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第五章

   我們繼續(xù)講課,《痿論》的最后一段,關于治療的問題。也就是繼續(xù)前面所說治痿獨取陽明。既然又獨取陽明,那么下面到底怎么治呢?各種痿證?所以問了“治之奈何”。歧伯回答說:“各補其滎而通其俞”。這個“滎”有時候讀成“行”,井滎輸經(jīng)合,各補其滎穴,而通其腧穴,“通”就是通暢。換句話說,不是單獨的只取陽明。要只取陽明就談不上各補其滎而通其俞了,用不上“各”字了。什么意思呢?獨取陽明是說各種痿證,都應該取陽明經(jīng)的穴位。那么用藥物治療的話,都應該照顧到陽明脾胃,同時還要根據(jù)痿證,到底屬于哪一臟,屬于哪一經(jīng),而取該經(jīng)穴位針刺治療,或者是用入該臟之藥進行治療。也就是說有兩種,一種是要治脾胃,針刺陽明經(jīng)穴,要用針法的話,同時要針刺與痿證相關的這種經(jīng)脈的穴位,所以叫各補其滎穴而通其俞穴。就是五腧穴,我們提過幾遍的,各條經(jīng)脈都有井滎輸經(jīng)合五個穴位,那么這個治療的時候就要治了。比如,舉例來說,筋痿屬于哪一臟呢?屬于哪一經(jīng)呢?屬于肝,屬于足厥陰肝經(jīng)。假若說筋痿我們采用針刺治療的話,按照原文,應該取什么穴位呢?應該取陽明的滎穴和俞穴,這陽明主要是講的足陽明。足陽明的經(jīng)穴是什么呢?是內庭。歷兌、內庭嘛,第一個井穴是歷兌,第二個穴是內庭,要刺足陽明胃經(jīng)的內庭。俞穴是陷谷,那是陽明,這是取這個。

  但是如果是剛才我說的是筋痿,筋痿應該取足厥陰肝經(jīng)的穴,足厥陰肝經(jīng)的滎穴和俞穴是什么呢?第一是大敦。大敦、行間、太沖,足厥陰肝經(jīng)滎穴是行間,俞穴是太沖。也就是說,筋痿應該取足厥陰肝經(jīng)的穴位,其滎穴是行間,其俞穴是太沖。“大敦行間太沖看,中沖曲泉屬于肝”,這還是上學的時候背的,井滎輸經(jīng)合嘛。其它的一樣,其它各經(jīng)之痿都應該是這樣取穴,取陽明經(jīng)的滎穴和俞穴,取所主之經(jīng)的,相應之經(jīng)的滎穴和俞穴,這樣治療。但是在臨床上看,針灸的時候倒不見得只針足陽明。那么如果上肢的肌肉痿呢?上肢的痿呢?當然也可以針足陽明,其實也可以針手陽明。針手陽明合谷、曲池。合谷是俞穴,曲池是合穴,手陽明經(jīng)也可以取。同時,要“調其虛實”,這里頭還有補泄的問題。補其滎、通其俞本來是有補瀉了,其作用機理呢?總之是要調其虛實。痿證是虛啊?是實啊?虛當然是有的,五臟之熱導致的虛,但是也有實導致郁滯不通,郁滯在里頭。比如氣郁,那你還得要通,還得要瀉,“調其虛實”。“和其逆順”,“和其逆順”就是要使其順了,使它調和而順,經(jīng)氣、氣血運行調順。

  “筋脈骨肉,各以其時受月”。前面不是講了嗎?筋痿、肉痿、脈痿、骨痿,當然還有皮毛痿。“筋脈骨肉,各以其時受月”,與它相應的時間有關系。取穴的時間,針刺的時間,要按著這個時間來進行治療。比如說筋痿,筋痿屬于肝,肝屬于木。如果針刺日子,選日期的話,那應該選什么日呢?選甲乙日。甲乙屬木嗎?我們在前面講痹論的時候也講過了。所以針刺筋痿之病的話呢?應該在甲乙日針刺,因為甲乙就屬于木,經(jīng)屬于肝,肝在五行也屬木。同樣道理,那么如果針刺脈痿的病的話,我們選用日期,應該選用丙丁日,十干日中的丙丁日,丙丁屬火,所以“各以其時受月”,要按它相應的時間去針刺。這個“受月”是什么意思?是說受氣之月,受氣“月”是時,受氣之時。你說季節(jié)也可以,你說月份也可以,你說日期也可以,甚至于晝夜十二時辰也可以。所以這個“月”字,不要理解為十九天半,或者三十天,那是一個月。“月”就是一個時間的概念,這個“受月”就是受氣之月,也就是受氣之時。肝受氣于什么?受氣于甲乙,木日。按四季來說,肝之氣受氣于什么?春季。這叫“各以其時受月”的“受月”二字,也就是人體內臟和自然界相通應的時間,“各以其時受月”。這樣的話,“則病已”,這樣的話,病就容易治療,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而治愈了,《痿論》這一篇,我們就串講完了。

