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不一樣的三國:董卓之亂內幕解析⒆——袁紹正名

被曲解的袁紹——為袁紹正名⑵

回過頭來繼續說袁紹。當時袁紹的處境很尷尬,也很矛盾。

 

    他雖然是盟主,但士人群雄出于自身利益都不聽他的,他無法指揮群雄的統一行動。雖然他的聲望和影響很大,但當時的他還沒有實力,慕名來投奔的英雄豪杰雖多,但他既沒有足夠的地盤也沒有充足的軍糧來養活這么多軍隊,一切都仰仗冀州牧韓馥的支持。而韓馥和他的關系又很微妙:在官職上,韓馥是冀州牧,是他的頂頭上司;而在群雄聯盟內部,韓馥又是他的下屬,至少在名義上要聽從他的號令,這對于實力遠遠強于袁紹的韓馥是難以接受的。

 

    這種微妙的關系其實就是矛盾的關系,而矛盾總有一天要解決的,到那時不是袁紹吞并韓馥就是他被韓馥吞并。

 

    東線聯軍的碌碌無為讓人嘆息,而同年底河陽津之戰的失敗更使人警醒。事實說明,東漢末年的士人群雄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士人了,不再為國家大義、為道德情操而奮不顧身了。相反,現實利益是他們的唯一選擇,實力是亂世生存的唯一保障。

 

    現實不相信理想,這個時候,他袁紹必須要轉變了——不轉變就會被淘汰。

 

    于是在190年底,袁紹和韓馥策劃了擁立漢室宗親-幽州牧劉虞為帝的事件。

 

    前面說過,士人群雄不承認漢獻帝——那是董卓立的皇帝,他們擁戴的是弘農王。討伐董卓和擁立弘農王復位是士人群雄起兵討董卓的兩大政治目標之一,也是把他們聯系在一起的唯一紐帶。但190年2月的時候,董卓來了個釜底抽薪把弘農王殺了,本來就缺乏熱情的士人群雄便躊躇不前。

 

    那么去實現另一個目標,繼續討伐董卓怎么樣呢?河陽津之戰表明,在士人群雄相互摯肘的情況下也是難以實現的。那么出路何在呢?

 

    看來要擁立一個新皇帝,給士人們樹立一個新的政治目標,才能把他們組織起來。

 

    如果在討董卓之初,袁紹和韓馥這么做肯定是出于國家大義,但在袁紹已經覺醒之后,其中的意義就復雜了。

 

    袁紹要轉變,在亂世當中要擁有自己的實力,那么挾天子以令諸侯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最快手段。

 

    讓人奇怪的是韓馥居然也參與其中。要知道韓馥本來是猜忌袁紹的,他擔心袁紹借助盟主的身份勢力壯大,危及自己對冀州的統治,因此一直對袁紹處處摯肘,這時突然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轉而和袁紹共同倡議,原因何在呢?

 

    冀州士民殷富,帶甲百萬,谷支十年,是亂世中一份不可多得的富實產業,也正因為它的富庶,遭到各路諸侯的覬覦,北面幽州的公孫瓚和南面兗州的劉岱都對冀州虎視眈眈——劉岱曾經揚言,在討伐完董卓之后就要回師打韓馥;志在雄霸天下的公孫瓚更是積極向冀州滲透。西部太行山區是號稱百萬的黑山黃巾軍,時常攻掠郡縣;袁紹更是肘腋之患。對于缺乏雄才大略的韓馥來講,要把自己手中這份產業保持下去竟是如此艱難。

 

    他和袁紹的關系是微妙而又矛盾的,而袁紹的盟主身份對他是一大威脅。既然這樣,為什么自己不走到前臺來,號令天下呢?如果成功,自己作為新皇帝的開國功臣可以和袁紹平起平坐;以新皇帝的名義號令諸侯,冀州就安全了;即使不成,還有盟主袁紹在前面擋著呢,對自己又有什么損傷呢?

 

    于是權衡之下,在討董卓中一向躲在后面的韓馥終于站了出來。

 

    他們在兩個方面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了。

 

    一是制造聲勢輿論。那個時候的人們是非常迷信的,認為改朝換代等大事是上天的旨意,而這一旨意可以通過種種天象推測出來。其中最有名的是漢武帝時期儒生董仲舒根據五行八卦推演出來的“五行更替說”,這些形成了漢代的“讖緯之學”,在當時影響很大。于是韓馥就說:“有四星會于箕尾,馥稱讖云神人將在燕分。”這里的“燕分”指的是幽州這個地方,因為幽州的地理位置相當于戰國七雄時代的燕國。就是說幽州這個地方將有神人出現——劉虞當時是幽州牧,這就暗指劉虞了。韓馥又說,濟陰郡有個人發現了一塊玉印,上面寫著“虞為天子”,就是劉虞應該當皇帝。除了利用讖語蠱惑人心之外,韓馥還援引了前朝“故事”,說漢光武帝劉秀是漢室宗親定王的第五代傳人,在擔任大司馬官職的時候在河北稱帝,建立漢朝江山;現在劉虞也是漢室宗親(恭王)的第五代傳人,也擔任大司馬的官職,也在河北(幽州屬于河北),這是多么巧合啊!這不是表明劉虞就應該成為天子嗎?

