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道理我們都懂,但沒有幾個人 可以做得到。大部分的人,一直在推崇讀書,但真的花很多時間讀書,就會很厭煩了,然后會說,“等我有空了,再讀吧”,可是哪一天有空,答案就是“一直都沒有空”。
別說,一輩子堅持讀書,就是陪著孩子一起讀書,我們都顯得很不耐煩。給孩子看一下作業,都是一臉茫然,不知道對與錯,因為我們和知識的世界,越來越遠了。
讀書,是人生最高級的修行,讓一個人真正變得安靜,內心更加豐富,精神更加富有。
但凡喜歡讀書的人,都會擠出時間來,專心致志讀書,哪怕生活很忙,工作很多,但看書的時間,擠一擠總是有的。
讀書使人更加自律,自律就是一種修行,讓人做任何事情,都會變得更加有韌性,從來不會隨便放棄。讀書的成績也許不會很突出,但“十年磨一劍”的自律,也是最好的成績。
真正讀書的人,是一個人慢慢讀書,不炫耀,不追求速度,不是用書來裝飾自己。讀書的人,是放下物欲的糾纏,讓精神的世界和書的字字句句融合在一起,做一個知書達理的人。
真的喜歡讀書的人,不太在乎讀書的環境,身在陋室,也可以靜心看書。沒有錢買書,可以去借書看。衣服很樸素,但人活得很精神,看起來 很高貴。你和讀書的人交流幾句,有一種“十分佩服”的感覺。
讀書,會讓一個人永遠年輕,跟得上時代,甚至可以超越時代,因為他一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個人的容貌會變老,但一個人的精神可以一直是青春的。所謂“青春永駐”,是一個人活成了一首詩的模樣,不需要“擺拍”,可以撕去所有的偽裝。
畢淑敏在《閱讀是一種孤獨》中寫道:你啪地合上書,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開它,穿越歷史的灰塵與他對話。
一個人,一盞燈,一本書,一杯茶。仿佛你就在和歷史對話,也在和未來對話,到處都是安靜的,唯有心在躍動,是心和書里的字字句句對話。讀書的時候,別人覺得你很孤獨,但你并不會這樣認為,你會覺得是一種享受。
真正會讀書的人,可以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讀書,連身邊有人大聲說話,也聽不見;可以在寒冷的冬天讀書,連手變得冰涼也沒有在意;可以在酷暑里讀書,滿頭大汗也渾然不覺。讀書,讓一個人忘記喧囂,還會暫時忘記人生的悲歡離合,連時間也會被遺忘。
如果有一天,你心煩意亂,那就靜下心讀書吧。一個人慢慢看書,慢慢修行,煩惱就像一陣風,輕輕地來,輕輕地去,不會留下任何的痕跡。只有心頭,反反復復琢磨著某個句子,就像一股涌動的力量,在鼓舞自己努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