  下面看看這個[理論闡釋],203頁。[理論闡釋]的第一個問題,痿病的概念及其與痹的關系。痿病的概念問題,是指肌肉痿縮,四肢不能隨意運動的病,這就叫做痿。當然,又說《內經(jīng)》稱之為“痿躄”,因為“痿”泛指四會。“躄”,我說了,是指足不能行,一般統(tǒng)稱為痿躄,也就是痿。《內經(jīng)》又叫做“痿躄”,又叫做“痿疾”,又叫做“痿易”。“痿易”的“易”字,就是嚴重的也叫做“易”,特別的嚴重,痿軟得特別嚴重。當然,“易”字本義,還可以有改變的意思,改變也叫易,交換也叫易。當然這個“痿易”就是說痿得很嚴重。就癥狀特點而言,《內經(jīng)》所載的痿病,有弛緩不收性質的,叫做脛縱而足不任地,這我們講了那個脈痿,有攣縮不能伸的性質的。比如筋急而攣,這樣兩類,都叫痿。屈而不伸的,攣急的,那也是痿證。因此這痿有軟的,痿軟不能用的,痿軟是痿,松弛,不能運動。也有拘攣的,拘而不伸的,也把它叫做痿,這是從本段上也可以看到這樣的癥狀。第二個問題,就是痿的概念及其與痹證的關系,就是痿與痹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的問題。痿與痹本來這兩個字從字上來講,是一個意思。你看咱們引了《說文》,《說文》是很重要的字書,說“痿,痹也”,痿就是痹。所以從字義,痿和痹是差不多,相同。就如同我們講《營衛(wèi)生會篇》營衛(wèi)似的,“營”、“衛(wèi)”二字,如果按字面意義上講,它倆是相同的。但是用到我們醫(yī)學里面來,就賦予了它一個特定的概念了,它就不相同了。當然,痿、痹的這個混稱的問題,教材談到了,《內經(jīng)》上也有,比如《氣交變大論》說,“歲火不及,寒乃大行”“復則暴攣痿痹,足不任身”,你看,它就叫痿痹,“足不任身”看來是痿證,但是它也把它叫做痿痹。《陰陽二十五人》篇講過,說“善痿厥足痹”,痿厥足痹它作為一個情況出現(xiàn),作為病機,是一種,所以有這種痹、痿混稱的現(xiàn)象。我們還作了一個歸納,是有幾種原因。一、痿證、痹證多和外邪有關。這是《內經(jīng)》混稱的一個原因,這種病的發(fā)病多和外邪有關。第二,痿也好,痹也好,癥狀多表現(xiàn)在肢體運動方面的障礙,這是混稱的第二個原因。第三,痿證、痹證多有不仁、不用這樣的特點,還是癥狀的問題。第四,痹和痿這兩個病有時候可以轉,就是區(qū)別開來,比如痹久有時候可以成為痿證,痹癥久可以成為痿證。你看,咱們教材引證了,說“發(fā)為肌痹,傳為脈痿”。首先是肌痹,當然我們說那可以說是脈痹,但是“傳為脈痿”,它從痹就傳為痿,所以它可以傳變。所以基于這樣四個理由,所以痿痹在《內經(jīng)》時候,通常是經(jīng)常混在一起說。
