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食療
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心臟沖動形成異常和(或)沖動傳導障礙所造成的正常節律或速律的失調,稱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屬于中醫“心悸”、“心慌”、“怔忡”和“眩暈”等范疇。現把心律失常的食療方法介紹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 泥面條雞肉湯
使用材料:雞肉150克,鮮面包250克,精面粉50克,紅皮雞蛋3個,香桃皮末3克,清雞湯1500毫升,肉豆蔻粉1克,食鹽適量,白胡椒粉l克。
制作方法:雞胸脯肉去筋膜,用刀背砸成肉泥,盛碗內備用;面包去皮,搓成粉狀過粗孔羅備用;雞蛋洗凈,磕入碗內,打散攪勻。在盛雞蛋液的碗內,倒入面包粉,加入精面粉、肉豆蔻粉、香桃皮末和雞肉泥,攪勻,和成軟面團,放案上蓋上潮濕屜布備用。在鍋內放入雞湯,大火燒開,加食鹽、胡椒粉,調好口味,改小火使湯在火上保持微開。把面團揉成長條狀,填入壓條器內,擠出圓面條,漏入沸湯鍋中,待面條浮在湯面時,立即離火,盛入湯盆內即可。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每天1~3次,每次150~200毫升。
主治功效:補充營養,補益氣血,適用于春季氣血雙虧所致的心悸氣短、面色不華、乏力神疲以及健忘頭暈等。
二. 蘑菇蝦丸湯
使用材料:鮮蘑菇250克,蝦仁150克,綠菜葉、料酒、食鹽、味精和鮮湯各適量。
制作方法:鮮蘑菇洗凈,入沸水鍋中焯透撈出瀝凈水,切成小丁。蝦仁洗凈,剁成蝦蓉,放入碗內,加水、料酒、食鹽攪勻成蝦仁餡料。在炒鍋內放入大半鍋水,把蝦仁餡擠成蝦仁丸子放入鍋內,用小火把蝦仁丸子慢慢煮熟,然后用漏勺撈出。炒鍋上火,倒入鮮湯,下蘑菇丁、料酒、食鹽、綠菜葉、味精燒沸,再下蝦仁丸子,待湯再沸時出鍋盛入大湯碗即成。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每天1~3次,每次150~200毫升。
主治功效:補腎壯陽,健脾養胃,適用于春季脾腎兩虛而致的心悸氣短、腰痛眩暈、精神困倦以及納少乏力等。
三. 菠菜平菇肉片湯
使用材料:鮮平菇150克,豬瘦肉100克,菠菜心50克,鮮湯1000毫升,香油、榨菜、食鹽、料酒和味精各適量。
制作方法:把鮮平菇去根,洗凈,切成薄片。豬瘦肉洗凈,切成片。榨菜洗凈,切薄片。菠菜心洗凈。炒鍋上大火,倒入鮮湯,放入平菇片、榨菜片、豬肉片燒沸,下菠菜心、食鹽、料酒、味精,撇去浮沫,淋上香油,起鍋盛入湯碗即成。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每天1~3次,每次150~200毫升。
主治功效:補氣養血,滋養脾胃,適用于春季脾胃氣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氣短、面色蒼白、貧血等。
四. 雙色魚丸湯
使用材料:凈魚肉300克,雞蛋4個,水發香菇、菠菜心各25克,鮮湯750毫升,食鹽5克,香油50毫升,生姜汁10毫升和味精2克,濕淀粉適量。
制作方法:把凈魚肉剁成蓉入碗,加水200毫升,濕淀粉、食鹽、生姜汁,攪拌均勻分成2份。把炒鍋置大火上,倒入水。取1份魚蓉加4個雞蛋清攪拌,用手擠成李子大的魚丸入鍋。另l份魚蓉加余下的4個雞蛋黃拌勻,也用手擠成李子大的魚丸下鍋,煮熟后用漏勺撈出裝碗。原鍋清干凈,倒進鮮湯,加入食鹽,燒沸后加入香菇、魚丸、味精、香油。另把菠菜心放在大湯碗中,把煮沸的魚丸湯倒入裝魚丸的大湯碗內即成。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每天1~3次,每次150~200毫升。
主治功效:補氣健脾,抗衰強身,適用于春季脾胃氣弱所致的心悸、無力、神疲身困、形體早衰以及面色不華等。
五. 火腿鴿子筍蘑湯
使用材料:鴿子2只,冬筍、鮮蘑各25克,火腿肉20克,雞湯1 000毫升,食鹽3克,料酒10毫升,大蔥9克,生姜5克,味精和白糖各1克。
制作方法:把鴿子宰殺去腸雜,洗凈,剁成4大塊,用沸水焯后備用。蔥切成段。生姜拍松。鮮蘑、冬筍切成片,用沸水焯透撈出。火腿肉切片。砂鍋加入雞湯上火燒沸,放入鴿肉塊、蔥、生姜、料酒、食鹽、白糖和味精,用大火燒沸,蓋上沙鍋蓋改用小火燉至七八成熟,再把冬筍、鮮蘑、火腿肉放入砂鍋內,繼續燉至鴿子肉酥爛,揀去蔥和生姜,撇去浮油即可。
食用方法:佐餐食用,每天1~3次,每次150~200毫升。
主治功效:補益氣血、強壯身體之功,適用于春季氣血兩虛所致的心悸氣短、頭暈耳鳴以及面色不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