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kuí)這位詞人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是他的那首《揚州慢·淮左名都》:“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姜夔的詞具有“清空”和“騷雅”的特色,其清空出自蘇軾,騷雅脫胎于辛棄疾。
姜夔在引詩入詞方面和蘇辛是相同的,但因為他又是個音樂家,所以他又能將詞的音律、創作風格和審美理想納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將原來并無必然聯系的清空、騷雅聯成一體,形成一種新的詞風。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這首《暗香·舊時月色》是姜夔的自度曲,自己編曲自己填詞。是其流傳下來的八十多首詞中最為著名的一首,根據中華書局出版的《宋詞排行榜》,這首詞的熱度排名第十。
這首詞是借以梅花懷念自己的合肥情人。首句即營造了一個美好的畫面,月下花前,吟風弄笛,何其美哉!這里白石(姜夔)又用了笛子,可想而知,情人與白石在音樂上知音,人生得此知音足矣。‘
然而縱觀白石一生,四處漂泊,居無定所,靠他人救濟,才勉強度日。情人或許是青樓藝妓,白石并無錢財贖身。抑或是白石并不能給情人安定的生活。不管怎樣,在《暗香·舊時月色》一詞中,白石回憶了與情人在西湖邊吹笛、賞花、摘花的美好場景。
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物是人非,白石也漸漸感覺老了,美好的年華已經消失,過去開心快樂的日子一去不復返。白石也只能感嘆自己,沒有以前的文采,寫那些美好的情話。
本想寄一朵梅花給你,以說相思,卻只能感嘆,天涯海角。而每一年的冬天,白石都會望著梅花想起情人。西湖的寒冷,梅花的冷香,似曾相識。只是梅花片片吹落,又是一年冬天來到,而情人你又在哪里?什么時候才能重逢再見?
梅花與人兩相思。這里見花思人,生出“怪得”之心,想來必是至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