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時期統治者為了加強封建中央集權而在思想文化領域內實行的專制政策。它由董仲舒提出,最終被漢武帝采納施行。
董仲舒的儒家思想融入了法家和陰陽家等其它學派的內容,對孔子的思想有很大的發展。它首先強調思想上的統一,即獨尊儒術;其次宣揚君主權力來自上天賜予,使皇權神化;再次提倡施行仁政,并強調法制,即“德主刑輔”,主張先對百姓進行教育,教育無效時再用刑法來鎮壓。這是一種剛柔相濟的治國方針,后來成為漢朝法制的指導思想。
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教政策,是中國歷史上劃時代的歷史事件。獨尊儒術之后,中國古代的封建正統思想就開始確立了,但真正的全面確立是到了隋唐時期。這一政策幾乎為以后各代統治者所遵奉,長達兩千年之久,對我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各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形成,產生了深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