 

    二是爭取其它士人的支持。袁紹首先爭取自己兒時的伙伴曹操,把韓馥偽造的那個“虞為天子”的玉印給他看,并進行勸說。韓馥和袁紹又分別寫信給南線聯軍的首領袁術,爭取他的支持。兩個人都斷然拒絕:曹操之所以拒絕是他受傳統士人熏陶的余毒未盡,認為廢立天子不是大臣所為(從中可以看出曹操當時的思想局限);袁術之所以拒絕是因為他自己想當皇帝。

 

    除了這兩個人外,其它士人群雄都是贊成的,于是袁紹和韓馥就繼續行動了。他們派使者去拜見劉虞,呈上士人群雄的聯名決議,請劉虞即皇帝位。

 

    但劉虞卻斷然拒絕。劉虞受忠君思想的毒害也很深,他沒有野心,不想做皇帝,只想做一個忠臣。袁紹和韓馥不死心,繼續進行催逼,劉虞寧肯離開中國跑到匈奴也不接受,袁紹和韓馥只好作罷。

 

    這便是史書中所說的“袁紹立帝陰謀”始末,后人往往以此詬病袁紹,因此再對其中細節做若干說明。

 

    首先,立劉虞為帝雖然是袁紹和韓馥倡導的,卻是得到大部分士人群雄認可的,不是目無國家的陰謀,是士人重新尋找政治目標的一次自覺行動(當然其中有袁紹和韓馥的私心在里面)。因此雖然陳壽在《三國志》當中把罪過歸到袁紹與韓馥頭上,但《資治通鑒》在談到這件事時卻說:“關東諸將議:以朝廷幼沖,迫于董卓,遠隔關塞,不知存否,幽州牧劉虞,宗室賢俊,欲共立為主。”它這里面沒有提袁紹和韓馥的名字,而是用了“關東諸將”這樣的字眼,說明這是大部分士人群雄的一致意見。陳壽的《三國志》以曹魏為正統,有意彰顯曹操貶抑袁紹,因此在其記述中只突出曹操的反對意見,而對于其它群雄的贊同只字不提。

 

    而且,那時士人還不承認漢獻帝,另立皇帝以對抗董卓是符合他們的想法的,在當時根本算不上叛逆。

 

    其次,《三國志·武帝紀》中記載:“紹又嘗得一玉印,于太祖坐中舉向其肘,太祖由是笑而惡焉。”后人往往認為這里面的“玉印”是袁紹私刻的玉璽,表明袁紹有當皇帝的野心——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國》中也這么認為。其實這種說法站不住腳:袁紹當時仰仗韓馥的支持,兵微將寡,連自保都是問題,即使有當皇帝的野心,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表現出來。因此這里面的“玉印”應該是韓馥偽造的那個“虞為天子”的玉印,是想讓曹操支持立劉虞為帝的計劃。

 

    第三,《三國志·武帝紀》注引《魏書》中記載,袁紹把玉印拿給曹操看,曹操大笑曰:“吾不聽汝也。”紹復使人說太祖曰:“今袁公勢盛兵強,二子已長,天下群英,孰逾于此?”太祖不應。由是益不直紹,圖誅滅之。這段記載應是純屬捏造:首先說“袁公勢盛兵強”與實際不符,當時袁紹還沒有奪取冀州,連自保都是問題,哪來的“勢盛兵強”呢?其次僅僅因為這個曹操就“益不直紹,圖誅滅之”,這太抬舉曹操了!當時曹操寄居袁紹籬下,仰仗袁紹的庇護才有立足之地,根本談不上誅滅袁紹,哪會考慮那么長遠呢?《魏書》這么說無非是把曹操粉飾成忠臣罷了,因為這個需要,袁紹就必須成為奸臣了。

 

    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想做沒做成,后來曹操做成了,是忠是奸,一目了然,史官的曲筆終究是掩蓋不了的。

 

    對于袁紹來講,獲取實力最迅速的辦法失敗了,不得不把目標放到眼前,先奪取冀州再說,于是就有了威逼韓馥出讓冀州的事情。

 

    當然,韓馥也不是傻子,也不是如《三國演義》中所寫的忠厚之人,他甘愿出讓冀州其實是迫不得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討董卓的“十八路諸侯”,為何大多在兩年內迅速覆滅?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阿瞞出道45
審配:河北士人,不失忠義
無圖不言戰6--董卓之亂群雄并起
長篇連載:前三國之《亂世群雄》(34)——袁術夢破·袁紹夢起
群雄討董卓:很多人只是想客串一下,但有一個賣力的主演就行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岸区| 大悟县| 太仓市| 新兴县| 盐山县| 天长市| 平顶山市| 广灵县| 岳西县| 井陉县| 南华县| 弥勒县| 寻甸| 盈江县| 江川县| 疏附县| 阿荣旗| 内丘县| 库伦旗| 新晃| 新津县| 开阳县| 桐庐县| 宜章县| 右玉县| 松桃| 益阳市| 贵港市| 乐至县| 尚义县| 禹城市| 朔州市| 怀柔区| 宜宾县| 九江市| 九台市| 奇台县| 抚顺市| 扶绥县| 静宁县| 香格里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