  咱們教材上[理論闡釋]也談到,痿和痹畢竟是兩個不同類型的疾病,兩者不同點又有些區(qū)別。不同點在什么呢?第一點,是病因不一樣,痹病純屬于外感風寒濕邪所得,或者說主要是外感風寒濕邪所得的。因為痹證我們也剛講完,也談到了,飲食居處為其病本也,那不也是痹證嗎?但是畢竟風寒濕三氣是主要的病因。而痿證有外感傷于熱,“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這不大熱嗎?“有傷于濕,以水為事”,那不也是外界的潮濕嗎?或者居處相濕,這是外界的因素。但是呢?痿證也有內傷。七情所傷的痿證,剛才我們講那個五種痿,倒有三種是說的情志因素引起的,而在痹證的問題上,它就沒談到情志因素內傷這種情況。所以從病因上痿和痹有區(qū)別,從病的性質上也有區(qū)別,痹病以陰寒性質為多見,雖然有熱痹,主要是由于體內的,人體的陽熱體質使得邪氣轉化而來。而本篇所論的痿證,卻多是以陽熱為主,“五痿皆由肺熱生”,或者“五臟因肺熱葉焦,發(fā)為痿躄”。所以說,痿就其病因來說,是以熱為主。第三,疾病的傳變,從病性性質來說,疾病的傳變也不一樣。痹證首先是犯于形體,體痹病久才傳于五臟,成為五臟之痹。所謂“筋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肝”,成為肝痹,它是五體痹病久不愈才傳舍到內臟。但是痿病并不是這么說的,是先有肺熱葉焦,先有五臟熱,使得精血津液耗失,不能養(yǎng)肢體,才出現(xiàn)肢體的痿,它是先從內而及外。從癥狀的發(fā)生說,也是這樣的,這是第三點,疾病傳變,痿和痹也不一樣。第四點,又說癥狀的特點問題。癥狀特點不一,痿病以手足軟弱無力,不能隨意運動為主,一般的無疾病、酸楚等。當然痿病也有攣急的,剛才說了,但是畢竟是以手足痿弱無力,不能隨意運動是其主要癥狀,而其病情與季節(jié)變化沒有明顯的關系。但是痹證則不然,痿證的病情與季節(jié)變化沒有明顯關系,但是痹證則不是這樣,它的癥狀是以疼痛、酸楚、麻木不仁這些為主要。至于那個痹證不疼的,那是少數(shù)的,反而是個很危險的病,所以痹證是以肢體的疼痛、酸楚、困重、麻木為主要癥狀,病情變化受季節(jié)的影響,受氣候的影響明顯。所以痿、痹是有區(qū)別,有不同的,這是[理論闡釋]的第一個問題,關于痿的概念,痿病與痹證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理論闡釋]的第二個問題,談的是痿病的病因病機。病因,第一,有情志不遂,五志化火。第二,有形勞過度,耗氣劫陰。“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熱舍于腎”,等等,那是形勞過度,耗氣劫陰。病因之三,有房事過度,耗劫腎陰。“意淫于外,入房太甚”,房勞過度,耗劫腎陰是痿病的原因。第四,痿病的病因是外感熱邪。“逢大熱而渴”是外感熱邪。第五,濕邪侵襲。剛才我說的,“有漸于濕,以水為事”,“居處相濕”,“若有所留”等等這些,這是痿病的發(fā)病的原因。發(fā)病的機理,咱們這個教材作為五點作了總結。痿病的發(fā)病的第一個,是五臟氣熱發(fā)為痿證。因為五臟分別主五體,五臟氣熱就消耗津液而不能滋養(yǎng)五體,所以五臟氣熱,是發(fā)為痿病的重要的內在根據(jù)。所以五臟氣熱,氣熱耗津,津不布散,相關的肢體得不到營養(yǎng)而痿。第二,肺熱葉焦。肺熱葉焦是各種痿證發(fā)生的前提。為什么呢?是因為肺的功能有宣散津液的作用。各種痿病條件具備了,得有肺不能宣散津液,或者各種痿病的條件沒有,就是一個肺不能宣散津液,也可以引起痿證,所以肺熱葉焦致痿是很重要的前提。第三,是脾胃氣虛,水谷化源不足。盡管沒有其它的病,就是一個水谷化源不足,不能滋養(yǎng)肢體,照樣可以出現(xiàn)痿證,所以痿病的出現(xiàn),脾胃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原文最后談治法的時候專論一段,“治痿獨取陽明何也”,不是講了嗎?不論從經(jīng)脈上也好,從什么其他方面也好,但是都沒有離開陽明是氣血之海,五臟六腑之海,氣血化生之源的這個基本的概念。