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水滸傳》中有108條好漢,或者108將,這個說法是極不準確的,因為梁山108人,大多是草莽,稱得上英雄好漢的寥寥無幾。這極少數人中,大部分也有污點。
比如林沖,性格懦弱,連自己老婆被欺負都能忍;比如武松,濫殺無辜,雖然看起來敢愛敢恨,但濫殺實在不是英雄所為。《水滸傳》中唯一沒有爭議的英雄好漢,只有魯智深一人,所有能想到贊美英雄好漢的詞都可以毫不保留的用在他身上。
魯智深,本名魯達,軍官出身,因路見不平,打死當地惡霸鎮關西,被迫當了和尚。許多人說,是魯達三拳打開了水滸傳,這是水滸中第一段精彩描寫。
史進來陜西找師傅王進,與魯達偶遇,兩人一見面便惺惺相惜,魯達認朋友的原則很簡單,他看史進“長大魁梧,像條好漢”,便一塊去吃酒。聽到金翠蓮啼哭,叫來問其故,得知是惡霸強搶民女后,魯達氣不打一出來,當即決定要去打死他,是史進和李忠拼命拉住才作罷。
魯達從這時起就顯示出佛性,幫人幫到底,送佛送上西。魯達絕不是莽漢,他給了金翠蓮父女15兩銀子安置,無論何時,錢都是最關鍵,最實在的幫助。如果換做李逵,管他三七二十一,去了把鎮關西殺了,自己痛快就好。在這里多提一句史進,史進也是好樣的,他這時無家可歸,無依無靠,錢對他來說也很重要,這里卻豪爽的拿出10兩銀子,不少了。
第二天,魯達早早來找金翠蓮父女,安排他們出走,店小二阻攔,魯達一巴掌把他打得找不著北,店小二想去報信,卻看魯達坐著不動,也不敢去。魯達估計金翠蓮父女出了城,這才動身去找鎮關西。魯達是如何三拳打死鎮關西的,這里就不多描述了,有興趣的看原著,非常精彩,只說說魯達是如何善后的。
魯達看打死了人,要吃官司,魯達的想法跟正常人不一樣,他第一想到的是沒人給他送飯,于是指著尸體說:“你詐死,灑家回頭跟你理會。”然后一溜煙的跑了。可以看出,魯達是個聰明人,不是死一根筋,換做楊志,就跑去自首去了。
魯達很好的詮釋了什么叫隨遇而安,做什么都好,隨心隨性,做和尚也沒什么不好的,在五臺山遇到了他的貴人,是他師傅,智真長老。到此魯達變成魯智深,這個法號很講究,一、跟方丈同輩,都是“智”字輩,佛家是很講究這個的;二、智深,看似魯莽,實則有大智慧。魯智深雖然不守清規戒律,到處吃酒吃肉,但智真長老看出了魯智深的佛性,處處維護,最后實在護不住了,讓他去開封大相國寺看菜園子,這也是魯智深隨性的地方,去就去唄。
在路上他又救了個女子,路過桃花山時救了劉老太公的女兒。這里也是魯智深聰明的地方,知道桃花山勢力大,自己糾纏不過,便打親情牌,曉之以理,李忠和魯智深也算有些交情,便不再為難劉老太公。這種事不能硬來,如果硬來,魯智深走了后怎么辦。魯智深每次救人都非常徹底,這里可以做個對比,魯智深一路都在救人,而且多是女人,武松一路都在殺人,殺的女人不在少數。
在大相國寺,遇到了水滸中另一個重要人物——林沖,兩人也是一見如故,正喝酒間,丫鬟來報,說夫人被調戲了。林沖立馬起身,要去教訓這個人,看到是高衙內,手便軟了下來。這時,魯智深帶了潑皮們大踏步趕來,第一句話便是“我來幫你廝打。”又說,“但有事,便喚灑家與你同去!”豪情萬丈!
之后林沖被陷害發配滄州,魯智深也是一路暗中護送,在危難關頭救了林沖,一路照顧,送到滄州城外,認為林沖沒危險了才離開,離開時,仍不忘恐嚇兩個差役,還有一個舉動,給了差役一些銀兩,恩威并施。能交到魯智深這樣的朋友真是值了!
魯智深的一生,風風火火,瀟瀟灑灑,是最完美的藝術形象。魯智深做事簡單,不考慮利益得失,只分辨對錯是非。他飄然一人,行走江湖,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回顧魯智深的一生,他把該做的事都做了,對比林沖,很多事情都沒有做,太計較利益得失了。
魯智深是梁山眾人結局最好的一個,其他人死的死傷的傷,而魯智深每次沖鋒陷陣,卻沒有一次傷病,真是天佑貴人。《水滸傳》中方臘是被魯智深一禪杖打翻的,結束了方臘叛亂。
魯智深最后在杭州六合塔圓寂,應了他師傅智真的讖語,“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頌曰:“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徑山大惠禪師最后點評魯智深的法語是:“魯智深,魯智深!起身自綠林。兩只放火眼,一片殺人心。忽地隨潮歸去,果然無處跟尋。咄!解使滿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魯智深功德圓滿,坐化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