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緣起于從事自然拼讀英語教研教學以來,一直被一些老師的一些典型問題反復糾纏,回應繁復,就此專文統一給出我對這些問題的認知與答復。
這類問題如:1、“長單詞如何教發音?”2、如何分音節?3、“habbit,rabit 這兩個詞為什么前面單詞用兩個b后面只有一個b?”4、“為什么Paris 與tiger 中i的發音不一樣?”等等,大多是對一些單詞不合拼讀和發音規則問題的疑惑與質疑。
語音學褚教授與《拼拼英語》劉心武主編 討論拼讀與音標關系
實際上,無論音標法還是拼讀法,回答上述問題都是一樣的,上述問題是語音本身問題,不是標注和學習語音的方法問題,與拼讀和音標沒有關系。
拼讀法和音標都是為了解決英語的“拼讀”問題,二者功能一樣,二者都是標注發音的符號系統,都是學習單詞發音的方法,都能百分百解決問題。除此外,拼讀法還解決了80%的“拼寫”問題,而音標法遠做不到。所以說,拼讀法的優越性在于,它涵蓋了音標的功能,但教學中的價值遠大于音標。
《拼拼英語》繪本閱讀
字母音與字母形對應(音形對應)規律是英語本身的內在規律,拼讀法直接體現和運用了這一規律,直接將英語字母用作音素符號,音形直接對應。
音標則采用另一套非字母音素符號,在音形之間加了一道隔墻,人為設置了障礙。
我們用總結出來的音形對應規則,能解決大概84%以上的單詞拼讀問題,就是說,無論學拼讀法還是音標法,都能也只能解決84%的單詞拼讀問題,其余16%的單詞的音形對應屬于特殊問題,拼讀法和音標都不能解決,需要特殊解決。
《拼拼英語》繪本閱讀
拼讀法將字母當音素符號,也可說將字母符號當音標符號,音形直接對應,完全可以做到“見詞能讀”;
音標用另一套符號表音,可以拼出所有單詞發音,但做不到“見詞能讀”,需要轉換,將音轉換為非字母符號,再轉化為字母。
正是這“轉換”環節造成了音標與拼讀之間的巨大差別:低幼兒和低齡少兒學習語言是不會轉彎的,一轉彎就認為英語很難學,從此產生厭學、棄學心理,一輩子都學不好了;拼讀法音形直接對應,孩子們就會覺得英語很容易學,從此愛學樂學,信心滿滿,英語學習變成拼讀游戲。
《拼拼英語》繪本閱讀
特殊問題解決方法要么是用特殊規律,要么直接模仿,也就是死記硬背,死記硬背也是一種方法,在沒有規律可循或個別特殊性前提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