但是你要回答這個問題,你只答到氣血化生之源,那大概算你對了三分之一。就是說,假如我要問,討論為什么要治痿獨取陽明?你說,因為陽明是后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滋養(yǎng)全身,如果答了這句,只能算對了三分之一。因為咱們原文上還有幾個方面討論,從經(jīng)脈、從宗筋與沖脈、帶脈、督脈它些關系,所以脾胃氣虛致痿是很重要的方面。肝腎陰虧致痿,腎主骨,肝主筋,“入房太甚,意淫于外”那么可以傷肝,可以傷腎,而出現(xiàn)筋痿和骨痿。濕邪侵淫致痿,或者居處環(huán)境潮濕,或者工作在水濕當中,那都可以濕邪侵犯,導致脾的運化功能失常,濕邪停留。教材引了我們過去學過,病因在里頭學過的,《生氣通天論》說,“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那不是感受濕邪,化生為熱,阻滯經(jīng)脈,氣血不能運行,而筋失其養(yǎng),出現(xiàn)拘,或者出現(xiàn)痿,這方面的論述在《內經(jīng)》里還有很多,這是關于痿病的發(fā)病的問題,病因,病機,發(fā)病。
   接著下面看,[理論闡釋]的第三個問題,就是205頁下面,討論的是痿病的辯證分類。痿病是很復雜的病,從《內經(jīng)》相關篇章來看,它有第一個分類是按五臟郁熱,按五臟分類,由于五臟郁熱導致的,那么因此有痿躄,痿躄的病其實是皮痿的意思,因此它說皮膚干枯不榮是主要特點,那是痿躄。筋痿的臨床的表現(xiàn)是肢體的拘攣為主要病證。骨痿,是下肢痿軟,不能站立,“足不任身”。脈痿,也是下肢的關節(jié)松弛痿軟,“樞折挈而足不任地也”,是指下肢痿軟,不能站立和行走。肉痿,是指的肌肉麻木,又痿軟無力,這樣的癥狀特點,這是關于五臟郁熱而痿出現(xiàn)的五體痿,還有個濕熱痿。本段講的呢?就是說《痿論》這一篇講的呢?那是有傷于濕的那個痿。同時我們剛才又引了《生氣通天論》講的外受濕邪,濕郁化熱,“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也是濕熱致痿。第三個是講脾胃虛弱引起的痿,這個倒也是很多見。比如虛弱的痿,我們在講《太陰陽明論》講過脾病而四肢不用,也是一種痿病。教材在這里頭,還引了《證治匯補》的話。《證治匯補》說:“氣虛痿者,因饑餓勞倦,胃氣一虛,肺氣先絕,百骸溪谷,皆失所養(yǎng),故宗筋弛縱,骨節(jié)空虛,由人病后手足痿弱者,皆屬氣虛”。那么它說氣虛不能滋養(yǎng)筋骨,也可以出現(xiàn)痿。第四,是肝腎虧損的痿證,這是關于痿病的辯證分類問題。下面談到痿病的治療。第一,是治痿獨取陽明。這里我已經(jīng)在串講當中已經(jīng)涉及到了,談到了這個問題。你看治痿獨取陽明這個道理,我們教材已經(jīng)講了三點。第一點,是說五臟六腑之海,氣血化生之源。第二點,是陽明與宗筋的關系。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第三點,是陰陽總宗筋之會,與帶脈和督脈相關的問題。這是治痿獨取陽明,治療一。治療二,辯證論治。辯證論治就是根據(jù)痿所屬的經(jīng)脈和所屬的臟腑,而取該經(jīng)的滎穴,“補其滎而通其俞”的問題。另外,治療當中還要提到因時治療,所謂“各以其時受月”,因時治療,季節(jié)問題,日期問題,所謂甲乙屬木,丙丁屬火,等等,和內臟的相應的關系。所以治療上我們提出三點,一是治痿獨取陽明,二是辯痿所在臟腑和經(jīng)脈,三是因時制宜,治療提出三個方面的問題。
