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中國至今最流行的一部小說之一,里面的故事可以說是婦孺皆知,但是這部小說并不是正史,今天我給大家帶來十個三國冷知識,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歷史故事!
一、 桃園三結義
桃園結義是三國演義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其中那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詞,也是大家耳熟能詳。
但在歷史上根本沒有這回事,根據正史《三國志》的記載,劉關張三人關系確實十分密切,休戚與共,患難相攜,關羽張飛二人常陪在劉備左右保駕護航,但對于三人的關系,三國志也僅用“恩若兄弟”,“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以及‘義為君臣,恩尤父子’的文字來描述。但他們還是君臣關系,而非結義兄弟。
桃園三結義劇照
二、劉備
歷史上的劉備與《三國演義》中的表述,除了一樣仁義以外其他幾乎完全對不上號。
首先就是劉備的戰斗力,真的是稱得上戰必勝攻必取。一輩子打仗,除了早年打黃巾失敗被迫裝死逃生,只在曹操呂布陸遜身上吃過虧。這也就是劉備在三國時期最大的立足本錢。無論是陶謙、曹操、袁紹、劉表、劉璋,都是希望借助劉備的戰斗力來達成戰略目標。
其次是劉備的政治能力,最早劉備被公孫瓚舉薦為平原相,當時平原的歷史記載屬于民不聊生的級別,劉備去了以后滅了賊寇,然后“勤施善政”,撫養生息,用“惠裕”和“德美”治理鄉政,此時有人想刺殺劉備,結果刺客覺得劉備這人太仁義了,不忍心殺,反而把一切告訴了劉備。
劉備的為人處世,三國演義里面的形象是整天哭來哭去,但三國志里面記錄的劉備是“喜怒不形于色”,曹操才是經常哭的那個。
影視劇中的劉備形象
三、張飛
在《三國演義》中,張飛時常酒后施暴,鞭打士兵,引得百姓和部隊都怨聲載道。但根據歷史記載,張飛實際上是一個愛民如子,深受百姓愛戴的人。在張飛鎮守閬中的好幾年時間里,時常贈送貧窮士兵錢財,治理河道,治農桑安民等。被當地百姓稱之為“良牧”口碑極好。
在《三國志》中更是用“國士之風”來稱贊張飛,《三國演義》中張飛的故事,和史書中的張飛事跡出入較大,如怒鞭督郵者實為劉備;數戰呂布、古城聚義、獨取武陵、大戰馬超、使用蛇矛、身高樣貌,甚至張飛字“翼德”等皆為虛構。
影視劇中的張飛形象
四、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中非常精彩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熟悉。但是歷史上的“草船借箭”卻和諸葛亮 沒有關系,這事的主角是東吳君主孫權。
據《三國志》記載:建安十八年,曹操與孫權在濡須口交戰,一日江面彌漫著大霧,孫權率人乘著幾葉輕舟駛入曹軍的范圍。曹操見孫權軍隊整齊,唯恐有詐,便下令弓弩齊發。很快,輕舟一側中箭太多而傾斜,孫權急忙下令調轉船頭。很快弓箭射滿船的另一頭,這樣小船便平衡了,孫軍安全返回,滿載而歸。曹操這才明白上當,但非常佩服孫權的智謀,因此留下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钡拿?。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草船借箭”故事。
影視劇中孫權形象
五、關羽
關羽刮骨療毒在歷史上確有其事,但是為關羽刮骨療毒的卻非華佗。根據《三國志》記載為關羽刮骨療毒的是一位在歷史姓名都沒有留下的軍醫。而在《三國演義》中為了突出曹操多疑的性格,就把這件事轉接在了華佗身上。
關羽刮骨療毒
六、華佗
在《三國演義》中華佗要為曹操治頭疼要開顱的時候,曹操疑心大起,懷疑華佗是為了謀害自己,遂將其下獄治死 。實際上曹操下令殺死華佗的理由也并非如此,是因為華佗拒絕在曹操門下當官,而以妻子生病來為借口欺騙曹操,被曹操發現后,以“欺君之罪”處死。
華佗
七、華雄
華雄,沒錯就是那個《三國演義》里被關羽斬了的華雄。在《三國演義》中的形象是汜水關大將,破孫堅,斬祖茂,先后正面幾回合殺死俞涉、潘鳳,好不威風。最后死在關羽刀下,體現了關羽武力之盛。
但是歷史上的華雄,首先他是被孫堅斬殺的。其次華雄這個人物,在史書上僅出現過一次。“堅(孫堅)復相 收兵,合戰于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
華雄在歷史上根本都沒有能力顯示!他唯一的事跡就是被斬,再無其他記載。
華雄游戲形象
八、魯肅
《三國演義》中為了凸顯諸葛亮的神奇,需要一個陪襯的角色,這個角色就是魯肅。
而歷史上的魯肅,其實不是什么文官、儒生,而是一代豪俠,文武雙全。在赤壁之戰前,魯肅主動促成孫劉聯盟,諸葛亮在其中也不過是陪襯。跟周瑜是知音是兄弟,深受周瑜敬重,單刀赴會其實是魯肅說得關羽啞口無言。
陳壽對其評價為: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魯肅影視形象
九、廖化
大部分受到三國演義影響的人都會認為廖化是一位老將,三國演義里面廖化是黃巾時期出場,一直活躍到蜀漢亡國。但歷史上的廖化,是從關羽守荊州才登場的,作為關羽軍的主簿。再考慮到261年廖化與宗預對話的“吾等年逾七十,所竊已過,但少一死耳,何求于年少輩而屑屑造門邪?”,那廖化大概是生于公元182-191年之間,按這樣算,廖化比關羽的兒子關平還小不少呢。
關于廖化還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一諺語,但此諺語并非出自正史記載,而是出自清末反迷信文學作品《掃迷帚》第二十四回中老儒所言:“好,好,‘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你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來,怪極,怪極?!?/p>
成都武侯祠廖化像
十、三英戰呂布
此詞匯出現于《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但其實歷史上是沒有三英戰呂布的,因為當時劉關張三人還在公孫瓚麾下,但是公孫瓚并沒有參加討董聯盟,所以劉關張三人也未曾參加,也就不會有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插畫《三英戰呂布》
以上就是我想給大家說的十個三國小知識,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歡。下次我還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的歷史小知識,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