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詩,是中國古代詩詞中最重要的題材之一,這類詩歌,主要以吟詠歷史上的人物、事件,以及歷史留下的古跡,來感慨時代興亡,人生境遇等。
在眾多的懷古詩中,唐代詩人劉禹錫的懷古詩猶為后人稱道,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劉禹錫的懷古詩代表作《石頭城》。
石頭城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石頭城》是劉禹錫懷古組詩《金陵五題》的第一首。《金陵五題》這組詩,深得劉禹錫的好友白居易的贊賞,白居易讀后,曾「掉頭苦吟,嘆賞良久」,并特別贊《石頭城》,說:「我知后之詩人不復措辭矣。」
石頭城,的今南京市西清涼山上,三國時孫吳就石壁筑城戍守,稱石頭城。石頭城曾為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都城,至唐廢棄。今為南京市。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故國:即舊都。石頭城在六朝時代一直是國都。周遭,環繞。
群山依然環繞著舊時的古都,潮水依舊拍打著這寂寞的空城。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淮水:指秦淮河。舊時:指漢魏六朝之時。女墻:建在城墻頂部內外沿上的薄型擋墻。其與大城相比,極為卑小,故稱女墻。
秦淮河東邊那曾經照耀過六朝的明月,深夜里,依然從這已經寂寞空城的女墻上照過來。
劉禹錫的這首《石頭城》,并沒有描述某個歷史事件,也沒有感慨某個具體的歷史人物,而營造了一個空靜的意境,在這個空靜的意境中,蘊含著深沉的感慨。
群山,江潮,明月,這些都是永恒的存在,而故國,空城,女墻,則是歷史的變遷,在歷史的洪流中,富貴風流,轉眼成空,惟有山河依舊,明月長照。全詩無一字言興亡,而興亡之感溢于言表。
無怪乎白居易要說,此詩令后世詩人無復措詞!
文 | 謝小樓
每天一首古詩詞:劉禹錫《石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