   [臨證指要]第一點,是談的痿病的治療。痿病的治療,一開始的時候都應該注意到清熱,因為五臟因肺熱葉焦發(fā)為痿病,所以更主要是的注意清肺熱,起病開始都有發(fā)熱的癥狀,而有肺熱的表現(xiàn),皮毛熱的表現(xiàn)。所以痿病開始治療,發(fā)熱的階段,應該注意清肺熱,宣散肺氣,這是不能忽視的。但是這個階段往往是被忽視,當一般的感冒病來治療。當然,從中醫(yī)看,作為一般的感冒,認為它有熱,治療也不是錯的,也對。那么在中期,它往往沒有熱勢很明顯的時候,那就應該考慮到其它臟腑,用藥的話,考慮到各個臟腑的問題,而調脾胃,補脾胃是一個重要的方法。不管哪一種痿證,到中期的時候,已經(jīng)沒有熱象明顯了,那就不要再清熱了,調脾胃是個很關鍵的問題。最后,痿證的相對來說后期了,那就注意要用滋補的方法,補肝腎的方法。也就是初期以肺為主,清肺熱為主,中其以調脾胃為主,后期的病應該以補肝腎為主,治療痿證。咱們教材上提到的,是按病因來說的,“和其逆順”的治療原則。如肝陰不足,虛熱內熾的筋痿,可以選用伐木湯,腎虛的骨痿可用大補陰丸,濕熱致痿可選用二妙散。如果氣虛者,可選用補中益氣湯,陰虛者可用瓊玉膏。如果肝腎虧損的,精血不足而成痿的,可用虎潛丸,或者六味地黃丸。虎潛丸,現(xiàn)在好象沒有成藥了,但是我們還可以查到,自己配也可以。在七十年代以前,有加味虎潛丸,中醫(yī)研究院生產(chǎn)過,我還用來治過這個痿證,小兒三四歲的,腿軟,走路起來看,一腿長一腿短,肌肉消瘦,用這個加味虎潛丸治療幾個月,還不錯,有這種病例。但是現(xiàn)在這孩子已經(jīng)長到三十多歲了,一米八的個子,打藍球沒問題了。找我看的時候他病已經(jīng)是有一年多了,這種熱象什么都沒有了,就是看到肌肉痿,一腿長一腿短一樣。其實不是一腿長一腿短,它因為無力了,就顯得它短了。這是關于痿病的治療,我這個說法和教材的分析不一樣,我說初要用清熱,中要用調脾胃為主,晚期要滋補肝腎為主。 痿證的治療就提到“獨取陽明”的臨床應用問題,這個因為反復地講過了,所以具體可以自己作為自學。這一篇《痿論》,我們就講完了。
  下面我們看新的內容,第八節(jié),《靈樞》的《水脹》篇,教材207頁的最下面。這一篇為什么叫《水脹》篇呢?這一篇是論水脹諸病。不只是一個水脹病,幾種病。從其內容來看,是論水脹諸病,病因、病機、癥狀、治法,以及鑒別診斷。本篇論水脹諸病,病因、病機、癥狀、治法,及鑒別診斷,這幾種脹病有什么不一樣。但是開頭是先討論的水脹,由于文章提出的病,是提出的水脹,所以篇名叫做“水脹”。那是《內經(jīng)》篇名也是一個問題,有人發(fā)表過論文,專門研究《內經(jīng)》這些篇名的命名方式,這個開頭說水脹,所以篇名叫《水脹》,《內經(jīng)》有幾篇是以這個形式起的名。就如同我們以前學過的《百病始生》式的,第一句話就討論的“夫百病之始生也”,所以這個篇名就叫《百病始生》。這個開始討論的是水脹,所以篇名就叫《水脹》,所以這是《內經(jīng)》的篇名命名的一種形式。咱們教材把這篇分作了這樣兩段。第一段,208頁,這一段是討論什么呢?是論水脹、膚脹、鼓脹。第一段是論水脹、膚脹、鼓脹,論這三個病。當然也是論這三個病的癥狀、病機、鑒別,篇名當中我們談到了。我先把這一段讀一遍:“黃帝問于歧伯曰:水與膚脹、鼓脹、腸覃(音:迅)、石瘕、石水,何以別之?歧伯答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脹,如新臥起之狀,其勁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瘇,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這段是講的水脹。下面“帝曰:腹脹何以候之?歧伯曰:腹脹者,寒氣客于皮膚之間,空空然不堅,腹大,身盡腫,皮厚,按其腹窅(音:遙)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鼓脹何如?歧伯曰:鼓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也,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
