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淄川城東有一個至今還保留著明清建筑風格的古老村落-----蒲家莊,一部《聊齋志異》使這里飄飄搖搖走向了世界。因為清代著名文學家、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就誕生在這里。
小城堡內的街道、房舍還都保留著明清時的建筑風格,縱橫的街巷,方寸的居舍。
更難得的是,這里沒有賭街攔巷、紛雜喧鬧的兜售小商品的地攤,能讓游人靜心的欣賞飽含古韻風格的古村落。
蒲松齡紀念館坐落在村落的中央,較為完整地保留了蒲松齡當年居住的原貌。郭沫若題寫的“蒲松齡故居”的金字門匾,高懸故居大門之上。
導游講故居為典型的北方農村院落。我很驚詫,這么漂亮的四合院就是在城里也不多見吧?!只有富甲一方的老財才能擁有這樣的“農村院落”吧。
雖然這個季節缺少了綠色,但也能想象出春暖花開時芬芳錯落的景致。
后花園涼亭中的石碑上刻著郭沫若的題字: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故居內完整的復原了蒲翁當年著書的聊齋,設有蒲翁生平展室、蒲翁十分鐘愛的文石展廳和當代文人騷客的書畫展廳。
正堂中這幅畫像就成了蒲翁的照片了。他老人家連續四次參加舉人考試而全部落榜。直到72歲時才在有人關照下赴青州補為貢生。但這并不妨礙他老人家成為流芳千古的大文學家。同時也告訴人們學習成績好的人并不一定是大才。就像時下,那么多的成功人士中,見誰拿過高考狀元?
出了蒲家莊,對面就是新近落成的聊齋城,門票100元/人。看著冷落的門廳,不禁感想:有時人們致富的愿望是很迫切的。
一想到聊齋城中盡是鬼魅狐影,心里有些瘆的慌,沒有隨大家進去。而是在蒲家莊中多游走了一會。
走在蒲家莊街巷的“老石板”路上,看到的是老城墻、老城門、老房屋、老槐樹,青磚門樓,灰瓦房,雖然都是重新裝飾過的,但那蘊含著的明清風貌底蘊猶存。
蒲家莊,難得的一處飽含古韻的堡子,路徑此地一定要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