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前309年),魏國安邑(今山西萬榮)張儀村人,魏國貴族后裔。
史書記載張儀是戰國時期的一個重要人物,他破蘇秦合縱的思想,連橫六國親秦以破縱。他與蘇秦是同門師兄弟,同是鬼谷子的弟子,我們先從史記來了解一下張儀其人。
張儀從鬼谷子那里畢業以后就開始到個諸侯國游說了,學以致用。
他先是到了楚國,并且得到了在在楚國國相令尹那里參加宴會飲酒的機會。喝完酒之后,令尹發現自己身上佩戴的玉璧不見了,相府的幕僚都認為是張儀偷的,他們認為:“張儀又窮,德行又不好。肯定會偷令尹的玉璧!”于是,大家都一心去捉張儀,捉住就打,直到打了幾百竹板,他還不認罪,沒辦法,只好放了他。回到家里,張儀的老婆嘆著氣說:“唉,你如果不去讀書游說,會遭到這樣的侮辱嗎?”張儀對著妻子說:“你看我的舌頭還在嗎?”妻子不禁笑著回答:“舌頭在的。”張儀說:“這就夠了。”
這就是張儀第一次在楚國得到的待遇,以后他數倍回報給楚國的,估計是楚國令尹做夢也沒有想到的。
蘇秦聯合六國抗擊秦國,又害怕在六國合縱未完成的情況下,秦國出擊沖散他們的合縱,因此想讓張儀去秦國阻止秦國攻擊其它諸侯國來幫助他完成他的合縱計劃。就表面上侮辱張儀,暗中資助他,使他順利到了秦國。最后告知其真相。
張儀到了秦國以后,第一件事就是給楚國國相令尹寫了一封信,說:“我遵從你的地位,來參加你的宴會,喝你賜的美酒,我沒有偷盜你的玉璧,可你卻鞭笞我,現在,你好好守好你的國,我要來盜你的城了!”。
這一年,是楚國的楚懷王登基的第一年。
這個時候張儀出來活動以連橫了,他先去了他的祖國—魏國,明做魏國國相,實際是幫著秦國。之后過了四年,他做了一件全楚國人都記著的大事---戲楚。
秦惠王十二年(前313年),秦國想要攻打齊國,但憂慮齊、楚兩國已經締結了合縱聯盟,于是便派張儀前往楚國游說楚懷王。
楚懷王聽說張儀來,空出上等的賓館,親自到賓館安排他住宿。說:“這是個偏僻鄙陋的國家,您用什么來指教我呢?”
張儀游說楚懷王說:“大王如果真要聽從我的意見,就和齊國斷絕往來,解除盟約,我請秦王獻出商於一帶六百里的土地,讓秦國的女子作為服侍大王的侍妾,秦、楚之間娶婦嫁女,永遠結為兄弟國家,這樣向北可削弱齊國而西方的秦國也就得到好處,沒有比這更好的策略了。”
楚懷王非常高興地應允了張儀。大臣們來向楚懷王祝賀,唯獨陳軫勸諫楚懷王不要輕信張儀。楚懷王說:“希望陳先生閉上嘴,不要再講話了,等著我得到土地。”
于是,楚國和齊國斷絕了關系,廢除了盟約,楚懷王把楚國的相印授給了張儀,還饋贈了大量的財物,派了一位將軍跟著張儀到秦國去接收土地。
張儀回到秦國,假裝沒拉住車上的繩索,跌下車來受了傷,一連三個月沒上朝,楚懷王聽到這件事,說:“張儀是因為我與齊國斷交還不徹底吧?”就派勇士到宋國,借了宋國的符節(中國古代朝廷傳達命令等的一種憑證),到北方的齊國辱罵齊宣王,齊宣王憤怒,斬斷符節和秦國結交。
秦國、齊國建立了邦交之后,張儀才上朝。張儀對楚國的使者說:“我有秦王賜給的六里封地,愿把它獻給楚王。”楚國使者說:“我奉楚王的命令,來接收商於之地六百里,不曾聽說過六里。”
楚國的使臣返回楚國,把張儀的話告訴了楚懷王,楚懷王一怒之下,興兵攻打秦國。結果秦、齊兩國共同攻打楚國,奪取了丹陽、漢中的土地。楚國又派出更多的軍隊去襲擊秦國,楚軍大敗,于是楚國又割讓兩座城池和秦國締結和約,結束戰爭狀態。
秦惠王十四年(前311年),秦國要挾楚國,想得到黔中一帶的土地,要用武關以外的土地交換它。
楚懷王說:“我不愿意交換土地,只要得到張儀,愿獻出黔中地區。”
秦惠王想要遣送張儀,又不忍開口說出來。張儀卻主動請求前往。秦惠王說:“那楚王惱恨先生背棄奉送商於土地的承諾,這是存心報復您。”張儀說:“秦國強大,楚國弱小,我和楚國大夫靳尚關系親善,靳尚能夠去奉承楚國夫人鄭袖,而鄭袖的話楚王是全部聽從的。況且我是奉大王的命令出使楚國的,楚王怎么敢殺我。假如殺死我而替秦國取得黔中的土地,這也是我的最高愿望。”
于是,張儀出使楚國。楚懷王等張儀一到就把他囚禁起來,要殺掉他。
靳尚對鄭袖說:“您知道您將被大王鄙棄嗎?”
