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游俠列傳》:(游俠)雖時扦當(dāng)世之文罔,然其私義廉潔退讓,有足稱者。名不虛立,士不虛附
上文是太史公對于當(dāng)時漢朝的朱家為首的幾名游俠的評論,說他們雖然時不時也違反律法,但是他們的個人行為從道德層面卻沒有任何可以挑剔之處——甚至還非常值得稱頌,所以他們的名聲并不虛偽,甚至那些名流都去依附他們,并不是沒有理由的。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其實,這就是最早的“游俠精神”,而近代的金庸大師又把它更加提煉的更為精簡的八個字,然后借由一代大俠郭靖嘴里說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這里面的朱家和郭靖,其實都是來自于山東——這里同時又是孔孟之鄉(xiāng),儒教的發(fā)源地,可見“仁義”的思想并非只是影響讀書人,對于江湖豪杰們同樣有著極大的指導(dǎo)作用——其實梁山本身也是這種混合著儒教思想的江湖文化的產(chǎn)物,里面淵源甚深。
不過這個話題和我們本章關(guān)系不大,所以紅塵君一點而過,大家只要知道梁山好漢們奉行的思想和信仰,其實也就是這種儒教和江湖雙重混合之下的一種文化就行了,我們今天著重討論的是,在梁山的一百零八“好漢”之中,究竟有幾個人真的能夠擔(dān)當(dāng)?shù)钠疬@“好漢”二字!
大家應(yīng)該都看到了,上面的“好漢”二字是打著引號的,因為這一百零八人其實來自于當(dāng)時社會的各個階層,有農(nóng)民,有漁夫,有官吏,有武將,有閑漢,有賭徒,有商販,有店家。。。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這里面又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層,我們就按照“道德水準(zhǔn)”由低到高來簡單介紹一下:
①惡徒
這里面的惡徒,其實指的并不是殺人犯或者小偷之類的罪犯——由于當(dāng)時社會動蕩,民不聊生,有些純粹就是為了生存,再說了,能上梁山的又有幾個手上沒有鮮血的呢?
這里說的“惡”字,指的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邪惡和暴虐,不管在治世還是亂世,都是渣滓般的存在,只不過亂世給了他們更多的生存空間而已。
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三個人,黑旋風(fēng)李逵,矮腳虎王英,母夜叉孫二娘。
其中李逵代表的是濫殺無辜,他上陣向來是不分軍民,不分老幼,“排頭兒”般的砍過去,甚至連滄州府小衙內(nèi)那無辜的孩子都能下得去手,他純粹是為了殺而殺,為了自己快活而殺——直到現(xiàn)在有些人竟然還把李逵作為偶像或者能打仗的人來稱贊,紅塵君也是無語。
王英代表的是色,他在清風(fēng)山做山賊的時候,最喜歡搶劫婦女——而且不管民女還是劉高老婆這種官太太一個都不放過,那個時代婦女還是很看重名節(jié)的,被他玩弄過的女性基本上只能自殺殉節(jié)了,更何況他根本都不會放她們活著離開。
孫二娘代表的是狠毒,凡是去她們“孫家老店”的客人都會被蒙汗藥麻翻或者直接做了,然后胖的當(dāng)黃牛肉賣,瘦的當(dāng)水牛肉賣,而且孫二娘“收貨”,張青“賣貨”,夫妻兩人配合默契,這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是喪盡天良的行為。
②平民
這個指的就是那些普通人,在盛世他們都是老老實實的農(nóng)民或者手工業(yè)者,但是亂世無法生存,就只能鋌而走險了。
這里面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三阮兄弟,其實他們都是石碣村的漁民,而且還都是個中翹楚,只不過被貪官污吏再加上梁山這黑白兩道聯(lián)手打壓,他們連基本生活都維持不下去了——吳用找他們的時候都是極為狼狽,連大魚都捉不了。
③小吏
