣也。”
“舊年”何意?一般情況下是指去年,在吳語、贛語等方言區(qū)常用。也就是說,鼉潔到黑水河的時間與唐僧踏上取經路的時間差不多,這不很明顯了嘛,專門等唐僧的。他也不是自己要來的,而是西海龍王經過觀音菩薩的授意之后,安排鼉潔到黑水河的。鼉潔給唐僧制造了一難,表面是為難唐僧,實則立功。最后,他要去的地方就是涇河,去建立自己新的龍宮。
西海龍王,為了取經大業(yè),貢獻了太多太多。不過還好,有付出就有回報。兒子成修成正果,外甥重新回到涇河當龍王。自此,西海龍王家族也成為《西游記》中龍族內實力最強的龍王家族。(文/萌書生)
想從第一篇看起?請關注我,“心空局變《西游記》”等你來辯。
歡迎關注我們唯一指定微信公眾號:第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