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生化湯詳解研討
本資料由朱永庫老人,在研究學習中醫方劑學.《中醫藥方精選網》和多名老中醫經驗資料后所編輯,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時,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 生化湯藥方的詳解和研討,供有緣人對癥選藥方
組成;全當歸24克 川芎9克 桃仁6克 炮干姜2克 炙甘草2克
或(當歸9克 川芎9克 桃仁6克 炮干姜3克 炙甘草2克 紅花9克 蒲黃9克 五靈脂6克)
加減;
1.若小腹冷痛甚者。加肉桂以溫經散寒,溫通血脈;
2.若腹痛不甚者,可加蒲黃、五靈脂、延胡索以祛瘀止痛;
3.若小腹脹甚于痛者,屬氣滯血瘀之證,可加枳殼、烏藥、香附以理氣行滯消脹。
4.若病為產后血虛受寒,瘀血內阻或胞衣殘留之惡露淋漓澀滯不暢,量少,色紫暗有塊,小腹疼痛拒按,可加益母草、炒蒲黃
以祛瘀止血;
5.如瘀久化熱,惡露臭穢者,加蚤休、蒲公英以清熱解郁。
主治;產后諸疾,如產后子宮復舊不良、產后子宮收縮痛、胎盤殘留、 人工流產后出血不止等,亦多用治宮外孕、子宮肌瘤等病辨證屬于血虛受寒,瘀血阻滯 者。 1.產后便秘 2。產后尿潴留 3.產后血崩 4.藥流后陰道出血 5.陽痿 (一)產后病 、 1.產后子宮復舊不全 2.產后胎盤胎膜殘留 3.產后腹痛 4.產后發熱 5.產后缺乳 6.產后尿潴留 7.難產后諸癥 (二)陰道出血 1.放環后陰道出血 2.藥流后陰道出血 3.人流、引產術后陰道出血 4.刮宮術后出血. (三)妊娠病 . 1.宮外孕 2.中期引產 3.部分性胎盤植入 (四)其他 1.不孕癥 2。子宮肌瘤 3.子宮內膜炎 產后瘀血腹痛。惡露不行,小腹冷痛,舌淡,苔白滑,脈細而澀。
生化湯 (《傅青主女科。產后篇》卷上)
[組成] 全當歸八錢(24g) 川芎三錢(9g) 桃仁去皮尖十四枚(6g) 干姜炮黑
五分(2g) 甘草炙 五分(2g)
[用法] 黃酒、童便各半煎服(現代用法:水煎服,.或酌加黃酒同煎)。
[功用] 養血祛瘀,溫經止痛。
[主治] 產后瘀血腹痛。惡露不行,小腹冷痛,舌淡,苔白滑,脈細而澀。
[病機分析] 惡露是產后陰道流出的敗血濁液,始夾瘀血小塊,顏色紫紅,繼呈暗
紅顏色,旬余始凈。胎兒娩出后,惡露應自然排出體外。此該下者不下,又與小腹冷痛
并見,揆度其病因、病機,當是婦人新產之后,正氣虛弱,陰血耗傷,沖任空虛,因起
居不慎,寒邪乘虛侵入胞脈,惡露為寒所凝,使惡露當下不下或下之量少,澀滯不暢,
乃致小腹疼痛。此證之形成,正如《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卷47所云:“產后惡露不
下,有因風冷相干,氣滯血凝而不行者,必腹中脹痛”。舌淡、苔白,脈細而澀,亦為
血虛寒凝血瘀之證。
[配伍意義] 新產之后,營血必虛,理當培補。然本方證之惡露不行,小腹冷
痛,乃產后血虛,寒凝血瘀所致,專補則瘀血不去;單消則營血更傷。故治應養血
祛瘀,溫經止痛。方中當歸辛甘而溫,辛能行血,甘能補血,溫可祛寒,一箭三
雕,正合病證虛、寒、瘀三方面;其溫、行、補三者,以補為主,故重用當歸為
君,使營血充沛,脈道滿盈,血液環流暢利,瘀血方能疏通,將化瘀寓于養血之
中,則新血生,瘀血化,故名“生化”。川芎活血行氣,與當歸合用,即古之“佛
手散”,《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卷1謂其“治婦人胎前、產后諸疾,如佛手之
神妙也”;桃仁活血祛瘀,二藥協助當歸化瘀,使瘀血去則新血生,此即唐宗海所
謂“血瘀能化之,則所以生之也”(《血證論》卷7),共為臣藥。炮姜溫經散寒止
痛,與當歸相配,可促進陰血之生長,此即“陽生陰長”之義;與川芎、桃仁相
伍,能助其溫化瘀血,為佐藥。炙甘草既可益氣健脾以資化源,又能調和藥性,是
使藥而兼佐藥之義。用黃酒溫通血脈以助藥力;加童便者,取其益陰化瘀,引敗血
下行之效。諸藥配合,寓補血于行血之中,生新于化瘀之內,使生新不致于留瘀,
化瘀不致于損營,不愧為“產后主劑”、“血塊圣藥”。
本方的配伍特點有二:一是補血藥與活血藥相配,消補兼施,寓補于消;二是溫里
藥與活血藥相配,溫通并用,寓溫于通。
