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狂放不羈是出了名的,他的詩風雄奇豪放,想象力大膽,有“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的狂傲,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還有“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自喻,今天要來欣賞的,是他的七言詩《南陵別兒童入京》,或許詩名有些陌生,但是最后兩句確實千古名句。
南陵別兒童入京
唐代: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賞析:“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白酒剛剛釀熟,詩人從山中歸來, 黃雞在地上啄食米粒,秋天正是它們長得最肥的時候。詩人用平實的語言寫出了最濃郁的生活氣息。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詩人叫來仆童烹雞斟酒,孩子嬉笑調皮地拉扯詩人的衣服。詩人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溫馨的家庭畫面,有酒有肉,孩童又天真無邪,這樣的幸福夫復何求。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放聲高歌求得一醉來自我安慰,在黃昏中起舞與落日爭光輝。詩人的豪放與不羈就在這詩句的字里行間。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詩人恨不得早些見到皇帝,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所以快馬揚鞭希望一下跑完遙遠的路途。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這里用到了典故,會稽愚婦看不起貧窮的朱買臣,現在我也辭家西去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是最有名的兩句,活脫脫地表現除了李白的狂放不羈,與灑脫肆意。仰天大笑地走出門去,我輩怎么會是一直身處草野之人?寫出了內心的躊躇滿志與雄心壯志,試問千古以來有幾人這樣的自信與胸懷?
這首詩寫于李白42歲之時,他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書。詩人滿心歡喜,認為自己實現政治理想的時機到了,于是他回到南陵家中,與兒女告別,于是就有了這首七言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不知道激勵了多少胸懷抱負的仁人志士,成為無人超越的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