  一開始,列出幾個病名,“水”,教材有注釋,這個“水”其實就是指的水脹。因為本篇第一點是討論的水脹,是水脹病,與腹脹、鼓脹、腸覃、石瘕、石水,這幾個病怎么區(qū)別的問題。談到了鑒別診斷,特別是鑒別診斷,癥狀有什么不同,當然也涉及到病因的問題。可是提到的是六種病,但是在全文論述當中沒有石水。所以咱們教材注釋當中說,可能是懷疑這原文有脫漏,也就是說脫漏了石水病的癥狀是什么。當然,石水病在以后的文獻,張仲景的文獻當中就有這個病了,《內經(jīng)》別的篇也提到了石水的問題,但是這篇提出來了,可是具體沒討論。所以開始提的是六種病,下面具體討論的是五種病,所以懷疑有脫漏,脫漏石水這個問題。歧伯回答說:“水始起也”,水脹病的開始,“目窠上微脹”,那就是眼窩水脹,水腫的樣子好象“新臥起之狀”,剛睡醒覺的時候眼泡有點腫。其實,這個水腫開始,病機上存在著陽不化水的問題,陽氣不足,不能化水,因而出出水腫,眼泡腫,首先是見到眼泡腫,好象剛睡起來的那個樣子。還有,“其勁脈動”。“勁脈”,勁兩側的動脈,人迎脈,現(xiàn)在所說的勁動脈,不用摸就看到它搏動,這是陽明之氣被水邪所擾的問題,“勁脈動”,或者是水邪涌動,水氣涌動,導致了勁脈的搏動。還有呢?“咳”。咳嗽也是水氣上迫肺,所以出現(xiàn)咳嗽。“陰股間寒”,大腿內側寒冷,這是由于水濕所傷。傷了什么?傷了陽氣。剛才我說了,這個水腫病一開始,本身就存在著陽不化水的問題,所以“陰股間寒”也是水濕、水寒的現(xiàn)象,水濕之邪進一步的阻遏了陽氣,那么使它就更涼,水濕進一步阻遏了陽氣,所以更使得“陰股間寒”。“陰股”也是足太陰的經(jīng)脈所過的問題,水濕重也影響到太陰經(jīng)。當然,足三陰經(jīng)都走于腿內側,所以涉及到太陰的問題了。“足脛瘇”,這個“瘇”字也就是這個“腫”字,小腿足踠上以腫,這是臨床最常見的癥狀。看一看這人有沒有輕度浮腫,那首先看看足踠子按下去有坑沒有,足踠子這個地方最容易出現(xiàn)。“腹乃大”,這個水可不單是足腫了,腹水都出現(xiàn)了,腹乃大,肚子里都有水了。“其水已成矣”,這個時候可真的成了水脹病了,已成,就說明病重了。“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這是一種診斷的方式,這種腹水拿手按下去以后,水就起來了,好象“裹水之狀”,那好象皮囊里頭裝的水似的,那么一按就起來。它不像腿上的水一樣,一按下去是坑,它是在腹部嘛,要有腹水,一按就起來。就是說那水是在腹內,而不是在皮下。所以按之“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這是水腫病的癥候表現(xiàn)。
  下面說“腹脹何以候之”,怎么樣診斷腹脹這個病啊?它有什么癥候、臨床表現(xiàn)啊?“膚脹何以候之”。歧伯說:“膚脹者”,從病因來說,病機來說,它是“寒氣客于皮膚之間”,寒氣在表,留于皮膚之間,影響了衛(wèi)氣的正常的運行,停留在皮膚之間,所以出現(xiàn)“空空然不堅”,敲得起來,敲得皮膚下嗵嗵響。但是,并不是實濁的濁音,而是清音,空空然不是實音,不是濁音。“腹大,身盡腫”,這樣的病人他也腹部脹大,全身都浮腫。