[類方比較] 溫經湯與生化湯均為治婦科經產疾病的常用方劑,二方都具有養血溫
經祛瘀之功,而宜于血虛寒凝血滯之證。但溫經湯重在溫養而不在攻瘀,并有益氣清熱
之效,屬溫清消補并用之劑,主治沖任虛寒,瘀血阻滯所致的月經不調,是調經常用
方。生化湯重在溫通,以生新化瘀為特點,多用于產后惡露不行,腹痛屬虛寒兼瘀者,
是產后常用方。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婦女產后的常用方劑。以產后惡露不行,小腹冷痛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小腹冷痛甚者,加肉桂以溫經散寒,溫通血脈;若腹痛不甚者,可
減去桃仁;若瘀塊留滯,腹痛甚,可加蒲黃、五靈脂、延胡索以祛瘀止痛5若小腹脹甚
于痛者,屬氣滯血瘀之征,可加枳殼、烏藥、香附以理氣行滯消脹。若病為產后血虛受
寒,瘀血內阻或胞衣殘留之惡露不絕,癥見惡露淋漓澀滯不暢,量少,色紫暗黑有塊,
小腹疼痛拒按,可加益母草、炒蒲黃以祛瘀止血;如瘀久化熱,惡露臭穢者,加蚤休、
蒲公英以清解郁熱。
3.本方現代常用于產后諸疾,如產后子宮復舊不良、產后子宮收縮痛、胎盤殘留、
人工流產后出血不止等,亦多用治宮外孕、子宮肌瘤等病辨證屬于血虛受寒,瘀血阻滯者。
[使用注意] 有些地區習慣將此方作為產后必服之劑,但本方終是化瘀為主,且藥
性偏溫,應以產后受寒而致瘀滯者為宜,若產后血熱而有瘀血者,則非本方所宜。
[源流發展] 本方系清代名醫傅山所擬,見于《傅青主女科。產后編》卷上,治
“產后諸癥(血塊)”。對產后病的治療,朱震宇以大補氣血為主,而張從正卻有“產后
慎不可作諸虛不足治之”之論,二人各執其偏。傅山認為產后多虛多瘀,切不可一味選
用“散血方、破血藥”, “以輕人命”,故融匯張、朱二家之說,既不泥于丹溪之純補,
亦不拘于子和之主攻,且受陳自明用黑神散(該方由熟地、炒蒲黃、當歸、炮姜、桂
心、芍藥、甘草、墨豆組成,載于《婦人大全良方》卷1)治婦人產后瘀血諸疾的啟
迪及《景岳全書》卷61引錢氏生化湯治婦人胎前產后疾患的影響,以大劑當歸與川芎、
桃仁、炮姜等相配,創制了這首寓補血于祛瘀之中,生血于消塊之內的“產后主劑”、
“血塊圣藥”,并在其所著《傅青主女科》一書中,以本方用治產后28癥,為后人展示
了依據病證寒熱虛實化裁的規律。其加減應用要點,有以下幾方面:①產后外感,兼表
證者,加防風、桂枝等以解表散寒,方如加減生化湯(當歸、川芎、黑姜、炙甘草、白
豆蔻、吳茱萸、防風、桂枝)、加味生化湯(川芎、當歸、桃仁、炙甘草、防風、羌
活)。②產后外感,咳嗽有痰者,加杏仁、桔梗、桑白皮等以宣降肺氣,止咳化痰,方
如加味生化湯(川芎、當歸、桔梗、知母)、加參安肺生化湯(川芎、當歸、人參、桑
白皮、桔梗、杏仁、半夏、橘紅、知母、甘草)。③產后氣血兩虛,瘀阻胞宮者,加人
參、白術、黃芪等益氣健脾之品以氣血同治,方如加參生化湯(川芎、當歸、人參、炙
甘草、桃仁、炮姜、大棗)、參歸生化湯(川芎、當歸、人參、黃芪、馬蹄香、肉桂、
炙甘草)、健脾消食生化湯(當歸、川芎、炙甘草、人參、橘皮)。④產后郁怒傷肝,氣
機不暢之胸膈不利或胃脘痛者,加木香、砂仁以行氣解郁,方如木香生化湯(川芎、當
歸、陳皮、炮姜、木香)、加味生化湯(當歸、川芎、炮姜、炙甘草、砂仁、肉桂、吳
茱萸)。⑤產后胃失和降而嘔逆不食者,加砂仁、生姜和胃降逆止嘔,方如加減生化湯
訓芎、當歸、炮姜、砂仁、藿香、生姜汁、淡竹葉)。⑥產后水濕下注腸道而腹瀉下痢
者,加藿香、茯苓、陳皮等化濕利濕行氣之品以止瀉、止痢,方如生化六和湯(川芎、
當歸、炮姜、炙甘草、陳皮、藿香、砂仁、茯苓、生姜)、加減生化湯(川芎、當歸、
炙甘草、桃仁、茯苓、橘皮、木香)。⑦產后血崩,加炒蒲黃、烏梅炭等以止血塞流,
方如生血止崩湯(川芎、當歸、炮姜、炙甘草、荊芥炭、烏梅炭、炒蒲黃、桃仁、大
棗)。⑧產后血塊日久不消,加三棱、玄胡等活血消癥之品以加強祛瘀之效,方如加味
生化湯(川芎、當歸、炮姜、炙甘草、三棱、元胡、肉桂、桃仁)。⑨產后汗多痙厥,
項強身反者,加天麻、羚羊角以熄風止痙,方如加減生化湯(川芎、當歸、麻黃根、人
參、桂枝、炙甘草、羌活、天麻、羚羊角、附子)。⑩產后神志不寧而妄見者,加茯神、
柏子仁等以養心安神,方如安神生化湯(當歸、川芎、炮姜、炙甘草、桃仁、柏子仁、
人參、茯神、益智仁、橘皮、大棗)。以上生化湯之加減變化,可以窺見傅青主用本方
