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紅軍是如何改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紅軍是如何改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蔣百里關于中國如何進行抗戰說過這么一句至理名言,“對日作戰,不論打到什么地步,窮盡輸光不要緊,最終底牌就是不要向日本妥協,唯有長期抗戰,才能把日本打垮。一言以蔽之,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要同他(日本)講和!”

無獨有偶,1940年進入抗日最為艱難階段時,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面對東北農民趙廷喜,一個告密者、勸降者說,“老鄉,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

中華民族取得抗日戰爭最終勝利,與國際大形勢不無關系,但歸根結蒂,全民族的覺醒、全民族的奮戰,尤其是實現國共第二次合作、團結一致槍口對外,是為致勝的關鍵。

1

1935年,是不易覺察但實際上又是中國抗戰一個轉折年。

1935年327日,日本天皇頒布了退出國際聯盟的詔書,退出國聯。

同年69日,時任華北駐屯軍司令官的梅津美治郎向何應欽提出備忘錄(日文為“覺書”)即《何梅協定》,這是于1933年《塘沽停戰協定》之后的另一個充滿屈辱的“協定”,這即意味著日寇鐵蹄踏入關內的華北五省,所謂的“華北自治”,只不過是騙人的把戲。

同年10 月,中共領導的中央紅軍到達陜西北部。這支隊伍,自193410月從閩西、贛南出發,歷經福建、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肅、陜西等11 省,在前堵后追險境中用兩條腿走完2 5 千里。

同年1227日,毛澤東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一文中,關于長征的意義,寫下這樣一段話,“講到長征,請問有什么意義呢?我們說,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

同年1231日,蔣介石在他的日記中寫道,“本年驅逐毛澤東主匪于川滇之外,使西南不受其害,川中朱(德)、徐(向前)殘匪雖未肅清,然已封鎖于川康大金川不毛之地,不使竄擾寧遠,而鄂西肖(克)、賀(龍)亦不能負隅老巢,窮竄湘西黔東,此皆剿匪勝利之特點也。至陜北之匪,雖猖獗未殺,此乃東北軍不行之故,決非赤匪強也。總之,今年中心工作為剿匪,可說已達到七分成功,明年則可以抗倭為中心,對匪僅著力于清剿可也。”

2

蔣介石將1936年定于“抗倭”為中心,是有原因的。

這與當時國內抗日民情鼎沸無關,而是與當時國民政府總顧問德國人法肯豪森的一番分析有關。法肯豪森是一個標準的德國職業軍官,曾任德國駐日本大使館武官,對日軍有較多研究,他一上任即以職業軍人眼光,得出了一個定論:中日必有一戰;并早在1935731日向蔣“面陳大略”,簡言之即“五條”:

1、目前威脅中國最嚴重而最切近者,當然是日本。2、目前戰略情況,一旦軍事上發生沖突,華北即直受威脅,若不戰而放棄河北,則隴海路及其重大城市,即陷于最前戰區,對黃河防線,不難由山東方面,取席卷之勢。對海正面有重大意義者,首推長江。3、國際政局目前異常緊張,列強一時無聯合或單獨干涉之可能。4、目前國軍所有主力,俱集中于南部、西部(圍剿紅軍),宜速抽調可以節省之兵力,分駐各區,使能應付作戰之用。5、總言之,就民族、政治、經濟、心理、軍事上各種情況,具有前方應戰之必要,萬不可不戰而棄寸土。中國茍不起于首時,表示為生存而全力奮斗之決心,則列強斷不起而干涉。”

當時,蔣介石大受觸動和震動,他也不得不受到觸動和震動。德國人以其精于兵器制造、精于軍事學術而著稱,同樣,也精于顧問之道。從1928年直至1938年十年間,共有135名德國軍事顧問在南京蔣介石的國民政府任職。

而當時江西圍剿的成功,更是全得益于德國顧問提出的“堡壘戰”;并且,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一直是蔣學習榜樣,他在日記中多有觸及;由其任名譽社會的復興社(軍統局前身),更是以當時德國法西斯主義為藍本;同時,1935年、1936年兩年間,中國出產的全部鎢礦都被蔣拿去與德國交換武器,當時國民黨中央軍的30個師完全或部分接受德制裝備與訓練,其第368788師為德制化師。

3

然而,隨著1933年上臺的希特勒地位得到鞏固并日益與日本關系密切起來,1935年下半年德國開始回撤顧問,此時蔣介石張目四望,英、美大國隔岸觀火即所謂“中立”,也許,只有蘇聯可以依靠了;蔣最初建立黃埔軍校時,無論是經費、槍彈乃至各色教員,全賴于蘇俄。

