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文|英姿
01
《我的前半生》不出意料地被全民熱議。
這是一部走心的電視劇,每一個角色都生動展現了現實,他們的痛苦和幸福也仿佛每天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女主角羅子君是一個養尊處優卻被丈夫拋棄了的家庭主婦,她的閨蜜唐晶是聰明能干的獨立女人,而被人人痛罵的第三者凌玲,則是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討好,去搶一個可以改變自己和孩子命運的男人。
除了這三位構成故事主線的女主人公以外,女主子君的媽媽和妹妹,在劇中的情節也算鮮艷動人。
這部劇中的女人們,因為相同或不同的男人,都活得挺痛苦,從目前的劇情來看,至少都過得挺不容易。尤其是子君和子群這對姐妹。
很多人都關注了這對姐妹造成婚姻不幸、家庭不易的問題根源:原生家庭。即就是父母所在的家庭。
子君的老爹在兩個女兒很小的時候離家出走,老媽一個人帶大兩個女兒。生活不易,依靠什么呢?
養活一個家庭,需要源源不斷的收入,還有里里外外的打理。一個女人供養兩個孩子,在50-60年代必定是非常艱難。為了生存,生活會把這個女人調教成什么樣子?
必定是非常精明,還有堅強,為了生活得更好,也會嫌貧愛富。
這一點子君的媽媽,在子君沒有離婚時,當著兩女和女媳的面,捧富奚貧,這三觀可算清清楚。為了要保持富裕的生活,除了子君一人花俊生的錢,還有老媽、妹妹和妹夫都如同吸血螞蝗一樣,長期攀附著子君的三口之家。
子君的妹妹子群,選擇了一個近似人渣的軟蛋,為了什么?顯然是為了避免被拋棄,養著一個“心愛的人”,自己養自然就放心多了。特別是看到姐姐出軌,更是堅定了她不走媽媽的“老路”。
劇本里沒有交待子君媽媽的原生家庭,也沒有交待他為何棄家不回,但是這個不負責任的父親,沒有出場,卻在兩女心里留下難以磨滅的夫妻之道的哲學。
父親的缺位的代價,母親承擔了母親和父親的雙重功能,女性必然會發展出強勢和功利的特征,也會在言傳身教中教育子女。因此子君和子群就選了兩條截然不同的路——
子君打造自己的花瓶形象,通過取悅財富的掌控者來保護自己,救濟原生家庭。
子群通過養一個比自己差的男人,來避免被人拋棄。
最后,兩姐妹的婚姻都遭遇不堪,傷痕累累。
看有很多關于原生家庭的文章,尤其是對婚姻影響類的,估計讓很多人都心生自卑。同時,原生家庭也成了推卸自身責任的借口。然而,這部劇情告訴我,原生家庭可以讓我們更了解自己,作為成年人,我們可以選擇成為更好的自己。
當子君確定失去了“男人”這張終身飯票后,在友人們的協助下,她便努力開始了對新生活的適應與反擊。后來的劇情,圍繞她的逆襲而展開,情節也相當精彩。
而子群的情路雖然坎坷,屢次遭遇生活的暴擊,但是卻努力地在追尋愛,期待被愛,這點也是值得肯定的。
02
其實,評論上大家的對這部劇的意見很多,他們覺得這是在黑全職主婦的一部劇。可是我卻不這么認為。我覺得這是一部女性勵志片啊!
失婚女的逆襲、綠茶女的套路、女強人的手腕……三種口味的(毒)雞湯混在一起,讓人欲罷不能,恨不得邊看邊做筆記。
身邊的很多朋友最近都在刷這部劇,昨天晚上好友小蕊發信息給我:
說實話看這部劇真的給我很多啟發,原來以為懂得保養自己,美麗的女人就不會被分手,看了這部劇我才知道我錯了。
不管是不是全職媽媽,女人不但要懂得保養自己,也要提升自身的價值,就像唐晶說的,找一份工作,不是因為你缺錢,是為了自己能自力更生,是自己的一份尊嚴。
我深以為然。女人,無論在什么時候,遵循自己的內心,勇敢地活出自己,永遠不會錯的。
對于女主羅子君,離婚時為了爭奪孩子撫養權在法庭上的那段表現,就是她遵循內心,開始直面殘酷的人生的真正開端。
律師為了讓她更順利地說服法官,讓他們相信自己生活在安寧祥和的原生家庭中,特意為她精心準備了講說稿,讓她演繹出自己的媽媽和妹妹們生活得很圓滿,但是這內容與事實不符,她表達得磕磕絆絆。于是扔掉說辭,即興發揮,把自己的內心實感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反駁對方律師觀點上,子君說得滴水不漏:我爸爸很早就拋棄我們母女三個了,我媽媽獨自一人拉扯我們長大,她那么辛苦,脾氣大一點也是可以原諒的。我妹妹妹夫經濟條件不太好,做點小本生意,做的不好,吵吵架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們一家人雖然經常吵吵鬧鬧,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懷疑過彼此的依戀和愛。
最后一句用哭腔聲訴家庭和睦的重要性:雖然我們會吵會鬧,但是我們是永遠吵不散,打不散的,我們想起這個家會很溫暖很踏實。
這就是她最本真的生活感受,用真誠打動了法官,也讓本場離婚官司完美ending。
說實話,也是從這里開始,我對劇中這個人設的好感才漸漸產生。
03
劇中還有兩個片段也是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那就是子君兩次賣鞋子的橋段,簡直讓人大呼過癮。
第一次是老同學米雪的刁難,將昔日闊太變店員的情況發到同學群,實則嘲諷子君落毛鳳凰不如雞。但子君hold住了情緒,順勢推銷出店里一年都不一定能賣出一雙的萬元豪鞋。作為曾經的奢侈品常客,子君明白她這種女人的心理,把她捧上天,不買一雙面子都下不來。
而第二次更戲劇性地遭遇前夫陳俊生與凌玲,依然笑臉相迎,刷卡1萬+,那一刻,職業精神其實成為了子君的保護傘。Business is business,勞動光榮呢!
事情背后,更讓人為子君點贊的,是她內心的成長,是她對職業生涯的思考和規劃,我們或許即將看到一個女人的真正成長,那變化令人振奮。
隨著劇情的發展,相信后面還有更多勵志的橋段。而這些,足以鼓勵很多暫時還沒有那么強大的女人。
據說這是香港女作家亦舒致敬經典,魯迅先生的《傷勢》而寫的小說。并給了羅子君一個圓滿結局。
她用這樣的方式告訴女性們痛定思痛,活出自我。不畏將來,不念過去。
所以,女人最大的歸宿是什么?婚姻還是家庭?我想,其實應該是自己。
你要先學會好好經營自己,愛自己,然后才可以更好地經營這段感情,經營自己的人生。
永遠記住,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牌!活出自己,才是對“生活不易”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