治產后諸疾,確是歷練深厚,既法度謹嚴,又不失靈活多變,值得臨證參考。《醫門八
法》卷4用本方加穿出甲、木香、白芷,治乳汁不行,屬惡露壅滯,經絡不舒者,以及
現代臨床以本方加益母草,紅花等,治療產后子宮復舊不良、產后子宮收縮痛、小產后
胎盤殘留、人工流產后出血不止,皆拓展了本方的應用范圍。
[疑難闡釋]
1.關于方中炮姜 炮姜之性味功用,現行《中藥學》教材謂其性味苦澀而溫,歸
脾、肝經。功效與千姜相似,但溫里作用弱于干姜,而長于溫經止血,適血于虛寒性出
血證。對生化湯用炮姜之意,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①溫經散寒:本方證乃產后血虛受
寒,寒凝血瘀所致,治療既要活血以消除病理產物,又需散寒以消除致病之因。故本方
用其溫熱之性,祛散寒邪,則寒去血行。②溫化瘀血:《本草分經》謂“炮姜……去惡生
新,能回脈絕無陽,又引血藥人肝而生血退熱”;《成方便讀》卷4云:“炮姜色黑人營。”
可見,炮姜善人血分,本方用之,引藥人血,以溫化瘀血。蓋血得熱則行,得寒則凝,
符合《素問.調經論》“溫則消而去之”之旨。
2.關于本方的運用 生化湯為產后腹痛的常用方劑,不少地區將其作為產后必服
之藥,對此,有可議之處。產后腹痛,有很多原因:血虛痛,血瘀痛,寒凝痛,食積
痛,亦有血熱而痛,其中可用生化湯者,只有寒凝與血瘀腹痛為宜。故不能每產必用,
否則,遺害無窮。孫氏曾謂:“倘產后陰虛陽勝,服之則汗多蒸熱,心悸頭眩;或素秉肝
旺,服之則煩熱汗出,睡眠不安;或服后血熱沸騰,子宮出血綿綿不斷”L1j,此皆臨床
所常見。吳瑭對產后概用本方,頗有微詞,他說:“近見產婦腹痛,醫者并不問拒按喜
按,一概以生化湯從事;甚至病家亦不延醫,每至產后必服生化湯十數貼,成陰虛癆
病,可勝悼哉!余見古本《達生篇》中,生化湯方下注云:專治產后瘀血腹痛,兒枕
痛,能化瘀生新也。方與病對,確有所據,近El刻本,直云治產后諸疾,甚至有注產下
即服者,不通已極,可惡可恨”(《溫病條辨》卷5)。此論甚是。尚需說明,本方不僅
為治產后血虛受寒,瘀血內阻之惡露不行的良方,因其有擅長止血塞流之炮姜、童便,
也是治產后血虛感寒兼瘀之惡露不絕的佳劑。惡露不行與惡露不絕,臨床表現截然相
反,但其病機皆屬產后血虛,寒凝血瘀,用本方則陰血生,寒邪散,瘀血化,故有異曲
同工之效。
[方論選錄]
1.汪紱:“婦人產子,血既大破矣,而用力已勞,氣亦耗泄,故產后多屬虛寒。其
有惡露不行,兒枕作痛諸病,皆氣不足以行之故,故治此宜用溫以行之。然所謂虛寒
者,以虛為寒,非真寒也。俗于產后有用紅糖、吳茱萸、胡椒煎湯飲之者,此過于熱;又有用山楂湯者,則又恐耗氣,皆非善治。當歸以滋養其新血,川芎以行血中之氣,干
姜以溫之,而微用桃仁以行之。治余血作痛之方,宜莫良于此矣。”(《醫林纂要探源》
卷8)
2.陸九芝:“天日大,生亦曰大化,生化湯所由名也。生化湯之用,莫神于傅征君
青主。凡胎前產后,徹始徹終總以佛手散芎、歸二物為女科要藥,生化湯亦佛手加味
耳。方中炮姜只用四分,不過借以為行氣之用,助芎、歸、桃仁以逐瘀生新,而甘草補
之,寒固可消,熱亦可去。丹溪謂產后宜大補氣血,雖有他證,以末治之,非置他證于
不問,只是調和氣血為本,而他證第從其末耳。不善會丹溪大補兩字,又不免以大補害
人,而不知生化湯即是大補。征君加減各有至理,后人見方中有炮姜炭,遂援其例,而
干姜、生姜、桂、附、丁、萸一概羼人,以為產后宜溫,又將丹溪所言認作黃芪、肉桂
之十全大補而用之,且將川芎、桃仁疑前人之不通而去之,于是而生化湯遂多變相,直
謂生化湯不可用,不知所說之不可用者,即此變相之生化湯,非此但用四分炮姜之生化
湯,亦非以芎、歸、桃仁為治之生化湯也。靈胎言姜、桂、芍藥不可用,亦是已變之生
化湯,不可不辨。”(《世補齋醫書》卷8)
3.張秉成:“失產后血氣大虛,固當培補,然有敗血不去,則新血亦無由而生,故
見腹中疼痛等證,又不可不以祛瘀為首務也。方中當歸養血,甘草補中,川芎理血中之
氣,桃仁行血中之瘀,炮姜色黑人營,助歸、草以生新,佐芎、桃而化舊,生化之妙,
神乎期神。用童便者,可以益陰除熱,引敗血下行故道耳。”(《成方便讀》卷4)
4.陳潮祖:“產后惡露不行,反映兩個特點:①產后失血,多呈血虛;②惡露不行
與宮內出血并存。此方重用補血活血的當歸,一藥之量重于其它四藥之和,實寓補血于
