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節日,被稱為“千節”,一年到頭大大小小的節日有多少很難數清。不過,幾個大節和比較傳統的節日卻已經走出苗家,被更多人熟知。就讓我們歷數這些苗家比較傳統的節日,共同感受苗家風情。
開年節
開年節是苗族人民的“春節”,也稱作“客家年”。過年時,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按照風俗,苗族人民用對歌的方式表達他們對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湘渝(貴州、湖南、重慶)邊區五鄉四鎮的各族同胞就從四面八方趕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腳,用歌聲表達迎新的喜悅。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踩花山節
踩花山是苗族傳統節日。云、貴、川等省苗族群眾在農歷正、二月間或四、五月間盛行踩山、跳場,源于青年男女的求愛活動。節日期間,青年男女對歌、跳蘆笙舞、尋求配偶;老農們則來到花場地交流生產經驗,傳授生產技術,祝愿五谷豐登。居于山區的苗民在節日內還要進行斗牛比賽。屏邊縣的苗族還舉辦跳獅子和爬花桿的比賽。
四月八
唱大歌 苗族傳統節日,又稱“亞努節”,傳說這個節日起于明代。每逢農歷四月初八,苗族同胞要舉行吃黑米飯、喝米酒、唱大歌等活動,以紀念、憑吊傳說中的古代英雄亞努。
此外,四月八還是布依族的節日,有稱它為“牛王節”的,也有叫“牧童節”或“開秧節”的。每逢這天,人和牛都要吃“牛王巴”或糯米飯,并休息一日,表示對耕牛的慰勞。
龍船節
賽龍船 龍船節是流行于湘西和黔東南施洞、松桃一帶的苗族節日。大都在農歷五月初五進行。這天除了角逐龍舟外,還有跑馬、斗牛、踩鼓等活動。
姐妹節
載歌載舞 在貴州省東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至十八日為苗家“姐妹節”。節日里,苗家按傳統風俗都要吃“姐妹飯”。這種飯是用姑娘們在山上采集的野花和葉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后蒸成的。節日里還有熱鬧的斗牛場面和“游方”活動?!≠F州苗族姊妹節舉行“牛王爭霸賽”、姊妹節競渡賽龍舟。
新禾節
搶鴨子 新禾節也叫“吃新節”,是苗家預祝豐收的傳統節日,慶?;顒用磕贽r歷六月初六開始舉行,通常延續數天,期間會舉行水中搶鴨子、搶活魚等活動。
吃卯節
魚塘捕魚 每年苗歷七月的第一個“卯”日,這里的苗族群眾就要下塘捉魚,親戚都要回來祭祖過節。
砍旗節
1月13日是融水苗族自治縣良寨鄉舉行“砍旗節”的日子,也是貴州和廣西交界地苗年節的最后一天,兩?。▍^)相鄰村寨的村民載歌載舞歡度節日。據了解,每年農歷十二月初的十幾天為黔桂交界地一帶的苗年節,當地10多個村寨按傳統輪流舉行歡慶活動,直至融水良寨鄉舉行“砍旗節”為止。“砍旗”是指把蘆笙旗砍下來,意為當年的苗年歡慶活動結束。圖為當地群眾過橋前去參加“砍旗節”活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