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現代攝影的爸爸


前面:關于20世紀最具影響力攝影師的采集和整理,完全參照《攝影百科》第十章“20世紀最具影響力攝影師”的遴選結果,并在其基礎上盡量豐富每位攝影師的傳記細節以及展示作品。他們的作品的Web版本大多收集于MOMA官方網站(http://www.moma.org/collection/artists)

        

本期簡介:阿爾弗雷德·斯蒂格里茨是一位身兼各派的全才攝影家。他早期曾是畫意派攝影高手,后又成為純粹主義攝影的倡導者和寫實攝影的先驅者。作為攝影分離運動的先驅,他與一些藝術家積極向美國藝術界引進包括馬蒂斯、畢加索在內的歐洲前衛藝術家,對美觀現代藝術觀念轉變產生了重大影響,因此被譽為美國“現代藝術之父”。


Alfred Stieglitz


論斯蒂格利茨的攝影藝術 


文 ?劉從蓉 


[內容摘要] 美國攝影家阿爾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1864-1946)一生創作了大量風格迥異的優秀攝影作品;并主持編輯了當時攝影界頗具影響的三大雜志;組織了一系列攝影活動;培養、扶植了美國攝影界的新興力量;對現代攝影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既是一位優秀的攝影家,又是一位杰出的藝術活動家。斯蒂格利茨的攝影藝術實踐前后跨越50余年,創作風格歷經多次變化,在表達語言上極具開拓性。本文對斯蒂格利茨的攝影藝術特點大致分為三個不同風格的階段進行述評。

 [關鍵詞] 畫意攝影 直接攝影 對等物 


斯蒂格利茨作為一位從19世紀到20世紀在不同風格間起紐帶和橋梁作用的攝影家,他的攝影藝術創作前后跨越50余年,創作了大量風格迥異的優秀作品,在攝影藝術實踐上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從接觸攝影開始,他不斷嘗試新題材,探索新的表達方式,其改革意識和創新精神,使他的攝影藝術創作和表達極具開拓性。斯蒂格利茨的攝影創作風格歷經多次變化,本論文嘗試將其攝影藝術分為三個不同風格的階段進行述評。

 

一、畫意的追求和自然主義風格的形成


自1839年攝影術誕生,作為新生事物的攝影以其記實性和工藝性被看作一種機械手段,無法與藝術家的藝術創作相提并論。19世紀50年代,攝影家為使攝影達到像繪畫那樣的藝術地位,從英國開始興起了模仿繪畫的藝術攝影,這可以看作是畫意攝影的開端。當時攝影家接受了藝術評論家“要掩蓋平凡與丑陋”的建議,避免表現日常生活題材,精心搭制背景,讓模特穿上各種服裝來擺拍,表現歷史傳說和《圣經》故事,力求攝影具有繪畫的效果。


由于深受歐洲文化藝術浸潤,斯蒂格利茨初期的攝影創作不可避免地受到當時歐洲畫意攝影運動的影響。1886年到1890年這一時期,他創作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同時代的美術作品,在內容、構圖、造型、用光上深深打下了繪畫的烙印。代表作《葆拉》拍攝于1889年,完全借鑒了繪畫的用光和形式結構。這張絕大部分對焦清晰的作品如一幅19世紀早期的繪畫,畫面充滿韻律和魅力,在戲劇性的光線下傳達著一個戲劇性的時刻。這一時期,他創作的很多作品曾在維也納沙龍展出,得到很高的評價,顯露出他畫意攝影創作的能力與技術。


[Sun Rays, Paula, Berlin]1889 


19世紀80年代后期,畫意攝影日益顯示出保守和固步自封。1889年,愛默生首先發起了挑戰,發表了題為《自然主義的攝影》的論文,抨擊當時的畫意攝影是支離破碎的攝影。他認為自然是藝術的開始和終結,只有最接近自然、酷似自然的藝術,才是最高的藝術。對于這樣的觀點,在學生時代就深受愛默生賞識的斯蒂格利茨是極為贊同的,他走遍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尋找主題,沉睡在圣馬可廣場的流浪漢、井邊打水女人的身影都被他收入鏡頭。這一時期,斯蒂格利茨的攝影作品抓住了那些真實的東西,并開始具備兩大重要的元素:特定的時間和地點。正是這些具有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無法命名的影像,使他首先開始意識到攝影不僅僅是對同時代其他藝術形式的模仿。


