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華
賈府的丫環大致可分三等:一是陪嫁丫環,如平兒,周瑞家的。這類丫環比較有體面。比如平兒,她是鳳姐的“總鑰匙”,鳳姐的什么事,她都一清二楚,有時候甚至可以代鳳姐處理一些事務。涉及面較廣的“玫瑰露茯苓霜”一案,就是平兒代鳳姐全權處理的。寶玉把自己挨打時王夫人給的玫瑰露送給了自己房里的丫鬟芳官,芳官送給了掌管大觀園小廚房的柳嫂子家的柳五兒,柳嫂子的娘家兄弟是在賈府看門的下人,趕巧得了些許茯苓霜,他的姐姐柳嫂子把玫瑰露分送他時,他把自己得到的茯苓霜分了一些給柳嫂子。柳嫂子帶回家便吩咐她女兒柳五兒把茯苓霜送一些給芳官用,禮尚往來嘛。這些私底下來的互相往來,本也是極平常的事情。但是,這件極平常的事情卻惹起軒然大波。起因是病中的王熙鳳向王夫人討些玫瑰露,卻發現王夫人房里少了一瓶。這少的一瓶原是趙姨姨娘私下求彩云偷了給了賈環,被問到,她不承認,與玉釧推賴,恰好這天柳五兒到怡紅院送茯苓霜給芳官回來,被林之孝家的看見,談話間見她辭鈍色虛,又因近日聽玉釧兒說那邊正房內丟了東西,幾個丫頭對賴,沒找到主兒,心下便起了疑。再加上小蟬,蓮花兒并幾個媳婦子的挑唆,便拿了柳五兒,回了鳳姐,果真在小廚房搜出了玫瑰露瓶子和些許茯苓霜,因此,柳五兒便成了一個頂缸之人。鳳姐聞聽此事,吩咐道:“將他娘打四十板子,攆出去,永不許進二門。把五兒打四十板子,立刻交給莊子上,或賣或配人。”一旁的平兒勸鳳姐道:“何苦來操這心!‘得放手時須放手’,什么大不了的事,樂得不施恩呢。依我說,縱在這屋里操上一百分的心,終久咱們是那邊屋里去的。沒的結些小人仇恨,使人含怨。況且自己又三災八難的,好容易懷了一個哥兒,到了六七個月還掉了,焉知不是素日操勞太過,氣惱傷著的。如今乘早兒見一半不見一半的,也倒罷了。”鳳姐聽從了平兒的話,交由平兒全權處理此事。平兒有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判斷,她聽了柳五兒的訴冤,知道這件事并不像是表面上那么簡單,故而她一邊將柳五兒交給上夜的守一夜,一邊虛應著前來買轉自己的下人,悄悄到怡紅院調查情況。果真柳五兒是被冤枉的。她本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則,同意寶玉應下這個錯誤,這樣,即保全了探春的臉面,也保全了彩云和柳五兒不被責打、攆出。平兒雖是丫環,但是她在賈府,她比一些半拉主子(比如趙姨娘等)還有權利。再有周瑞家的,她是王夫人的陪嫁,是王夫人的“機要秘書長”,她主要的工作之一是陪王夫人探親訪友,在賈府丫環仆人群中,她也是較有影響力的權勢人物,王夫人下令抄撿大觀園,她功不可沒。她因為背后有王夫人撐腰,在賈府較為得臉,是丫環仆人中的龍鳳,有著相當的權利。比如她奉薛姨媽之命送宮花,不是按薛姨媽的吩咐送遞,而是審時度勢,保證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送遞。她之所以敢這樣做,就是因為她已經混成了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她的境遇,是多少小丫環的夢想。二通過人牙子(也就是人販子)買來的,如襲人、睛雯。這類丫環多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老子娘快要餓死了,要把值幾兩錢子的女兒買與大戶人家做丫環當牛馬”,這些女兒被賣時,也就五六歲七八歲年紀,她們大都被買斷終身,她們的命運完全掌握在主子手里,如果買家不開恩,即使家里有錢了,也不能贖得自由身。三是包衣奴才,這類家養奴才命運最慘,祖祖輩輩是主子的包衣奴才,世世代代供主子驅使,生下的兒女是主子的私有財產,這些人,還沒出娘胎就被打上了丫環小廝的烙印。