行血之中;加入去瘀生新,擅長止血的童便,又寓止血于活血之內。所以,此方雖然著
重溫通,卻有溫中寓補,補中寓通,通中寓塞之意。炮姜與甘草、當歸同用,是溫中寓
補;當歸與川芎、桃仁同用,是補中寓通;川芎、桃仁與童便合用,是通中寓止,兼顧
產后同時存在體虛、受寒、瘀阻、出血四種矛盾,構思可謂縝密。”(《中醫治法與方劑》)。
[評議] 本方之證治,汪氏認為證屬“虛寒”,用藥“過于熱”、過于“耗氣”,“皆
非善治”,宜養血行血;張氏以為“產后血氣大虛,固當培補,然有敗血不去”,“又不
可不以祛瘀為首務也”,皆確當中肯。而本方之配伍特點,陳氏以“溫中寓補,補中寓
通,通中寓塞”概之,可謂深諳其要義真諦,令人稱道。陸氏以“變相之生化湯”悖于
化瘀生新之旨,反證傅氏生化湯養新血,祛瘀血的重要性,別具一格,學者當潛心揣摩。
[驗案舉例]
1.產后便秘 《丁甘仁醫案》卷7:李右,產后二十四天,營血已虛,惡露未楚,
腹痛隱隱,納谷減少,畏風怯冷,有汗不解,旬日未更衣,舌無苔,脈象濡細。衛虛失
于外護,營虛失于內守,腸中津液枯槁,腑垢不得下達也。仿傅青主加參生化湯意,養
營祛瘀,和胃潤腸。參須一錢,丹參三錢,砂殼八分,生、熟谷芽各三錢,當歸三錢,
紅花四分,全瓜蔞四錢,益母草一錢五分,川芎四分,炮姜三分,火麻仁四錢。
按語:產后旬日未更衣(不大便)與畏風怕冷,有汗不解,舌無苔,脈細濡并見,
是產后氣血虧虛所致,氣虛推動無力,則腑垢不行,血虛腸道失潤,則“無水舟停”,
故見大便十日不解,產后二十四天惡露未盡,腹部隱痛,是血行不暢之征;納谷減少為
脾失健運,胃不納谷之候。方用人參、當歸大補氣血;砂仁、二芽健脾和胃;丹參、紅
花、川芎、益母草、炮姜溫化瘀血,麻仁、瓜蔞潤腸通便。如是,則氣血充,瘀血化、
胃氣和,腑氣通,諸癥悉平。
2。產后尿潴留 《浙江中醫雜志》(1988,3:112):某女,25歲,工人。足月產一
男嬰,產后6小時左右,感到小腹脹痛,欲尿不出,插管導出尿液200ral左右,尿導出
仍感小腹脹滿不適,即日起連續2日未排尿。診見神情抑郁,眩暈乏力,胸脅滿悶,小
腹脹痛,聽倒水聲響即為煩躁,欲尿不出,長哼短嘆。舌苔白,脈弦細。曾經口角,心
情不快。證屬氣滯血瘀,升降失調,膀胱氣化不利所致。治宜疏肝理氣,活血祛瘀。方
用生化湯加味:當歸15g,川芎、牛膝、桃仁、赤芍、丹皮各lOg,益母草12g,炮姜
6g,紅花、甘草、鹽西茴各5g,炒黑豆、黃酒為引,水煎服。次日小便即通,3劑痊愈。
按語:此案乃肝郁氣滯血瘀所致,理應疏達肝氣、通利小便,但鑒于患者是產婦,
產后體多虛弱,唯恐用藥不慎而損其正氣,故用生化湯加活血之品以養血祛瘀,稍佐鹽
西茴以疏理肝氣,氣行則血行,不用通利而小便自通。
3.產后血崩 《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94,4:24):某女,26歲,已婚,農民。足
月產下一男嬰。患者素體虛弱,腹肌收縮力不良,又因產時子宮收縮乏力,以致胎盤殘
留。產后7日,陰道反復多次大出血。診見:小腹疼痛拒按,陰道流血量多,血色黯紅
而有大血塊,面色咣白,自汗。舌紫黯,脈弦澀。證屬瘀血內阻胞脈,致血暴崩而下,
兼見氣虛。治宜化瘀止血,益氣固脫。處方:別直參10g(先煎兌服),生黃芪15g,當
歸20g,川芎9g,桃仁6g,炮姜6g,炙甘草3g,1日1夜服2劑。藥后大血塊陣下,
小腹痛緩解,宗前法上方別直參改為太子參15g,加炒白術lOg,生白芍lOg,3劑。服
上藥后血塊未見,血量減少,精神好轉,面色轉紅潤。上方減桃仁,加仙鶴草lOg,6
劑以鞏固療效。
按語:本例之下血,原因有二,一為元氣虧虛,氣不攝血;二為瘀阻胞宮,血不循
經,屬虛實夾雜證。治應寓補于攻,故用人參補氣固脫,氣旺則血受統攝而不泄漏;生
化湯補血化瘀,瘀去則血行常道而不外溢,不塞流而血自止。二組藥物,一主培補,一
主攻瘀,作用雖異,卻有殊途同歸之妙。此血崩之證而用祛瘀之方,寓有“通因通用”
之意。
4.藥流后陰道出血 《江蘇中醫》 (1997,4:19):某女,37歲,農民。1995年8
月10日初診。患者因停經48天接受藥物流產,孕囊物排出已25天,惡露纏綿,色暗
紅,少腹隱痛。B超檢查為子宮腔內有1.5cm×lcm的低回聲暗區。舌質紫、苔薄,脈
細澀。證屬產后胞脈空虛,寒凝血瘀。治以活血祛瘀,溫經止痛為主。處方:當歸
15g,益母草15g,川芎6g,桃仁6g,紅花6g,炮姜6g,炙甘草3g,失笑散lOg,延胡
