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假期有幸拜讀了《教師積極心理健康養成》,收獲頗多,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從新的認識,比較著自己平時的生活態度、想法和心理,發現自己確實有著很多的不足和不對的地方,所以要想有著幸福的人生,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記得剛參加工作的第一年,我經常覺得孩子就是上天派來折磨我的小妖精,他們淘氣、頑皮、愛瘋愛鬧,他們不認真學習,上課講的知識總是會有不認真聽講的,一做題就馬虎,家庭作業不能及時的完成等,很多很多的毛病都讓我忍無可忍了。但是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我的心態慢慢發生的轉變,漸漸的覺得,其實他們也有很可愛的一面,就像書中提到的那樣,用心去愛孩子們,就能發現他們的優點。
那么如何有效的愛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呢?首先要設身處地的、和孩子們換位思考。在和孩子們相處時,教師要養成換位思考的良好習慣,時時變換自己的角色,站在孩子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記得那時三年級的時候,班級里有一個孩子特別不愛寫家庭作業,無論我用什么辦法,怎么和他們溝通,就是不完成作業,每次檢查作業的時候我都控制不住內心的怒火,想狠狠的批評他一頓。在一次檢查作業的時候,發現他又沒寫家庭作業,當時剛要發火的時候,我在心里就想,我要是一個這么大的孩子,放學后也一定就想好好的玩,誰能愛寫作業呢?于是我的火氣就消除了很多,當火氣一消除了,我發現孩子不寫作業也是能理解的了,我就和這個孩子私下交談一個好辦法,因為他特別聰明,所以我們就預定,只要他把今天的知識都學會,我對他的作業就減半,而且讓他在學校就完成作業,回家就可勁的玩耍。這個約定行成后,我漸漸的發現孩子的作業真的完成的是越來越好,而且每天都能認真的把作業完成。孩子的成績都進步的很快。這個事讓我更加清楚的知道換位思考對孩子就會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寬容,少一些埋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責,多一些尊重。其次,對孩子要適度的表達,給予孩子肯定,選擇適當的語言贊美學生、利用身體語言贊美學生、尊重并贊美學生的生活中的瑣事、發現學生的特長和閃光點,充實贊美的內容。給孩子們多一些自信,讓這些贊美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相信在我們的贊美中,孩子會越來越優秀,你也會越來越喜歡這些孩子。最后,我們也要給學生一些真誠的期待與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學生從潛意識中感受到,老師對自己是有著很大的期待,孩子們是最不想讓老師失望的,所以他會為這個期待去努力的成為老師喜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