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則以青年創業為主體,體現辯證思考的任務驅動作文。材料一中雷軍提出“飛豬理論”,認為再笨的人只要能夠選準能夠掀起時代熱潮的行業,就能在創業上取得成功,馬云則反對這一理論,如果大眾都在追趕熱點潮流,等行業不再火爆時盲目的人注定會創業失敗。這是討論創業是否需要選擇最火熱的行業方向。材料二借摩西奶奶的話強調創業要走自己的路,沒有適合所有人的創業路,也不存在唯一正確的路,創業應當因人而異。材料三的觀點則較為辨證,認為萬事順勢而為亦可,反其道而行之亦可,關鍵在于創業者是否能堅持。我們可以就一種觀點或綜合幾種觀點作為立意。最后,寫作時要注意寫作對象,為那些準備創業的青年,文章中對此應有明確表示。
1.順勢而為,創業才成
2.追逐風口,莫如走自己的路
3.成功,源自堅持走自己的路
4.行人之所未行
5.順流者死,逆流者生
6.創業無定法,成功唯堅持
7.堅持自我,靜待風來
樓仲平:堅持自己的創業路
在追求多快好省賺錢的時代,有多少企業愿意一再拒絕誘惑,專注經營一根吸管20多年?他,用22年時間,把1根只有0.8分錢利潤的吸管,做到全球90%的市場份額,毛利100%、凈利22%,擁有全球2/3吸管專利。他就是被外界稱為“吸管大王”的樓仲平。這么多年來,中國經濟經歷了數次風口,從互聯網的興盛到互聯網+的發展,從股市的發展到樓市的一再爆發,樓仲平始終不為所動,緊守著自己這“一畝三分地”,堅持著“雙童吸管”這一品牌。
正因為多年堅持深耕于此,他對行業的理解無人能及,在每次行業大變動之前,他能提前三到五年敏銳做好準備,每每能在關鍵時間點上作出正確的改變,讓自己在15年的時間里改寫了自己的命運,也成就了全球最大的吸管生產商和品牌商的地位。
但行己路,靜待風來
狄更斯曾在《雙城記》中寫道:“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句話放在如今,同樣適用。現在是最好的時代,科技前所未有的發達,互聯網+浪潮下,“大眾創業”已成趨勢,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取成功;但這也是最壞的時代,很多人都擠在創業的道路上,人云亦云,盲目從眾,找不到前路。
青年的創業者們,如果你們決定要在創業之路大顯身手,那么首先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而不是趨勢跟風,一窩蜂似的都去找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路,執著于所謂創業的風口。
雷軍的“飛豬理論”本是為了證明與努力相比,機遇也同樣重要,但卻總被人理解為投機,片面強調選擇的重要性,于是所有人渴望去尋找風口。他們沒有意識到,“豬”趕上風口了當然也能飛,但當風口已過,自身毫無飛翔能力的“豬”又該如何在高空平穩落地呢?與其所有人癡迷于風口,倒不如靜下心來,結合自己的能力,做適合自己的事。正如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所說:這么多家都看到風口,全部往那擠,還在排隊。我們往那擠,我不是想在風口上起飛,而是給這個風口搭一個梯子,或者賣降落傘,防大家上去下不來,或者賣望遠鏡。別人在風口看到了商機,而騰訊則借這群尋找風口的人讓自己發展壯大。
尋找風口需要能力,但看到風口之后,克制住自己的欲望,理性的審視自己,決定參與、借勢還是遠離,更是一種智慧。這種智慧對青年創業者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決定了創業者的路是大眾的還是自己的,眾人皆擠在一起,陽關道或許反倒不如自己獨行的羊腸小道。
摩西奶奶說:“我有我的路,你有你的路。”既然人各有路,當然要走好適合自己的路,又何須艷羨別的路是否更好走?《白馬嘯西風》里李文秀在審視自己時說:“那些都是極好極好的,但我偏不喜歡。”創業何嘗不需要如此!風口當然是極好極好的,但并一定適合自己。所以吸管大王樓仲平選擇二十多年堅守吸管產業,毫無理會外界風云變幻;哇哈哈、可口可樂等公司選擇只專注于飲料領域,讓各自的品牌馳名世界。
風口自有風口的優勢,但創業者更應該結合自身實際,走適合自己的創業之路。哪怕一時覺得路長寂寞,但畢竟每一步皆走得踏實。與其尋找風口,不如提升自己,真正把自己變得一點點風就能夠飛起來。然后,靜待風來。
【名師點評】以狄更斯名言引入,開篇進行對比式分析,第二段以“青年創業者”點明寫作對象,巧妙呼應寫作要求。論述部分以雷軍“飛豬理論”為引,進行譬喻式論證,并結合馬化騰、樓仲平、可口可樂等事例,理論事例相結合,論證豐富。結尾處再次借“飛豬理論”的情境作結,呼應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