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三個兒子》教案
涼水中心校 劉穎
教學目標
1、會認讀6個生字。書寫“桶”和“拎”。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重點:
1、認識6個生字。
2、掌握識字方法。
教學難點: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關鍵:揣摩人物心理。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組圖片,看大屏幕,說說你看到了誰?他們分別在干什么?圖上有三個兒子,而老爺爺卻說,看大屏幕齊讀老爺爺的話。
2、 咦,明明是三個兒子,老爺爺卻說只看見一個兒子,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3課(板書:三個兒子),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請同學們端好書,注意聽準字音和語氣。
2、識字
出示學習小提示:
1、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圈出來,借助書下的注音記住它。2、和同桌說說你的識字小竅門。
(1)同學們讀的可真認真,下面我們來認一認本課的生字寶寶。<出示課件>把書放下,請看大屏幕,你會讀嗎?
(2)指名讀一讀
(3)交流識字方法(指導甸的讀法)
3、寫字
觀察田字格里的“桶”和“拎”字你有什么發現?教師范寫“桶”字,學生臨寫2個,然后獨立書寫“拎”字。
4、這些詞語你們認識嗎?開火車領讀生詞。
聰明 嗓子 拎著 水桶 沉甸甸 晃蕩 胳膊 走走停停
三、讀中感悟
(一)媽媽對兒子的評價
1文中的的三個媽媽是怎樣評價自己的兒子的?請同學們自讀1-6自然段,畫出媽媽的話。
2、生匯報并指導朗讀。
(1)第一個媽媽怎么說的?你來讀(課件)把書放下,請看大屏幕,誰在來讀。從媽媽的話中你能看出什么?我們在讀媽媽的話時,應該用什么語氣。(自豪的,驕傲的)聽老師讀讀(范讀)
(2)第二個媽媽又是怎么說的呢?把書端起來。你來讀,從這句話中你又能看出什么呢?誰能有感情的讀一讀這位媽媽的話呢?
(3)而第三個媽媽有是怎么說的?特別的意思是什么?在媽媽的眼中兒子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孩子,媽媽的語氣很平淡。
(二)體會媽媽的辛苦
那么他真的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我們來繼續學習,把書放下,看屏幕。看看三個媽媽在做什么?從三個媽媽拎著水桶的樣子可以看出什么呢?對呀,一桶水可重啦!……(出示課件)誰來讀?從這句話中的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媽媽的辛苦?對,從晃蕩……這些詞都說明了媽媽很累很辛苦。誰能通過朗讀把媽媽的辛苦表現出來
(三)三個兒子的不同表現
水這么重,媽媽這么辛苦,三個孩子看見了都是怎么做的?指名讀9-11自然段,引導學生用“一個……一個…….另一個……”的句式回答。(師板書: 翻跟頭 唱著歌 拎水桶)同學們說的對,當媽媽提水走來時,他們一個翻跟頭,一個唱歌,一個拎水桶。一個還可以換那個量詞?你能用文中的這樣的句式說一段話嗎?
(四)理解老爺爺的話
同學們,還記得課前老爺爺說的那段話嗎?現在是三個兒子,可是老爺爺只看見一個兒子。你說老爺爺看見的是哪個兒子?為什么?對,因為他孝敬父母。板書: 孝敬父母
就是這樣一個在媽媽眼里沒有什么特別的孩子卻是這樣的懂事、孝順。你愿意做這樣的孩子嗎?在生活中,你是怎樣孝敬父母的?
四、小結。
是呀,孩子們,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我們不容易,作為兒女,我們也要像父母關心我們一樣時時處處體貼父母,孝敬父母,只有懂得父母的需要,懂得愛自己的父母,孝敬自己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自古以來“黃香溫席”“臥冰求鯉”的故事傳為佳話,回家讀這兩個故事,下節課我們先交流這兩個故事,然后分角色朗讀課文,繼續寫生字。
一個 翻跟頭
板書 23 三個兒子 一個 唱著歌
另一個 提水桶
(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