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易經·第一卦·乾卦》
人生到了一定階段、一定年齡,或者經歷了一些事情,就會開始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么。
每個人都在“努力”的活著,無論有錢沒錢。三十歲前,我們認為人生的目標就是賺錢,然后去享受。三十歲后,有些人在經過現實一次次的磨礪后,放棄了這個目標,過上平淡的生活;有些人達到了目標,卻發現人生更加的迷茫。“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依然是困擾每個人的“終極問題”,仿佛沒有人沒思考過,也沒有人給出過標準答案。只因這三個問題的核心是“我”。
日升月落,電閃雷鳴,四季更迭,生老病死。我們在這個大千世界中只是一個匆匆過客,放眼宇宙,我們只是一粒微塵,宇宙從何而來?為什么而存在?我為何而來,終究去向哪里?我們存在的意義又是什么?
放眼現實社會,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有各自的喜怒哀樂,有時我們不禁會問: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究竟在哪里?主導一個人成功與失敗、歡樂與痛苦的終極秘密究竟是什么?而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上天注定還是來自后天的努力?
帶著哲學的終極問題,我將與大家一起抽絲剝繭,從人類歷史的軌跡中找尋每一塊智慧的拼圖,看看能否拼湊出一些線索,并指引我們接近真相。
美國科普作家麥克·哈特曾經出版過一本書叫做《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書中選錄的人物,都對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其中有很多人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具智慧的人。顯然,問他們比問我們自己更容易找到答案。
——節選自《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按出生時間排序)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間,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間,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軸心時代”發生的地區大概是在北緯30度上下,就是北緯25度至35度區間。這段時期是人類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時期。在軸心時代里,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們,古印度有釋迦牟尼,中國有孔子、老子……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也一直影響后世的人類社會。
而且更重要的是,雖然中國、印度、中東和希臘之間有千山萬水的阻隔,但它們在軸心時代的文化卻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在那個時代,古希臘、以色列、中國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發生了“終極關懷的覺醒”。換句話說,這幾個地方的人們開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來面對這個世界,同時也產生了宗教。它們是對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類型決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國、伊斯蘭不同的文化形態。
古今中外,一切圣賢、先知、修行者、科學家都在努力探尋宇宙與生命的終極答案,這個奧秘究竟是什么,它對我們又有著什么樣的意義?
道家講得道成仙,可生命永存,寧靜喜樂;佛家講修身成佛,可跳出輪回,去往西方極樂;基督教講相信耶穌,可得赦免,進入天堂。
每一個人都希望脫離痛苦,永享安樂,那我們究竟如何達到呢?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天堂”和“西方極樂”是什么?得“道”又會怎么樣呢?
讓我們帶著一切對于人生的疑問,去探索古之先賢的“終極智慧”。本文是筆者多年感悟所得,內容涉及哲學、宗教、科學多個領域,由于文字較多,故采用連載方式,有興趣的朋友請關注“求知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