所謂的小吏,指的就是那些八九品的“小官兒”,介于官和民這兩重階級之間,但是在“吏強(qiáng)官弱”的宋朝,他們的日子還是過得不錯的。
這里面代表很多,比如梁山的大首領(lǐng)宋江就是鄆城縣的押司,美髯公朱仝和插翅虎雷橫都是都頭,還有江州的兩案節(jié)級戴宗等等,就連不是主角勝似主角的武松也在陽谷縣干過步軍都頭。
這些人其實在當(dāng)?shù)囟际堑仡^蛇,不說大富大貴起碼也很吃得開,比如戴宗每個來的新犯人都要給他五兩銀子(差不多5000塊)的好看錢,這基本上都相當(dāng)于他一個月以上的工資了,所以他根本不用靠死工資活著。
其實細(xì)心的朋友們應(yīng)該能看到,這個階層的人很少有主動上山的,都是犯了案子被逼無奈才落的草。
④官員(包括軍官)
這個階層的人相當(dāng)多,品德相對來說也是最好,比如馬軍五虎和大部分的八驃騎都屬于這個階層,還有以孫立為首的一大批地煞十六小彪等等。
但是這些人雖然人品都不錯,可是距離“好漢”——或者說“俠客”的那種為國為民還有那么一點距離,他們在不傷害自己利益的情況下也會做一些好事,但是讓他們舍棄一切去幫助別人恐怕還做不到,除了下面的這兩位爺。
說了上面的是個階層,但是卻都達(dá)不到“好漢”的地步,除了下面這兩位。
第一:花和尚魯智深
其實魯智深本來是西北邊軍小種經(jīng)略相公麾下的一名提轄官(大概營連級軍官),從種師中都知道他的名字這一點看來,他在那里的前途還是不錯的,畢竟一個軍區(qū)營級干部少說也有近千個,能夠被軍區(qū)司令知道名字顯然是出類拔萃的。
其實魯智深在渭州日子過得挺好的,從酒樓里面酒保對他的巴結(jié)以及鄭屠對他的客氣就能略知一二,但是魯智深對此根本不在意,僅僅就因為吃酒的時候看到金翠蓮父女受了鄭屠的欺負(fù)就火冒三丈,不顧一切都要替他們討回公道。
最后果然三拳打死了鎮(zhèn)關(guān)西,但是這大好前途也被他一拳給打沒了,從此流落江湖,甚至還要出家為僧來避難,但是他卻從來沒有絲毫后悔過。
他幫金翠蓮父女是為了出名嗎?為了錢財嗎?不,都不是,完全就是為了心中的一份公道,這才是俠客精神中“為國為民”中的“為民”。
而且魯智深遠(yuǎn)不止這一次,后面瓦罐寺為了素不相識的老和尚們出頭,東京為了剛認(rèn)識的林沖出頭——后來還專門一路護(hù)送,在野豬林救了林沖,但是代價卻是連和尚都做不了了,繼續(xù)逃亡。。。
但就算受到了這么多次挫折而沒有獲得什么好處,魯智深也依然沒有絲毫改變,這才是真正的好漢——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而不會是為了貪圖什么好處。
所以整座梁山,第一好漢,非魯智深莫屬。
第二,美髯公朱仝
除了魯智深之外,人品最好的莫過于朱仝。
朱仝幫過的人也是極多,比如梁山的第二任和第三任寨主晁蓋和宋江,他都曾經(jīng)私下里偷偷放過他們。
但是最令人稱道的還是他私放打死了縣官小三的同僚插翅虎雷橫,但是代價卻是他自己替雷橫頂了鍋,不得不被打了一頓板子后發(fā)配到滄州,做朋友做到這份兒上也是沒誰了,這樣的朋友給我來一百打都不嫌多。
但是比起魯智深來說,朱仝幫助的對象基本都是自己身邊的朋友——雖然也有普通人,但是和魯智深還是略有差距,所以排位要靠后半個身位。
真正能夠擔(dān)得起沉甸甸的“好漢”二字的,就只有這兩位了。
有朋友可能疑惑這里面為什么沒有人氣最高的武松,其實武松是個非常復(fù)雜的角色,在飛云浦之前他其實還是一名良民,甚至殺了奸夫淫婦替兄長武大郎報了仇之后,第一時間還要去自首就可見一斑,這時候的武松絕對擔(dān)得起“俠客”二字。
但是自從鴛鴦樓上殺了玉蘭——也就是張都監(jiān)騙他說的他未來的妻子,武二心中的那份過正常人封妻蔭子的生活的理想也同時破滅了,所以后面他就完全變了,變得冷酷無情,比如蜈蚣嶺拿無辜的道童試刀,白虎莊上強(qiáng)搶孔亮的酒肉——雖然孔亮也不是什么好人,但在這件事上武松絕對理虧,而且他自己也知道,但還明知故犯。
因此后面的武松就只能算是一尊冷血殺神,而不再是那個純粹一腔熱血的好漢了,至于其余的梁山頭領(lǐng)們,更不足論。
參考文獻(xiàn):
《水滸傳》
《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