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在日常生活買東西,喜歡選擇牌子的貨的!
比如買衣服,鞋子,手表,甚至貓狗寵物都是需要有名氣的,但很多人可能在買書的時候,反而卻不怎么在乎圖書的出版社是好,還是壞!其中有不少人(其實包括我)在看完一本書到最后的時候,倘若你問他你看的書哪個出版社出的啊?可能大多數的人都會支支吾吾的回答到:
不知道!
但是有一群人他們看書的時候或者說選書的時候,就特別在乎出版社是誰!
如果不是那些他們看中的出版社,堅決不會買。
那為什么會有這么一批人,堅持選擇出版社呢?這個原因恐怕要先從書商這個詞說起!
同一本書的排版對比
你一定和曾經的我一樣,一直都理所當然的以為,書都是出版社出的,
但不好意思,你的這個被認為理所當然的潛意識,可能是真的錯了!
事實上在在圖書的出版環節中,還有一種叫做書商的名詞在里面進行二次甚至多次的參與。
且他們與出版社,作者,甚至一些社會的宣發渠道,關系密切,他們有錢,他們有資源,他們有干勁,他們有方法。所以在某些原因下,他們會做一些比如買來作者的書再買出版社的書號然后進行出書的活動行為;也會有和出版社和做一起操作出一本書的行為,還有的把自己看中的不錯的書,做了書賣給出版社進行發行的行為!
總之不是你所想的那樣,市面上所有的書都是出版社全程參與負責的。
那么,你一定好奇書商到底是什么!
其實書商原來意指的是:大大小小的從擺地攤到全國連鎖的書店老板、做書者、出版者(在國內是出版社),但在政策的積壓下,這批出版的有生力量便轉入地下,以買賣書號為形式,“與出版社合作”,開展自己的出版業務的人。
這批人可以稱之為“書商!
一般來說,一本書如果你想了解書商相關的信息,可以先看看書的脊背,就是側面立著的這部分,最上面往往會印有書商的品牌Logo,比如下圖:
類似書圖片中畫出來的位置
所以這樣參與的人目標,方式的不同,就導致了即便書同一本書,那么不同的出版社和書商;對于書的結果造成的影響, 可能也就會不一樣,這個不一樣不僅僅是表現在實力,成本,還有員工的專業度及態度問題。
那么說到有影響,但市面上不同的出版社或者書商到底對一本書影響在哪里?
1.首先因為品牌的口碑和客戶的要求會迫使出版社對于員工也就是編輯的素質要求較高,因此編輯策劃在選書的時候,同樣對選書的外部硬條件也會提出的多一些其他要求,這就像是層層遞進的柑橘,比如最輕的就是,一本書需要多刪改幾次,多交和作者流提建議,想法幾次,付出的程度不同,那么可能產生的意義就可能不同。
2.另外好的出版社,在出版一本書的時候對書內容的排版要重視一些,比如字號,比如頁數,比如行寬,而且更專業的編輯甚至還會考慮到讀者的視覺需求,手摸的觸覺感覺,以及讀者的隱形營銷,公司的出版者名字軟插入等等問題,而稍微差一點的可能考慮的更多的的,則是印刷的頁數多數,推廣宣傳的成本投入多少,盈利了多少。
關注的重點方向不一樣。
3.最后就是在不同的出版社之間,不同的領域特長方面出版社也是和人一樣,他們也有不同。不是所有的出版社什么內容的書都出版,那樣的公司更應該稱之為印刷廠,當然對于不同領域的定位就會導致,也許兩個公司同出一本書,但因為在專業度上面,大咖資源上的不同,對于書的重新進行的增減修,序目執筆人,推廣,策劃方面;同樣的內容,一本書給人帶來的感覺也會是不同另外側重點也不一樣。
比如:中國文學類,人民文學出版社;外國文學,上海譯文、譯林;社科類,三聯、中信、鳳凰...等等更多。
不過是不是憑借出版社就能百分百的證明,那一本書就是好書?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并不是你想的那種!
一般來說書籍可以氛圍暢銷書滯銷書:
暢銷書:指的是短期內形成的有巨大銷售空間的圖書。常常出現在像文化、文藝、時尚方面,且衡量標準就很單純了:只看銷售。
滯銷書:則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沒有實現銷售的圖書品種,一般時間設定為3個月。像工具書、教輔之類的書一直都有很大的需求市場,但總是隨著一定的時間和原因才能銷售。
當然暢銷書和滯銷書是不是都是好書好著壞書?
顯然也不是,一本好書不可能只是以暢銷和不暢銷來完全評判。
如圖,僅供參考
圖書的出版過程其實蠻長的,過程也蠻復雜的,但是即便這樣也不是,所有的書都能經受,市場的考驗和打磨,然后從書店,圖書館被撤下架,返廠銷毀,又或者在哪個倉庫吃灰。
那么什么樣子的書才是好書?
不可否認的好書是經過歷史沉淀和時間洗禮檢驗的,書內里面包含著無數故事和這里,且通俗可閱讀的受眾群體也廣泛!
比如經典的中國的《水滸傳》,《紅樓夢》;外國的《呼嘯山莊》,《童年》等等世界名著。
當然在現代,如今找到這類的書籍也簡單,只需要在圖書館里面找經典了的書架,只需要問書店的營業員,只需要在網上找出集合的書單也可以找到經典的好書。
但經典是好書沒有錯,不過對于無用的人來說卻不一定!
所以好書的標準還有一個定義:對自己有用,又適時的書時效性書籍,也有可能是好書!比如有些著暢銷書,教新人如何在職場站穩腳跟的;又比如教大學生如何進行職業指導的,還有教一些迷茫的人如何改變認知,逃離迷茫的書籍,也有可能都是好書。
但是這些書,建議在購買之前選擇一些知名的有實力的出版社出的,畢竟我猜想你也不想看那些只是順應潮流的選題,急匆匆的專們做出來的書,讓你讀起來視覺感覺很怪異的書。
當然除了上面的好書評定標準,還有沒有其他的方式?
在這里我在給大家推薦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去看一本書的印刷次時間和次數,時間越近印刷的次數越多那就證明越好,當然也許有可能會不太符合你,但是絕對不會特別差。
第二個方法:在圖書館選書的話,可以選擇那些背脊上方都已經爛掉的書,那類的書絕對是被摸了好多次的書了。
事實上也有不少的圖書館,館內藏的書在進場的時候,也是通過排出版社優先漸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