索lOg。3劑。服藥后,惡露明顯減少,為淡紅色,.腹痛消失。原方去失笑散,繼進2劑,告愈。
按語:藥流后陰道流血不止,屬祖國醫學“惡露不盡”范疇。本例系寒凝血瘀所致
惡露不盡,故以生化湯活血溫經,增人紅花、益母草、失笑散、延胡索,不僅為加強化
瘀止痛而用;更藉益母草、蒲黃與炮姜配合以止血塞流。本案體現了活血與止血相反相
成的治法,值得參考。
5.陽痿 《陜西中醫》(1995,2:84):某男,38歲。陽痿2年余。患者婚后同房陰莖
不能勃起。于某省立醫院查血漿睪酮為23.4nmol/L,后又于北京某醫院行海綿體造影
術,診斷為血管性陽痿,拒絕手術,要求中醫治療。初診時,患者雖有性欲,但陰莖完
全不能勃起。舌暗,苔薄白,邊有齒印。證屬陰寒凝滯,血脈不通。方用生化湯加味,
處方:黃芪30g,當歸20g,桃仁、川芎各lOg,炮姜12g,肉桂4g,通草8g,甘草6g。
患者堅持服藥18劑,性交時陰莖可勃起,但欠堅硬,持續時間短,守上方繼服72劑,
陰莖勃起堅硬,性生活正常。,
. 按語:血管性陽痿是由于陰莖海綿體血運不暢,海綿體不能充血勃起而致。此案系
辨病辨證結合之實例。陰莖不舉,苔薄白,有齒印,是腎虛寒凝之征,舌暗并參照西醫
診斷為“血管性陽痿”,故屬血脈不通之候,故用當歸、黃芪補氣養血,化生精氣;炮
姜、川芎、桃仁、通草散寒活血通脈;更以肉桂激發腎中之火。標本同治,病證兼顧,收效滿意。
[臨床報道]
(一)產后病 、
1.產后子宮復舊不全 葉氏以當歸15g,川芎、桃仁各lOg,炮姜3g,甘草6g為
基礎方。宮縮痛者加五靈脂、蒲黃;子宮復舊不全或惡露量多,時間長者加益母草;貧
血重者加黨參、黃芪;有胎盤胎膜殘留者配合清官術。產后1—3天服用,每日1劑。
防治子宮復舊不全100例。其中年齡最小22歲,最大38歲;有13例經常規用催產素
及麥角新堿治療而子宮復舊不全。結果:服藥后,宮底每日下降1—3指,惡露3-4天
轉為漿液狀,未再出現晚期產后出血。子宮復舊不全及宮縮痛者,亦未發現產后感染,
且乳汁分泌正常lx。杜氏對60名產婦服用生化湯并與對照組60名未服藥的產婦進行對
比觀察。結果服生化湯組在產褥期發生不利于產后恢復或不舒服的情況比對照組減少
16.6%,對照組的病變率為28.3%,而服藥組只有10%[37。郝氏用加紅生化湯(本方
加紅花)水煎服治療產后子宮復舊不良59例,產后于宮收縮痛41例,同時用麥角新堿
治療本病50例進行比較,結果服用本方者有子宮收縮感,近半數病人服藥后陰道有血
塊排出,較麥角新堿組效果為好L4j。
2.產后胎盤胎膜殘留 應用本方(當歸20g,益母草30g,川芎lOg,桃仁lOg,炮
姜6g,炙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治療胎盤胎膜殘留56例。其中年齡
21--43歲,病程1--23天。氣血虛弱者加白術lOg,黨參、龜膠各15g,黃芪、生地黃
各20g;瘀塊留阻,腹痛甚者加蒲黃、五靈脂、元胡各log;血虛較甚,下腹冷痛者加
附片4C或肉桂8g;血虛發熱,口干而苦者,減炮姜,加生地黃、赤芍各lOg,丹參
15g;如屬虛熱者,加青蒿或鱉甲各lOg。據療效標準(服藥3劑,排出殘留胎盤、胎
膜出血、腹痛等癥狀消除者為有效;服藥3劑,無殘留胎盤胎膜排下,臨床癥狀和出血
無好轉者為無效)判定。結果:有效5l例,占91。1%;無效5例,占8。9%,無效者
均改用清官術治愈l“。李氏以加味生化湯(當歸9g,川芎6g,桃仁8g,炮姜炭6g,益
母草35g,敗醬草6g,水煎服,每曰1劑,日3次,連服1周)為治療組,與對照組
(產后肌注催產素)相比較,觀察對產后胎盤殘留的治療作用。結果治療組50例中,顯
效43例,無效7例;對照組40例中,顯效25例,無效15例L6j。汪氏等以當歸、川
芎、桃仁、炙甘草、枳殼各lOg,炮姜6g為基本方。氣虛血弱者加黃芪15—30g,黨
參、白術各15—30g,杞果15g;子宮觸痛,惡露不盡,有炎癥表現者加敗醬草、蒲公
英各15~20g;少腹覺涼、隱痛者加烏藥、小茴香各6一lOg。水煎服,每日l劑。治療
胎盤胎膜殘留34例。服藥3劑后,有效(排出殘留胎盤、胎膜,出血停止)32例,無
效(未見殘留胎盤、胎膜排出,臨床癥狀和出血無好轉)2例L7j。謝氏以當歸、莪術、
炒蒲黃各15g,川芎、桃仁、三棱各12g,益母草、旱蓮草各24g為基本方。水煎服,