但是這種浮腫它是以氣為主,是氣、水聚于皮下,有氣有水,不單是水,氣與水聚于皮下,所以敲起來“空空然不堅”,所以它有皮厚。這皮厚它就不是完全是水,要是水脹到皮下,那是亮亮的,就顯得特別薄,脹得皮都很薄了。但是這個脹呢?它皮厚,這也是一種區(qū)別。水腫的話,不腫得皮膚都發(fā)亮了嗎?那就當然就顯得薄了,這是水與氣聚于皮下,或者是滯于皮下。同時,“按其腹窅而不起”,就是凹陷下來,它不起來,那是區(qū)別它這個肚子里頭,和上面所說那個水腫的水是不一樣的,而“腹色不變”,皮膚顏色沒有什么改變。皮膚顏色沒改變,是又和下面那個病相鑒別,所謂是兩兩鑒別,從鑒別診斷是兩兩鑒別。腹脹既和上面的水脹相鑒別,是按其腹起而不起來的區(qū)別,膚色不變又和下面的鼓脹相鑒別。但是應該看到,這個水腫按起和不起的問題,《內經(jīng)》這篇是這樣的記載,那么在臨床上還要具體分析,那就是說氣腫按而不起,水腫按而就起,在臨床上還要具體來看。
  下面看鼓脹,鼓脹這個病實際上是水濕內停,和剛才第一個是陽不化水,第二個是寒邪客于皮膚不一樣,鼓脹是水濕內停。“鼓脹何如”,是“腹脹身皆大”。腹部脹大,全身都脹大,“大與膚脹等”,這個腹部脹大,大的情況就和那個膚脹相似,和水脹不一樣,水脹的皮膚都薄了,腹脹跟鼓脹皮厚,這不“大于腹脹等”嗎?但是跟那個膚脹有什么不同呢?說“色蒼黃,腹筋起”。跟膚脹不一樣,膚脹說“腹色不變”嘛。而這個病,肚子很脹大,全身都腫起來了,脹大了,但是色蒼黃,其色青蒼而發(fā)黃。水腫病不會蒼黃,膚脹病是腹色不變,而鼓脹病的特點,就是色蒼黃,顏色是不同的,同時還有“腹筋起”,腹部的筋脈鼓脹起來了,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靜脈怒脹了,腹壁的靜脈怒張了。“此其候也”,這是它的特點。因此鼓脹的病,倒和我們現(xiàn)在常說的肝硬變腹水有點相似,靜脈怒張所以導致腹筋起,而色蒼黃。好多肝硬變的人皮膚顏色也是又青又黃的顏色,跟那個水腫病的顏色不一樣,所以這個水腫、膚脹、鼓脹,它們雖然都有脹,脹大,但是具體情況有區(qū)別,癥狀表現(xiàn)可以鑒別,這就是第一段。[理論闡釋]談到的是幾種具體的病,特別是水脹病,因為現(xiàn)在臨床上不叫水脹病。水脹病相當于現(xiàn)在的什么病?或者《內經(jīng)》的關于水脹病都有些什么論述?關于腹脹病是些什么病?《內經(jīng)》對這個病的全面的論述怎么樣?以及鼓脹病的問題,從理論上闡釋一下,把《內經(jīng)》有關的這方面的內容,我們進行一個綜合的介紹,這個下一節(jié)課再具體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黃帝內經(jīng) 第六十講 《靈樞.水脹篇》
黃帝內經(jīng)中五臟氣熱致痿的病因與病理
中醫(yī)的五行是什么東西?——欣賞中醫(yī)系列(9)
《素問·痿論》五體痿的病機和表現(xiàn)
痿證病發(fā)于肺,為何治以“獨取陽明”?
《黃帝內經(jīng)》學習筆記149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西县| 绥棱县| 建瓯市| 江达县| 资兴市| 巴彦县| 林周县| 通化市| 屯门区| 景德镇市| 乡宁县| 临高县| 黄骅市| 都昌县| 通海县| 昌吉市| 正镶白旗| 临邑县| 什邡市| 咸阳市| 新晃| 龙井市| 青神县| 临沧市| 宝鸡市| 柳江县| 松潘县| 柘城县| 兴山县| 虞城县| 华阴市| 沙湾县| 噶尔县| 年辖:市辖区| 利辛县| 巨野县| 桐庐县| 大庆市| 汾西县| 阿图什市| 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