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智者對話,10分鐘讀懂一本好書,
點擊上方△書語人間關注我們喲!
這是書語人間為你解讀的第147本書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
不知從什么開始,「我一年讀了100本書」這樣的話題開始被熱捧。甚至,標榜著能教會你「30分鐘讀完一本書」「一個月讀上20多本書」的高效閱讀法,也開始日趨流行。
不過,讀書,可不是打開一本書,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后一個字,就叫「讀」書了,那頂多叫「看」書。
并且,如果沒有一個對的讀書方法,你會發現,縱使書讀了不少,你的生活卻在原地打轉,沒有得到改善。久而久之,你說你焦不焦慮?
那么,什么才是正確的讀書方法呢?
翻開這本《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你將找到問題的答案。
01.
輸出
輸出,其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哪怕是堅持寫了8個月讀書筆記的靈遙,偶爾也會覺得,不想再把讀過的書整理成筆記了,好麻煩呀!單純地去享受讀書過程中的美好體驗,多好呀。
打住!
如果你不學會主動輸出,真的會把「讀」書,變成「看」書的喲。
聊到「輸出」這件事,落筆一刀曾經勸過我,靈遙呀靈遙,你明明和我一起讀過了《精力管理》,卻每天問我「精力管理」的問題,你說你這本書,是不是白讀了?
盡管那時候我嘴上說的是,還不就是看著你是我男朋友,想給你一個表現的機會嘛!哼,你還不領情,心里卻不由自主得覺得,嗯,好像你說得確實很有道理呢。(噓,不要告訴他,否則他該嘚瑟了)
所以,想要把讀過的書裝入腦子里,「輸出」這件事情,一定要認真對待。
那么,有哪些好的輸出方法呢?除了,嗯,記筆記。
第一個方法,是在平臺上,與其他人分享你讀完這本書后的感悟。比如,靈遙現在每天都會把讀過的書整理成筆記,再發布到公眾號、今日頭條、網易蝸牛等平臺上。
其實,這,也是一種看似緩慢,實則一舉多得的個人品牌打造方法了。說不定,某一天也會有一個編輯找到你,說要送書給你讀喲。
第二個方法,是結合書里的內容做咨詢。
這個方法,是落筆一刀教我的。在認真地讀了近3年的心理學書后,他便發現了自己在溝通與幫人解決問題上的天賦。于是,他就跑到了平臺上,去幫身邊人解決問題,據說效果挺不錯的。
并且,在為別人提供咨詢的時候,你還能夠從客戶的需求和問題出發,繼續找相關的書籍來補足你的知識漏洞,對你知識體系的搭建也稱得上是大有裨益。
第三個方法,是公眾演講。
這個方法,是讀書會里的 @魚米同學 告訴我的,自從加入了Toastmaster后,他仿佛變了一個人,每天都會來群里和大家分享自己參加活動的收獲和感悟。
所以,如果你想要在某個領域成為首屈一指的專家,或是自己創業,那么,你可以嘗試針對自己的專業領域,或是想要深入研究的領域進行演說喲。
這樣,你不僅能夠整理自己掌握的知識,還可以建立起判段標準,建立人脈關系,提升工作熱情,可謂是「一舉四得」。
在這里,歡迎對演講和分享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加入書語人間同名讀書群(加我微信econlovelavender來撩~),來與我們分享你對認識和見解,或是加入當地的頭馬俱樂部,和更多的小伙伴們一起練習演講。
以上,與「輸出」有關的三個小方法,你學到了嗎?
02.
行動
剛畢業的時候,靈遙曾利用上下班的通勤時間,在1年內讀了近100多本心理類圖書,方向是我感興趣的個人成長和兩性關系。
如果說當時讀過的這100本書,給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積極的改變,也許就是,在給別人分析問題的時候能講得頭頭是道,以及,家里的書架上多了100多本書,看著很有成就感吧
直到,我遇見了落筆一刀。
在和他談戀愛的時候,靈遙才發現,哎呀媽呀,自己咋這么「幼稚」呢?