[The Terminal]1892 

[The Asphalt Paver, New York]1892-93 

[Winter, Fifth Avenue]1893 

[The Incoming Boat]1894 

[On the Seine, near Paris]1894 


1892年回到美國不久,在朋友的推薦下,斯蒂格利茨開始使用便攜式照相機拍攝,進行了大量的實驗性創作。和同時代畫意攝影家通過運用柔光鏡頭與照片印放技法創作出富有情調與浪漫氣息的畫意效果不同,他的作品都是直接拍攝然后精心制作而成。為達到預期的影調和效果,他多采用“選擇”這一方式來完成,包括自然條件元素的選擇和畫面構圖的選擇。1892年,他用便攜式照相機以現場目擊即時拍攝的方法創作了《終點站》。為拍攝這幅作品,前一天他在漫天風雪中等待了幾個小時,因光線不理想沒有拍成;最終在第二天,抓拍了鐵軌、馬車在紐約舊郵局前準備出發時的景象。正因為具備了現代攝影所要求的直接、動態和真切三大要素,攝影家首次將現實的時空、正在進行的生活片斷不加修飾地再現出來,這幅作品被稱為現代攝影的標志作品。


[The Terminal]1893 

[A Wet Day on the Boulevard, Paris]1894 

[Early Morn]1900 

[Reflections--Venice]1900 


二、直接攝影的探索


19世紀末正是攝影技術高速發展的時期,干版、膠卷、小型照相機紛紛出現,曝光速度已提高到幾十分之一甚至幾百分之一秒,對現場的直接拍攝已成為順其自然的事情,也可以說攝影已經完全具備了捕捉瞬間的能力。抓拍的方法開始流行,動態的畫面越來越多,瞬間性的特點在攝影作品中也越來越顯著;但把即時現場記錄作為藝術創作的追求則需要大量的探索與實踐。斯蒂格利茨在自己的作品中,很快徹底拋棄了對底版的人為加工,堅持依靠相機、鏡頭和感光乳劑的基本性質進行創作,以直接印放的照片來呈現現實生活。


從1905年開始,斯蒂格利茨把攝影創作的焦點更多地轉向了對人和社會的關注。1907年在橫渡大西洋的旅途中拍攝的《統艙》,表現出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深入觀察。相對柔和、隨意分布的人物姿態各異,與機械僵硬的金屬結構形成鮮明的對比;對光影的無限追求和對生活的真實記錄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基本完成了對攝影主題的轉換,表現出作者對人們生活狀態的關注與思考,對現代攝影的內涵有了新的拓展。畢加索稱贊這幅作品是“迅速的判斷”和“銳利的眼光”。


[The Steerage]1907 

[The Ferry Boat]1910 


1918年,喬治亞·奧基芙走進了斯蒂格利茨的生活,愛情的鼓舞激發了創作力的釋放,照相機成為他們愛情的見證。斯蒂格利茨充分發揮攝影這一從現實中框取景物的媒介特征,記錄下奧基芙的疲憊、興奮、喜悅、氣餒、狂怒和悲哀,僅在1918到1920年,斯蒂格利茨就為奧基芙拍攝了100多幅“綜合肖像”。此時的作品已完全擺脫了他1907年和克萊倫斯·懷特一起創作的人體攝影作品中刻意營造的朦朧美的氣氛。


[Georgia Keeffe]1918 

[Georgia Keeffe]1918

[Georgia Keeffe]1918

[Georgia Keeffe]1918

[Portrait of Georgia Engelhard]1922 


客觀性是攝影的精髓,同時也是它的局限。而鏡頭中的奧基芙表現出的形態、線條、和空間,已經超越其身體的實際器官功能和狀貌,不僅僅是對個性的概括,而且從中提煉出獨特的造型魅力,具備了某種抽象概念。這些作品展示了斯蒂格利茨再現拍攝對象原有面貌、氣質和性格的獨特能力。


