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一種習慣,是一種品質,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模式,所以你沒必要復制別人的自律。
我們需要知道什么是自律
自律,出自《左傳·哀公十六年》,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指不受外界約束和情感支配,據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頒布的道德規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則。
我們需要有個明確的目標
我們大部分的拖延、懶惰、迷茫、焦慮都是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導致的。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做事沒有方向,也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比如你打算背單詞,卻一直在刷劇。所以有個明確的目標是最重要的(每個人的目標和計劃不同,自律的內容自然也不盡相同,別做跟風狗。另外,計劃不是死的,必要的時候靈活調整。)
我們需要依據自己的目標形成規范的生活
有了目標和計劃,但人執行力有限,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阻力。所有這些阻力匯合起來最終變成一種感覺:不想做。這時候,要用理性想法戰勝感性感覺,自我調節使行為重新趨向目標和計劃,這就是自律。
優秀的人之所以優秀,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已經規范化,他們養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好習慣,到了某個時間,這些習慣會推動他們做這些事。
我們需要知道的這些自律策略
1.不斷提醒自己最初的目標和計劃
自律是建立在目標和計劃之上的。但人真的特別健忘,可能被別的事情打斷幾天之后就忘了。一定要不斷的提醒自己當初的目標和計劃是什么。
2.增強自己的意志力
通過鍛煉來增強自己的意志力,鍛煉需要不斷挑戰自己,這可以很大的提高自己的意志力。也可是適當的增加自己的體能。
3.排除干擾
切斷手機信號是很有效的,通常來了消息,都會習慣的看一下,便會陷入循環,最后一直在玩手機了。適當的切斷信號,有利于保持高度集中。
保持環境整潔,環境對人影響很大,整潔的環境會有舒適的感覺,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工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