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108梁山好漢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作為一部小說,自然有其藝術上的夸大成分,很多好漢都是虛構的人物,只有宋江、關勝、董平、史進等人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不過由于他們地位低下,相關記載模糊不清,幸運的是其中一位好漢因為留下一件文物,才使人得以從中窺探到真實梁山好漢的生平事跡,他就是青面獸楊志。
關于楊志,《水滸傳》中有這么一個說法,說他是著名的楊家將金刀楊令公后人,那么楊志究竟是不是《水滸傳》所有的那樣,這一點一直以來就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前幾年在河南濟源,人們發現了一個墓葬,雖然墓中珍貴的文物大都被盜走,但記載墓主人生平概況的墓志銘遺留了下來,專家通過研讀墓志銘發現墓主人正是楊志。
墓志銘記載楊志曾是北宋一員武將,說他性格剛烈,作戰勇猛,連皇帝也曾當面夸獎他勇猛過人,每次戰斗都能充當先鋒之職,同時墓志銘還交代了楊志的結局,說他曾跟隨主將王淵在太原一代抗擊金兵,在一次戰斗中王淵戰敗,但他將責任推給楊志,并冤殺了楊志,令人痛心。后來皇帝得知了真相殺了王淵,也算是為楊志報了仇,那么墓志銘記載的內容是否真實的呢?
在另一本有關北宋史料《三朝北盟匯編》一書中也有楊志的記載,說他是被招安的巨寇,在保衛太原的戰斗中兵敗被殺,從側面驗證了有關楊志墓志銘的記述是可信的。而且在南宋時期,大臣李綱所編寫的《梁溪集》中,進一步詳細記載了楊志被冤殺的經過,當年楊志所在的部隊對陣金兵,由于敵眾我寡,其他北宋將領紛紛臨陣脫逃,只有楊志收攏部隊,退守平定,多次打退金兵的進攻。
由此可知楊志是有功之臣,是王淵等人心生妒忌才痛下毒手,通過研讀楊志的墓志銘,我們可以得知楊志的確是真實存在的人物,很有可能就是楊家將之后,但是由于墓志銘上沒有楊志祖先的相關記載,所以也不能把這個當成十分確鑿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