三、藝術表現與情感表達的融合 


20世紀20年代后,斯蒂格利茨的創作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此時,現代主義在美國蓬勃發展,也由于受到奧基芙的鼓勵,他把直接攝影的焦點轉回到自然,嘗試挖掘新的題材和表現方式。通過對喬治湖樹林、山丘和谷倉的拍攝,他開始研究人造與自然的關系;也研究過渡曝光所產生的神秘色彩,以此來探尋不受成像控制的照片質量;他開始在創作中試圖用鏡頭直接去接觸自然,去表現繪畫所忽視的東西。


[Music—A Sequence of Ten Cloud Photographs, NO.46]1922 

[Equivalents]1923 

[Equivalents]1923 

[Equivalents]1923 

[Equivalents]1923 

[Equivalents]1923 

[Equivalents]1923 

[Lake George]c. 1920 


他先后用一系列天空與云彩的照片,來表明視覺藝術作品不只局限于視覺的感受,而且可以成為攝影者表達心態的對等物。作品的畫面結構似乎變得更加復雜,色調也更加深沉凝重。也許隨著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更為深入,簡潔明快的風格已經無法對應斯蒂格利茨復雜的情緒與心境。他把這些作品分組為系列,展現一種時間過程中的事物,沒有開始、中間和結束,云彩轉變成一種對于精神運動的隱喻和生活自身的流動。他為這一系列起了一個詩意的簡潔而有內涵的標題“對等物”:“我有一幅生活的景象,我努力去尋找它的對等物,有時是以照片的形式體現出來。”“對等”這個詞和這個概念并不新,但用在攝影創作上卻是首次。這些各具形態的云彩,已不是作為自然現象簡單地再現,不再局限于視覺感受,而是對應著自己的某種心情,升華為攝影家不同情緒的內心映照,強調了主觀意識在攝影中的情感作用。通過客觀物象體現思想感情,表達內心世界,大量象征意味的攝影創作體現了藝術表現與情感表達的完美融合。這是其現代攝影創作理念的又一次大的改變。


[Lake George from the Hill]1932 

[Poplars, Lake George]1935 

[Barn, Lake George]1936 


從最初自然主義攝影對畫意的追求,到創作中逐步認識到攝影自身的表現特性后,將鏡頭直接對準了要反映的事物本身。斯蒂格利茨不僅在攝影技術上強調“直接”、“客觀”,同時也在表達個體個性的意義上,更多地考慮攝影本身的規律和特點,成為直接攝影的倡導和實踐者。斯蒂格利茨的關于不借助任何其他造型手段而僅憑單純的攝影技術去準確真實地表現被攝對象的理論和實踐,對攝影擺脫矯揉造作、刻意仿畫的羈絆,進而成為公認的一門獨立藝術,產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Charles Demuth]1923 

[Georgia Keeffe]1923 

[Georgia Keeffe]1923 

[Dorothy Norman (X)]1931 

[Georgia Keeffe - Hands and Horse Wheel]1931 

[Georgia Keeffe - Hands and Horse Skull]1931 


伴隨著攝影術的發明,攝影不僅作為記錄的工具更作為一種藝術媒介進入人們的生活。隨著社會生活的現代性轉變,攝影也呈現多向發展。斯蒂格利茨在攝影藝術實踐中所具有的探索、創新和開拓精神在今天仍具現實意義。


(劉從蓉/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拋開斷章取義的攝影手法,嚴肅但輕松地展示、探討攝影的一切——它的過去、現在和我們可以實踐的未來。





微信ID:fifophoto




 微信原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攝影如何才能成為一門藝術?
什么是畫意攝影?最為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誰?
攝影史學習筆記(一)——從畫意到超現實
趙剛 — 關于“直接攝影” 【蝴蝶效應】攝影先鋒論壇
攝影風格發展(3):寫實攝影
攝影篇 軟件章 流派節--繪畫主義攝影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山县| 兴仁县| 沅陵县| 嘉鱼县| 伊川县| 莱阳市| 北京市| 剑川县| 阿荣旗| 彭山县| 阿拉善左旗| 乌拉特前旗| 离岛区| 同仁县| 固阳县| 丽水市| 永德县| 乐东| 洪湖市| 长武县| 介休市| 池州市| 吉隆县| 连南| 泗阳县| 济宁市| 房产| 运城市| 保德县| 乌拉特中旗| 黔西| 山东| 桃园市| 五峰| 类乌齐县| 苏尼特右旗| 航空| 丁青县| 金阳县| 钟山县|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