并且,在1935年全年,日、蘇在“滿蒙”邊境發生近200次大小沖突。

1935年1219日,就在由日本關東軍運作下成立的冀察政務委員會第二天,蔣介石會見了時任蘇聯駐華大使鮑格莫洛夫。

1936年1月,蔣介石電令駐莫斯科武官鄧文儀(曾任蔣秘書與侍從室主任)與當時在蘇的王明直接會談。據資料記載,鄧文儀當時坦承,蔣介石和南京政府被日本的宣傳所欺騙,他們認為日本不會、也不能把中國變為它的殖民地,所以他們決定不抗日,而首先同日本一起反對西方列強,然后他們再來對付日本,現在看來這是錯誤的,日本進攻威脅到整個中華民族,不抗日中國就會滅亡。

為此,鄧文儀告訴王明,蔣介石決定同中共談判,并初步提出三項建議:1、取消蘇維埃政府,所有領導人和工作人員參加南京政府;2、因為對日作戰需有統一指揮,改組工農紅軍為國民革命軍;3、恢復兩黨在1924-1927年的合作形式或任何其他形式。

鄧文儀強調,在上述情況下,中國共產黨可以繼續存在;但對于紅軍改編,鄧文儀強調,“當然紅軍不會接受南京政府的軍事工作人員,但紅軍和南京軍隊間應交換政工人員以表示互相信任和尊重。南京政府將給紅軍一定數量的武器和糧食,以及撥出若干軍隊幫助紅軍,以便紅軍開到蒙古前線,而南京軍隊將保衛長江流域。”

當時,王明因長時期離開中國,沒有貿然應允,而是讓鄧文儀去國內談,并說凡涉及共產黨和紅軍的命運,“必須去和毛澤東及朱德同志談”。

4

“死對頭”談判,談何容易。

1927年蔣介石借“中山艦”事件使“國共合作”破裂后,尤其是“寧漢合流”后,全中國生活在白色恐怖之下,他們以上饒為中心,建立了數以百計的集中營,并以砍頭、挖心、活埋、點天燈等中世紀的野蠻手段,屠殺了數以十萬計的民眾;一直到1958年大修水庫時,幾省民工還在山野間挖出當年的骷髏和白骨,斑駁白骨上殘留著火燒刀砍的痕跡,一個個骷髏的黑洞仍仰視天際。

一個外國傳教士在偷偷訪問了集中營后,悲憤地寫到,“那似乎是一個原始地帶的沼澤,被關押在那里的人,象蒼蠅一樣成片成片地死去。……接連幾天我都在做噩夢,每當我一閉上眼睛,就能看見那些后悔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可憐的人……”

實際上,國民黨軍擴大化殺人最多的不是在江西,而是在大別山。

由鄧文儀主編的《剿匪戰史》記載,“匪共為保存田地,始終不悟,應作如下處置:1、匪區壯丁一律處決;2、匪區房屋一律燒毀;3、匪糧食分給剿共義勇隊,搬出匪區之外,難運者一律燒毀。需用快刀斬亂麻的方式,否則剿滅難期,徒勞布置。”這就是集體屠殺大別山近百萬青壯、并使剩下的老幼婦孺無家可歸成為難民和饑民,最后像野狗一樣死去的慘狀描繪。

在《剿匪戰史》中,僅記錄金家寨一縣城,第一個月就“槍殺與活埋了三千五百多人”。縣城之外,“在古碑沖處死、活埋的至少九百多人;在南溪、竹畈、花園各鎮處決的赤匪、赤匪家屬,以及赤匪傷病員至少三千人;上樓房鎮一次殺了一千二百多人;胭脂河坪了殺了一百多人……”

一名外國傳教士親眼目睹到,“兩三千的婦女用繩索串成幾里長的一排,執槍的士兵象驅趕牲口一樣,把這些可憐的女人一個個明碼標價。她們被賣到了外地。這種悲慘的景象使我想起販奴運動早期的美洲,而我原本以為這個景象不會再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出現”;后來,又有幾千名14 歲以下的兒童如牲口一樣明碼標價,成了武漢、合肥許多工廠的包身工,乃至士紳家庭的奴婢和妓院的雛妓。

5

國難當頭,談不攏也得談,歷經艱難斗爭。斗爭最為激烈的時候,國民黨以最后通牒的口氣,要求“立即取消對立的政權和軍隊,紅軍可保留三千人,師長以上領導一律解職出洋,半年后按才錄用。”

實際上,所有談判,最終都是靠實力來說話;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1935年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后,與當時的東北軍、西北軍交手數次而使他們折服,于是,秘密達成諒解;接著,陜北紅軍勝利地完成了東征,橫掃山西十多個縣,兵逼河北和綏遠,這使蔣介石害怕起來。

