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智慧 第938期】
聽了一節五年級的大閱讀課,教師指導學生讀《西游記》。上課伊始,老師先給學生播放了電視劇《西游記》之《大鬧天宮》片段,然后拋出一個問題:“同學們,有誰知道這部電視劇的名子嗎?”“《西游記》。”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
接著教師繼續追問:“《西游記》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有幾個主要人物?其性格特點是什么?”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這些問題當然也不是什么問題,學生們對答如流。
就這樣時間就過去了近二十分鐘了。接下來的二十分鐘,老師領著學生閱讀《猴王出世》這一章,環節和學習一篇語文課文一樣:一、初讀課文 理清層次;二、細讀課文,分析猴王的特點;三、再讀課文,領悟文章背后的含義。這些環節不是我自己總結的,而是老師上課就這樣上的,教師親口說的,大屏幕上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在這里,顯然,教師把大閱讀的課,當成了語文課,把學生指導學生閱讀,理解成了課文講讀。
因此,要上好大閱讀課,老師首先要弄清大閱讀課與普通語文課的區別。
其次,二者閱讀要求不同。如果說語文課是一種精讀,那么大閱讀課就是一種泛讀。
再次,二者閱讀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不同。語文課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重在引導學生閱讀,而大閱讀課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作用重在指導。
一般說來,大閱讀課有“閱讀指導課”和展示交流課兩種課型。閱讀指導課就是指導學生要掌握整本書的讀法;展示交流課是展示學生讀書交流的心得。
因此,大閱讀課和普通語文課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類型的課,語文教師要加以研究。
當下,中考語文卷,滿分120分,作文40分,字詞語法,原詩文填空22分,其他52分均為閱讀題43.3%;高考語文試卷,滿 分150分,作文60分,字詞語法、原詩文填空20分,閱讀70分,占總分的46.7%。直接的閱讀真可謂是半壁江山。因此,當下的語文教師,一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大閱讀的重要性,指導好學生閱讀,既要在語文課上解剖好語文課文這個“麻雀”,讓學生將在語文課上“教材這個例子”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遷移到實踐的讀書中去,像庖丁一樣游刃有余地去“解牛”,同時,有理由相信,上好大閱讀課,就會讓學生贏在考場,決勝現在閱讀占半壁江山的各種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