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是指膀胱內充滿尿液而不能排出。本病屬中醫“癃閉”、“淋濁” 范疇。其主要病變在膀胱,治宜調暢三焦氣機,通利膀胱。
1.按摩法 取仰臥位,在神闕穴(臍中)與曲骨穴(恥骨上緣)中間的阿是穴上撒少許滑石粉。按摩者站在患者右側,用右手中指腹,在阿是穴上逆時針方向轉動,每秒點擊一下,一般轉60次左右,用右手掌輕壓膀胱底部,使尿液排出。
2.針灸法 取中極、關元、陽陵泉、足三里、三陰交穴,行捻轉提插法,以得氣為度,留針15~30min后排尿。或以艾柱灸腎俞、足三里、氣海、關元等穴,也有效果。
3.納鼻法 取牙皂3g,研極細末,裝瓶備用。治療時取少許吹入患者鼻孔取嚏,通常尿即隨嚏而下。
4.臍療法 取30~40g食鹽填滿臍孔及周圍,將紗布在熱水中浸濕擰干,折疊后敷于臍部,上蓋棉墊保溫,每3~5min更換一次,保持敷布溫度,避免燙傷。
5.敷足法 取白礬30g,研成粉末,加米醋適量調為糊狀,包敷雙足心涌泉穴,每日1次。
6.熱敷法 取小茴香100g,粗鹽粒500g,炒熱后放入布袋,熱敷于臍下,可解除膀胱括約肌及尿道痙攣,使尿路暢通,促尿液排出。
7.藥浴法 取皂角、蔥頭各60g,王不留行20g。水煎取汁置浴盆中,浸洗小腹及下肢,久之熱氣內達,小便即通。
8.藥療法 取知母12g,黃柏15g,肉桂粉3g(兌沖),琥珀3g(沖服),制馬錢子粉3g(沖服)。水煎服,每日1劑,見效后再鞏固服用1周。繼服六味地黃丸,每次2丸,每日2次,連服1個月。(文 郭旭光(山東萊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