在賈府,丫環們的地位取決于她的服務對象。在父母長輩房中的丫環,在小輩主子面前也較體面,更不要說在其他人那里了。鴛鴦是賈母最為信任最為依賴的大丫環,雖然她比鳳姐、賈璉都小,但是,因為她侍奉的是賈母,鳳姐和賈璉便上趕著尊稱鴛鴦為“姐姐”。玉釧是王夫人的大丫環,很多時候代表王夫人說話,所以,鳳姐也很尊敬她,她和鳳姐一同在寶玉的房里說話,唯她可以坐著和鳳姐話,但是寶玉房里的丫環,都得一律站著說話,不然,就犯了對上不敬的規矩。在賈府,丫環是主子們的底色,跟著“鳳凰一般”的寶玉的丫環比 “形象萎頹”的賈環的丫環氣勢、招人喜歡。在賈府,主子得勢,丫環們跟著光彩,主子失勢,丫環們跟著灰暗。
賈府的丫環,日常吃、穿、住、行,看病拿藥等費用,賈府全包,另外,每人每月還有月錢可領。她們待遇相當不錯,與現在的白領有得一比。在賈府當丫環這份工作,就好比現在的公職人員,領著不菲的工資、拿著豐厚的資金,國家替他們交著“五金一險”,而且,退休了還有保障。這樣的好差使,擠破了頭也要爭取的。在賈府,混得好的丫環不但有機會與主子同桌吃飯,而且有時還會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特權。比如沒有外人的時候,鳳姐就讓平兒和自己一同吃飯;元宵佳節,鴛鴦、金釧、玉釧等都可與尤氏、鳳姐一桌吃飯。還有一回,平兒原是受鳳姐之命去拿螃蟹的,不想被李紈、鴛鴦等留下喝酒吃螃蟹,平兒也就只管吃,聽憑她們另派了人給鳳姐送去。鴛鴦也曾“背”著賈母給賈璉借典當。在賈府,有臉的丫環還能夠給家人謀求差使,聰明機靈的晴雯就幫他的姑舅表哥在賈府謀個廚子的差使。賈府的丫環們,最好的歸宿是碰巧被“扶了正”的,完成由奴隸到將軍的轉變。比如平兒,鳳姐死后,被賈璉扶正,成了當家的主子奶奶。一般較好的歸宿是姨娘,如秋桐,原是賈赦的丫環,被賜給賈璉做妾后,一下子就由丫環變成了半個主子,不但擺脫了侍候人的差使,吃穿住行還有人侍候了。再則,做不了主子奶奶或姨娘的,被主子配了小廝,好歹兩人還好仰仗著主子的面子有事可做,比被賣來買去的強。如果自己命運足夠好,配了個潛力股,指不定自己還會“鳳冠霞帔”、風光無限。賴嫫嫫原是賈母的陪嫁丫環,因為配的小廝心里有計算,仰仗賈府,讓兒子賴向榮一步步做到縣丞的位置。再不然混到了管家的位置,人生也不算是失敗。如林之孝家的,不但鳳姐跟著叫大娘,寶玉也敬她三分。
在賈府當丫環,對那些妙齡女孩來說,真是個好去處,如果被攆,就好比將溫室里的蘭花擱到豬窩里,這一點,每個做丫環的都清楚。晴雯同寶玉拌嘴,寶玉說要回了賈母攆她出去,晴雯聽了跪著哭求寶玉不要攆她出去,司棋因她和表弟潘又安的戀情被揭露,要被攆出去,司棋也是跪求二小姐迎春向上頭求情,不要攆她出去。以前,每讀到這里,我就對《紅樓夢》中的丫環們寧愿死也不愿意被攆出去的做法感悲哀,“哀其不幸, 怒其不爭”,被攆出去了,不是自由了嗎?死求著做人家奴才做什么?至到后來書讀多了,才知道這不過是我的天真想法,被攆出去的丫環,本身的奴籍是去不掉的,他們就是離了賈府,仍然不是自由身,沒有什么自由可言,她們要得到真正的自由,得靠主子恩賜去掉其奴籍,主子不施恩去掉其奴籍,無論到哪,都還是主子的奴才。賴嬤嬤的孫子已官至縣拯,但也還是賈府的奴才。賈府的丫環大都是終身買斷的,即使被攆出去,也還是賈府的奴才。賈府的丫環被攆出去,類同現在的“下崗”,一旦被攆出去,上述的種種好處都沒有了,再則,被主子攆出去,名譽先就不好了。被攆出去的丫環通常都是會被貼上“勾引主子”、“輕狂放蕩”、“三只手”等標簽,在那個以名節為上、低階層有理無處說的社會里,無疑是致命的打擊!“被攆”的烙印一旦被打上,她們想再過上像在賈府那樣相對優越、相對安逸的生活,就難了。茜雪被攆后,花朵一般的她,嫁了馬販子王短腿,日子清苦無奈,粗衣布裙、寒冬酸齏、瘦影風雨、冷秋剩炙,別了繁華地溫柔鄉的她,不得不掙扎在社會的最底層。在當時,賈府的丫環怎么說也是她們那個階層的尖兒,她們從茜雪身上看到了自己如果被攆出去的結局,所以,可憐的她們,寧愿死也不愿意被攆出去。所以,金釧被王夫人攆出去后,郁忿難平,跳井自盡,她,生要做賈府的丫環,死要做賈府的鬼魂。
END
編輯:張鳴飛
作者簡介:
顏華,原名李彥華,河南扶溝人,現在鄭州。河南詩詞學會會員、鄭州作協理事、河南網絡學會會員、河南經貿學院客座教授、鄭州經貿學院客座教授。作品見于《青年導刊》、《河南日報》、《大河報》、《創新》、《上街文學》等報刊。出版作品有《紅樓夢問》、《顏華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