每日1劑。治療引產后胎物殘留。于引產后胎兒娩出即開始用藥,一般用藥6—9劑。
結果24例中,有6例在用藥5—6劑后行清官術進行了復查,僅有1例刮出少許宮內
物,量約3g;其余18例,陰道出血均在一周左右干凈而愈L8j。李氏應用本方治療中期
引產后胎膜殘留125例。以當歸24g,川芎lOg,桃仁10粒,炮姜3g,炙甘草5g為基
本方,隨證加減,于產后當天或第二天開始給藥,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分服,待
胎膜排出后停藥,不配合其它藥物。一般用藥1—3劑,多數在用藥后的第二天胎膜變
性脫落自然排出,最長服藥后4天排出,產后第5天痊愈出院。隨訪觀察3個月,除1
例再次清官外,124例全部治愈。周氏亦以1:3服生化湯30ml,1日3次,連續3天,
治療中期引產后胎膜殘留300例,取得滿意效果。其中治愈(陰道出血少或無,B超檢
查子宮復舊良好,宮內無胎膜殘留回聲)107例,占35.7%;有效(陰道出血少,B超
檢查官腔內有少量胎膜殘留回聲,且與宮壁分離,其位置在子宮下段或在宮頸管內)
126例,占42.0%;無效(B超檢查官腔內有較多胎膜殘留回聲,或胎膜位置在宮底
部,或胎膜與宮壁未分離以及治療中因出血較多施行刮宮)67例,占22.3%。總有效
率77.7%Clo~。詹氏以2.5%利凡諾lOOmg常規行羊膜腔內注射,于注射前2天開始服
用生化湯加味:當歸20g,益母草30g,川芎、桃仁各lOg,炮姜、炙甘草各6g,枳殼、
制香附、牛膝各15g,每日1劑。防止中期引產胎膜殘留30例,取得一定療效,總有
效率占73%1;u]。
3.產后腹痛 徐氏等以生化湯辨證加減治療本病72例。基本方為:當歸15g,川
芎、桃仁各9g,炮姜、炙甘草各6g。血瘀腹痛加失笑散、益母草;血虛腹痛加入參或
黨參、熟地、川斷;寒凝腹痛加艾葉、紅糖、益母草,減川芎。水煎服,每日1劑。其
中70例痊愈,治愈率為97。2%L12J。
4.產后發熱 王氏以銀翹紅醬解毒湯合生化湯加減治療產后發熱感染邪毒型29
例,藥用金銀花30g,連翹12g,紅藤30g,敗醬草30g,丹皮9g,生地黃20g,丹參
lOg,炒桃仁9g,當歸12g,土茯苓30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益母草15g。腹
痛重加白芍18g,生蒲黃9g,五靈脂9gl大便于加大黃6g。水煎服,每日1劑,分2
次口服。其中服6劑痊愈者工4例,服9劑痊愈者14例,1例服37劑而痊愈““。
5.產后缺乳 馬氏以通乳生化湯治療產后缺乳,取得較好效果。30例患者中,產
后6天乳汁不足10例,產后10天乳汁不足12例,產后14天有乳而中斷6例,2例產
后點滴無乳。藥用當歸20g,川芎12g,炮姜6g,炙甘草5g,炒穿山甲log,王不留行
30g,通草15g,每日1劑,水煎服。一般服藥1劑有效,最多服5劑,30例乳汁量如
常,有效率100%C、41。
6.產后尿潴留 用加味生化湯(當歸、桑白皮各1O一15g,川芎、炮姜各6一log,
桃仁、紫菀、馬兜鈴各10一12g,炙甘草4—6g,白通草3—5g)治療產后尿潴留30例。
服藥2劑痊愈者n例,服藥3—5劑痊愈者16例,服藥7劑痊愈者3例,治愈率達
100%c”j。黃氏以當歸lo一15g,桃仁lOg,川芎6一lOg,炮姜6一lOg,桑白皮10—
15g,紫菀12g,馬兜鈴10—12g,白通草3—5g,炙甘草5一lOg治療。氣虛加黨參、黃
芪;口渴加麥冬、石斛;發熱加銀花、桑葉。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再配合用超短
波治療法,治療本病23例,均在1—3天內能自解小便,有效率達100%cu2。
7.難產后諸癥 以當歸25g,川芎3g,桃仁lOg,炮姜lOg,炙甘草lOg,丹皮
15g,坤草40g,紅花20g,銀花14g,黃芪lOg治療。氣虛者加黨參lOg為主方。每曰
1劑,水煎服2次,根據病情可用到3—6劑。抬療難產后出現全身衰弱,子宮因過度
伸長肌纖維水腫、斷裂,致子宮收縮不良,出血多,血性惡露及腹痛持續時間長,又因
手術操作機會多,常發生感染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致腸道、膀胱功能失調,引起消化
不良,腸脹氣,便秘,排尿困難等癥。共觀察510例難產患者,隨機分為2組,人院情