于是,19365月蔣介石又開始調集中央軍進行追剿。

1936年121日,毛、朱、周、王、彭、賀、任、徐等紅軍將領19人聯名發出《致蔣介石》的信,“先生一念之轉,一心之發,而國仇可報,國土可保,失地可復,先生亦得為光榮之抗日英雄,圖諸凌煙,馨香百世,先生果何故而不出此耶?”“吾人誠不愿見天下后世之人聚而稱日:亡中國者,非他人,蔣介石也。”

然而,蔣介石仍然執意“追剿”。

于是,19361212日爆發了西安事變。

這是一個轉折點。幾乎在事變的第一時間,張學良給中國共產黨拍去電報,要求參與事變的善后,中央立即派周恩來等來西安協商;與此同時,蔣介石被扣后,南京以何應欽為首的一幫人,別有用心地以冠冕堂皇的名義興兵討伐,一時間,西安、南京形成軍事對峙態勢。

當時,西安城內響起一片“罷免蔣介石,交人民審判”的聲音,端坐在被軟禁房間的蔣介石聞聽此言,一臉的灰色。

12月23日,周恩來與來西安進行善后工作的宋子文進行會談;此前,宋子文已與被軟禁一室的蔣介石見面細談多時。隨后,周恩來在給中共中央的電文中說,“蔣暗示宋,改組政府,三個月后開救國會議,改組國民黨,同意聯俄聯共。”

6

西安事變后,雖然蔣答應不再剿共,中共同意取消紅軍番號納入國民革命軍序列,但在改編后的紅軍指揮權及人數等關鍵問題上,雙方始終沒有談攏。

1937年77日,蔣介石又邀請中共代表博古、林伯渠、周恩來上盧山談判,當天,“盧溝橋事變”爆發;事變第二天,朱、彭等紅軍將領再次致電蔣介石,“紅軍將士,咸愿在委員長領導之下,為國效命,與敵周旋,以達保衛國土之目的,迫切陳詞,不勝屏營待命。”

8月9日,蔣介石又邀請朱、周、葉等赴南京參加最高國防會議,再次談判,會上,蔣堅持向改編后的紅軍派參謀長和政治部副主任,中共堅決拒絕,雙方激烈爭執,后來國民政府代表康澤回憶說,“差不多到了拍桌子的地步。”

4天后,“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日軍大舉進攻上海,此時的蔣介石終于作出讓步。周恩來后來回憶說,“我同葉劍英參謀長到南京,開始,蔣介石還沒有決定給八路軍名義,但是上海戰爭打響了,他從廬山跑回來,覺得這是全面戰爭了,才發表了八路軍的番號,緊跟著,又發表了18集團軍的番號。”

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了關于紅軍改編的命令,宣布“為著實現共產黨中央給國民黨三中全會紅軍改名之保證,使紅軍成為抗日民族戰爭的模范”,紅軍主力4萬余人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轄115師、120師和129師,奔赴華北抗日戰場;10月,南方814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開赴華中抗日前線。

當時,紅軍諸多干部和戰士想不通。為此,紅軍將領們帶頭做他們的思想工作。120師師長賀龍稱改編后是“白皮紅心”,129師師長劉伯承則在抗日誓師大會上帶頭戴上了綴有國民黨帽徽的軍帽,“同志們,為了救中國,暫時和紅軍帽告別吧!

會上,劉伯承帶領全師官兵宣誓,“我們一定要抗戰到底,把侵略者趕出去!

(日寇侵華史系列五十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歷史|八路軍改編,蔣介石要求朱德出國毛主席離開軍隊,將領改名
八路軍、新四軍初期編制(紅一、二、四方面軍、南方紅軍游擊隊)
1937年8月,北上的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
紅軍、八路軍、新四軍原來是這么回事
抗戰時國民政府給八路軍發過多少軍餉?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的歷史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安市| 新巴尔虎右旗| 长治市| 亳州市| 千阳县| 河西区| 北海市| 仪征市| 新丰县| 凤山市| 什邡市| 青海省| 塔河县| 安阳市| 望谟县| 乌鲁木齐市| 桐庐县| 汪清县| 博野县| 民权县| 湖南省| 汉源县| 永寿县| 巴塘县| 宣化县| 克拉玛依市| 兰州市| 仲巴县| 陇西县| 哈密市| 阿克苏市| 涿鹿县| 望奎县| 长寿区| 黄山市| 兴文县| 泸水县| 措美县| 江源县| 子洲县| 宁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