明明很多情感大咖都在書里講了,男人心情不好的時候,你要給他空間,不要死纏著他不放。等他心情好了,自然又會跑過來哄你了。
現實卻是,一發生沖突,我就不依不撓,非要落筆一刀給我個解釋,和我好好來「解決」一下這個問題。
結果,你懂的。
現在,回想起過去的稚嫩,我不得不感慨,任何不以行動來改善生活為目的讀書,都是在耍流氓。
想要讀懂一本書,你不僅要「看」書,還要不斷地去反思自己如何做才能把書里的內容運用到你的生活中去。
在這本《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里,作者就告訴了我們如何通過在「讀書檔案」上寫明目標,然后付諸行動。
如上圖所示,一份「讀書檔案」由4個部分組成。
第一個部分,是閱讀這本書的目的,即,你為什么要選擇這本書,或是你希望用這本書來解決一個什么樣的問題。
比如,靈遙讀《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一書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改善記了筆記后,就扔到一旁的毛病。
第二部分,是讀書后的感受。在這個部分,你一定要真實地寫出讀過這本書都帶給了你哪些收獲,或是「這本書讓我覺得很失望」等,來幫助你記住讀書過程中的美好體驗,陪你享受讀書的過程。
第三部分,是讀了這本書后,你接下來打算做些什么。
比如,靈遙在讀《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一書的時候,我就寫下了,在接下來的3個月里,我要改掉以前一字一句記筆記的方法,按照「事實、感想、行動」來記筆記。
第四部分,是你在3個月后,打算做些什么,有什么樣的改變。
在這里,我寫下了分享這本書,和里面的方法到社交平臺上。于是,便有了這篇解讀稿 —— 聰明人使用方格筆記本。
相信在用了這個方法后,哪怕一年只讀1本書,你也會有許許多多收獲了。
03.
回顧
如果你在讀完一本書后,做到了「主動輸出」和「及時行動」,那么,恭喜你,你已經超過了90%的人。
那么,剩下的那10%,會做什么呢?
答案是,回顧。
說到「回顧」,靈遙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做的一件事情。
前些日子里,經由藍姐姐的推薦,我認識了一群有趣有愛有料的小伙伴。他們運營著一個叫做「思辨讀書會」的公益讀書社群,然后會定期邀請嘉賓去群里做與讀書有關的分享。
這次的分享嘉賓,就是我了。
在敲定了分享主題后,我便開始回看我以前讀過的書,然后驚喜地發現,隨著閱歷的增加,我對書里內容的理解,又加深了許多。
比如,我第一次讀《復盤》(更多內容,請戳:當我們在做復盤時,我們到底在做什么?(柳傳志力薦))的時候,只零星地記得書里的幾句關鍵的話,如,不只是總結過去發生事情,還要分析這件事情如果不這么做,會有哪些改變,等等。
結果,在回讀的時候,結合自己的復盤經歷,我對書里的內容有了更多的思考,比如,嗯,除了理性分析,我還要記錄我的感覺。因為,只有好的感覺,才能夠帶給我堅持下去的動力,等等。
也是恰恰印證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個道理。
所以,對于一本內容十分精彩的書,你一定要反復地閱讀才能夠不斷地加深理解,才能讓它最終內化成你身體的一部分。 并且,在重讀這本書的時候,你還可以重新寫一份「讀書檔案」,幫助自己提升喲。
以上,便是全書的內容。
在追求快速高效的今天,靜下心來讀一本好書,漸漸地成為了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但是,卻也不得不承認,與碎片化的文章相比,讀書,才是最系統化的學習方式。
并且,一本書從構思、寫作,再到出版,里面可是凝聚了好多人的心血,用「大浪淘沙」這四個字來形容,也是不為過的。
所以,請大家在繁忙的時間里,也抽出些時間,對話智者,靈活運用書里的知識,讓它們幫助到你的生活吧。
這,便是靈遙,一個職業讀書人,最真切的期盼,和最衷心的祝愿了。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