況基本相似,診斷標準一致。中藥組257例,西藥組253例。全部難產婦經過相應處理
分娩后,中藥組立即服生化湯加味。西藥組因部分產婦宮縮乏力,故在1 Et產程后常用
10%葡萄糖液加催產素靜脈點滴,濃度據宮縮強度和頻率決定,胎兒娩出后繼續用催產
素肌肉注射,每日2次10單位,連續3天,產后宮縮不佳,出血多者再靜脈給藥。2
組觀察項目、護理措施L.致。結果:經過51天隨訪觀察,中藥組宮縮如期恢復,血性
惡露明顯減輕,少腹寒疼,便秘,排尿困難,自汗等癥狀消失。而西藥組均晚于中藥
組,并發癥也多L17J。
(二)陰道出血
1.放環后陰道出血 李氏用炮姜6g,當歸20g,桃仁、川芎各lOg,炙甘草5g,益
母草15g,水煎服,日1劑,血瘀者加紅花;血熱夾瘀者去炮姜、炙甘草,加丹皮、山
梔子、生甘草;氣虛挾瘀者加生黃芪、黨參、茯苓,治療本病50例。結果:48例服藥
2—6劑獲愈,無效2例“”。
2.藥流后陰道出血 馬氏以加減生化湯(當歸15g,川芎lOg,益母草30g,桃仁
lOg,炮姜lOg,黃芪15g,紅花lOg,香附15g,肉桂5g,車前子30g,炒蒲黃lOg,阿
膠珠lOg,赤石脂lOg,炙甘草6g)水煎分2次服,日1劑,治療本病50例。結果陰道
出血時間≤15日30例,占60%;達16—30 日16例,占32%;31—60曰4例,占
8%。因陰道出血多于月經量2倍或反復少量出血達4周,經B超提示子宮腔內有殘留
物行清宮者2例c19J。丁氏等以本方加減治療本病30例。治療方法:當歸15g,益母草
15g,川芎6g,桃仁6g,炮姜6g,紅花6g,炙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劑,5天為1
療程。少腹痛加失笑散lOg,延胡索lOg。治療結果:服藥5天,腹痛消失,陰道出血
完全停止,為治愈,計16例;腹痛消失,但陰道仍有少量淡紅色流血,需加用抗生素
及催產素肌注后陰道出血停止,為顯效,計11例;需改作清官術后陰道出血始停止者
為無效,計3例[20,。盧氏以生化湯加益母草、紅花、山楂,每日1劑,分早晚2次煎
服,治療本病98例。結果75例出血停止,諸癥消失;20例出血漸減,其余癥狀緩解;
3例藥后癥狀無任何改善。總有效率達96.9%L2u。趙氏將857例自愿藥物流產者隨機
分為對照組285例,觀察組286例,比較組286例。對照組藥流后不予治療,觀察組給
生化湯(當歸lOg,川芎、桃仁、紅花、澤蘭、益母草、炮姜、炙甘草各3g,南山楂
6R,老酒15g。水煎服,日l劑,連服7天為l療程),比較組予催產素。結果:觀察
組藥流后陰道出血量、出血天數與對照組比較,療效顯著(P<0。01);而比較組與對
照組比較,陰道出血量減少(P<0.01),出血天數縮短無差別(P>0.05)c:x。張氏為
觀察本方能否縮短藥流后出血時間,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終止早孕,待絨毛排出
后,即口服加味生化湯(當歸12g,川芎6g,桃仁6g,炮姜3g,炙甘草6g,益母草
15g,紅花6g,炒蒲黃6g,五靈脂6g),水煎服,每日1劑,共服3—5劑。出血超過3
天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結果:62例中,均于服藥后7一工4天血止,和以前未服加味
生化湯比較,出血時間均明顯縮短5—7天。除2例因剖腹產孕囊排出時間延長外,其
余均于服米索前列醇后45分鐘至3.5小時排出絨毛c:“。李氏以益母草30g,當歸20g,
川芎10g,桃仁10g,生蒲黃10g,黨參12g,炮姜6g,甘草6g,懷牛膝15g,水煎服,
于絨毛膜排出當天始服,每天2次,每日1劑,共服5劑,治療本病60例。結果顯示,
完全流產率高達95%,陰道出血時間明顯縮短約10天,陰道出血量也明顯減少c:“。
王氏應用當歸15g,川芎10g,桃仁10g,蒲黃10g,枳殼20g,炮姜6g,蒲公英、紫花
地丁各15g治療本病32例,亦獲良效。藥流后陰道出血量和出血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
組(P<0.05).“0張氏對30例早孕婦女,在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終止早孕
