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從教材實際出發,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和方法,使課內課外有機結合,讓德育在教學中自然而然地滲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學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卻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在信息技術課中我是這樣進行德育滲透工作的,現總結如下:
一、聯系生活,結合教材,發掘教材的育人因素。
我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在給學生布置操作任務的時候,要盡量選取與最近時事有關的主題,并要求學生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創意。
例如:在講授flash動畫制作時,從第一節課就給學生布置下長期作業,收集與學校有關的圖片、文字、音像資料,制作一個以“我的學校”為主題的動畫。這樣在授課過程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大膽創新的能力。
二、注重合作,培養學生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
例如:學生完成作業后,經常瀏覽其他同學的作品,有時刪除、修改別人的文件。有的玩游戲,沒有成就感。
我們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一定要創造機會,讓學生與他人在一起為共同的目標共同奮斗,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合作、相互幫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間的友誼和真情,從而愿意與他人進行交往與合作。
信息技術課一人一機的格局很容易讓學生互相隔離,學生在完成作業時,缺乏其他學科中的討論氣氛,完成作業后,常去玩游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對班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對他們進行自由組合和教師協調的分組,以小組為學習的基本單位,進行生生合作、小組協作的學習方式。通過小組成員的協作學習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集體協作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
三、在網際交流中強化網絡道德
信息高速公路的開通,使知識的傳播更加快捷,但是由于青少年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形成,所以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主要表現為:消極的思想、黃色圖片或小說、不負責任的言論、聳人聽聞的“新聞”等。這些都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產生巨大的危害。這就要求計算機教師要注意采取防護措施,首先要安裝防護軟件,其次要給學生提供一些好的建議和網站。
總之,在小學信息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是一項長期的、反復的、循序漸進的工作。教師要深刻理解教學大綱,從教材實際出發,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礎上,課內課外有機結合,在教學中自然而然地滲透,讓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拓展視野,開闊胸懷,同時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讓知識教育與品德教育有機結合,全面完成小學計算機教學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