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通過對《水滸傳》的閱讀與交流,培養學生閱讀經典名著的興趣。
2.通過對書中幾個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與討論,了解并學習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
3.訓練學生有根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教學重點:
討論幾個主要人物的性格,了解并學習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學難點:
認識人物性格的復雜性,豐富性。
教學過程:
課前:對答人物綽號
一、談作者
同學們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就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一百單八將),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水滸傳》。
《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
你對施耐庵有多少了解呢?
(找生匯報,其他生補充)
師點評:從生平、著作、身世、人生經歷等方面介紹了作者。
二、聊背景
看來同學們對作者施耐庵有深入的了解,那他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創作了《水滸傳》?
生交流 師小結:寫作背景同學們不僅知道故事發生的社會背景;還知道施耐庵的創作背景。
三、講故事
故事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了,書中的故事扣人心弦,其中的哪些故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找學生簡單說說故事題目)
誰來把你印象深刻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聽?
溫馨提示:抓故事情節,用自己的話講出來。
(找三四個生)
師評價:a、你能把書中的語言化作自己的話,而且能抓住重點內容,你真會讀書
b、你不但汲取了上一個同學的優點,而且還講得繪聲繪色,真值得同學們學習。
好多同學想講呢,由于時間關系,同桌倆互相交流交流吧
四、品人物
故事情節層層遞進,引人入勝,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英雄好漢,在他們當中你最欣賞哪位好漢?他有什么性格特點?
溫馨提示: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細節描寫品味人物特點。
小組交流,推薦一名在全班匯報,教師適時點撥。+
學者在百家講壇中稱:“在《水滸傳》一百單八將中,李逵稱得上是人物中性格最鮮明的一個,也是最單純最可愛的一個。”
明代小說評論家李卓吾也稱贊李逵:“真忠義,真好漢。
明代金圣嘆說林沖是“上上人物”
說說反面人物的形象:
師小結:一百零八好漢各有不同,粗中有細的魯達,隱忍而后爆發的林沖,勇猛利落的武松、謙恭仁義的宋江,足智多謀的無用,勇敢孝順的李逵-----
正如明代金圣嘆所說:“敘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
五、讀書評
通過你的閱讀和剛才的交流,你眼中的《水滸傳》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我們來看看學者們怎樣評價這部名著的?
熊培云:《水滸傳》是如何傳播并影響中國社會文化的?
王學泰:《水滸傳》除了用其生動的故事(如逼上梁山、智取生辰綱等)昭示它所說明的道理外,還通過它所創造的話語影響受眾,我稱之為“話語植入”。書中許多話語
成為流行語,活躍在后世人們的口頭,甚至成為人們認
識社會和行為的指導。例如“聚義”“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逼上梁山”“替天行道”“好漢”等等。
明末著名文學批評家金圣嘆曾這樣評《水滸》:“別一部書,看過一遍就可,獨有《水滸》只是看不厭。”
今天我們只是了解了《水滸傳》的冰山一角,我們只閱讀了原著的34回,其實原著多達120回,對于書中的人物形象,作者個性語言等會隨著我們的閱歷,有更深入的認識。愿今天的讀書交流會是一把開啟閱讀大門的鑰匙,帶領大家遨游在文學之海。這節課我們就先交流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