鄭袖說:“為什么?”
靳尚說“秦王特別鐘愛張儀而打算把他從囚禁中救出來,如今將要用上庸六個縣的土地賄賂楚國,把美女嫁給楚王,用宮中擅長歌唱的女人作陪嫁。楚王看重土地,就會敬重秦國。秦國的美女一定會受到寵愛而尊貴,這樣,夫人也將被鄙棄了。不如替張儀講情,使他從囚禁中釋放出來。”
于是鄭袖日夜向楚懷王講情說:“做為臣子,各自為他們的國家效力。現在土地還沒有交給秦國,秦王就派張儀來了,對大王的尊重達到了極點。大王還沒有回禮卻殺張儀,秦王必定大怒出兵攻打楚國。我請求讓我們母子都搬到江南去住,不要讓秦國像魚肉一樣地欺凌屠戮。”
楚懷王后悔囚禁了張儀,于是赦免了張儀,像過去一樣優厚款待他。
張儀呢,接著又詳細陳述了楚秦相惡的種種不利,而秦楚相交的種種好處,楚王聽后立即答應割黔中地給秦國,接秦女做妾,接秦太子做人質,兩國發展長期睦鄰友好關系。
張儀緊接著又去了韓國、齊國、趙國、燕國接著游說他們與秦國連橫。
秦惠王十四年(前311年),張儀返回秦國報告,還沒走到咸陽的時候,秦惠王就去世了,秦武王即位。
秦武王從作太子時就不喜歡張儀,等到繼承王位,很多大臣說張儀的壞話:“張儀不講信用,反復無定,出賣國家,以謀圖國君的恩寵。秦國一定要再任用他,恐怕被天下人恥笑。”
諸侯們聽說張儀和秦武王感情上有裂痕,都紛紛背叛了連橫政策,又恢復了合縱聯盟。秦武王元年(前310年),大臣們日夜不停地詆毀張儀,而齊國又派人來責備張儀。
張儀害怕被殺死,就趁機對秦武王說:“我有個不成熟的計策,希望獻給大王。”
武王說:“怎么辦?”
張儀回答說:“為秦國國家著想,必須使東方各國發生大的變故,大王才能多割得土地。如今,聽說齊王特別憎恨我,只要我在哪個國家,他一定會出動軍隊討伐它。所以,我希望讓我這個不成才的人到魏國去,齊國必然要出動軍隊攻打魏國。魏國和齊國的軍隊在城下混戰而誰都沒法回師離開的時候,大王利用這個間隙攻打韓國,打進三川,軍隊開出函谷關而不要攻打別的國家,直接挺進,兵臨周都,周天子一定會獻出祭器。大王就可以挾持天子,掌握天下的地圖戶籍,這是成就帝王的功業啊。”
秦武王認為他說的對,就準備了三十輛兵車,送張儀到魏國。
齊湣王聽說張儀在魏國,果然出動軍隊攻打魏國,魏哀王很害怕。
張儀說:“大王不要擔憂,我讓齊國罷兵。”就派遣他的門客馮喜到楚國,再借用楚國的使臣到齊國,使臣對齊湣王說:“大王特別憎恨張儀;雖然如此,可是大王讓張儀在秦國有所依托,也做得夠周到了啊!”
齊湣王說:“我憎恨張儀,張儀在什么地方,我一定出兵攻打什么地方,我怎么讓張儀有所依托呢?”使臣回答說:“這就是大王讓張儀有所依托呀。張儀離開秦國時,本來與秦王約定說:‘替大王著想,必須使東方各國發生大的變故,大王才能多割得土地。如今齊國特別憎恨我,我在哪個國家,他一定會派出軍隊攻打哪個國家。所以我希望讓我這個不成才的人到魏國,齊國必然要出動軍隊攻打魏國,魏國和齊國的軍隊在城下混戰而誰都沒法回師離開的時候,大王利用這個間隙攻打韓國,打進三川,軍隊開出函谷關而不要攻打別的國家,直接挺進,兵臨周都,周天子一定會獻出祭器。大王就可以挾持天子,掌握天下的地圖戶籍,這是成就帝王的功業啊。’秦王認為他說的對,所以準備了兵車三十輛,送張儀去了魏國。如今,張儀去了魏國,大王果然攻打它,這是大王使國內疲憊困乏而向外攻打與自己建立邦交的國家,廣泛地樹立敵人,禍患殃及自身,卻讓張儀得到秦國的信任。這就是我所說的‘讓張儀有所依托’呀。”
齊湣王贊同使者的說法,就下令撤軍。張儀出任魏國相國一年以后,于秦武王二年(前309年)死在了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