后,服用產后生化湯加失笑散:當歸10g,川芎3g,紅花3g,益母草3g,澤蘭3g,桃
仁1.5g,炙甘草1.5g,南山楂6g,炮姜1.5g,五靈脂6g,蒲黃炭6g,取得了良好的
效果。總有效率達96.66%[26J。高氏應用加味生化湯(當歸10g,川芎10g,桃仁10g,
枳殼10g,炙甘草10g,炮姜6g,益母草15g,香附12g,阿膠10g)治療藥物流產后出
血過多60例,并與肌注催產素的60例作對照。結果:生化湯組出血量比對照組明顯減
少(P<0.05),出血時間比對照組明顯縮短(P<0.001),95%的病例40天內恢復正
常月經,明顯優于對照組[273。
3.人流、引產術后陰道出血 用加味生化湯(當歸10g,川芎10g,桃仁6g,紅花
4g,丹參15g,續斷10g,杜仲10g,炮姜2g,茺蔚子15g,炙甘草6g)治療人流后陰
道不規則出血360例,其中顯效(服上方3劑后不再出血)210例,占58.3%;有效
(服上方3劑后流血時間不超過6天)150例,占41.7%,有明顯療效C282。周氏治療流
產及產后惡露不絕30例,方用炮姜6—9g,當歸12—15g,甘草4—6g,川芎9—12g,
桃仁9g,益母草20~30g,黑山楂15—20g,丹參15~20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結果痊愈15例,顯效12例,好轉3例l,”。用復方生化湯(當歸10g,川芎6g,炮姜
5g,炙甘草3g,桃仁10g,丹參10g,益母草12g,五靈脂12g,蒲黃12g,血余炭10g,
丹皮10g),日服1劑,5劑為1療程,治療人流、引產及產后陰道流血,也有明顯療
效。其中人流出血者50例,治愈96.2%,好轉1.9%,無效1.9%;人工引產出血者13
例,治愈92.9%,好轉7.1%;產后出血24例,全部治愈l,0j。用生化湯加失笑散隨證
加減,治療人工流產術后不規則腹部脹痛、陰道流血、腰痛、感染等癥,也有明顯療
效。80例患者中,治愈72例,好轉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達97.5%c,u。本方加
減,治療陰道出血56例。加減方為:黃芪30g,當歸15g,川芎5g,桃仁、炮姜各
10g,坤草30g,山楂炭15g,枳殼、蒲黃炭各10g。患子宮內膜炎者,去炮姜,加魚腥
草、雞冠花各30g。每日1劑,4劑為1療程。一般用藥1療程。治愈50例,好轉3
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4.6%lxj。 .
4.刮宮術后出血. 應用當歸10g,川芎3g,炮姜2g,紅花3g,桃仁3g,益母草
3g,澤蘭3g,南山楂6g,炙甘草3g,治療本癥35例,療效滿意。上藥以黃米酒15g加
水同煎,每El 1劑,分3次服。腹痛明顯者,加五靈脂、生蒲黃;若腹痛重,陰道流血
多者,加炒蒲黃;有瘀血低熱感染者去炮姜,加黃柏;腰痛者加川斷、杜仲、桑寄生;
氣虛乏力者,加黨參、黃芪。結果:痊愈(服藥5劑后陰道出血停止,癥狀消失,不需
再行清宮)28例,基本治愈(服藥2劑后陰道出血停止)5例,好轉(服藥5—7劑后,
陰道出血停止,但反復發作需要再次清官)1例,無效(服藥5劑后,癥狀無改善)1
例,總有效率為94,3%L33J。 .
(三)妊娠病 .
1.宮外孕 本方加減,治療宮外孕21例。其中休克型2例;不穩定型10例,包
塊型9例。結果全部治愈。住院天數最短7天,最長75天,平均為48天L3“。
2.中期引產 以西藥雷佛奴爾合本方加丹參、五靈脂、丹皮、蒲黃、益母草為治
療組,單用雷佛奴爾為對照組,各42例,觀察其中期妊娠引產的效果。結果:治療組
引產時間平均37小時,胎盤殘留15例,僅2例進行了清宮,出血量為了0m1。對照組
引產時間平均43小時,胎盤殘留38例,36例進行了清宮,出血量為85m1。治療組26
周以下n例,自動排出10例胎兒,附屬物亦均能自動排出;對照組則均為鉗刮娩出。
5例產前未服本方而致產后有胎盤胎膜殘留者,服本方3—4日后殘留組織自然排出,
10天血止。兩組對照說明:僅采用雷佛奴爾進行中期引產胎盤殘留率占85。7%;而加
用本方對促進胎盤胎膜排出有明顯效果,并可避免引產后清官減少痛苦L35j。
3.部分性胎盤植入 何氏在行徒手剝離及鉗夾術的同時,配合用生化湯加味:當
歸、桃仁、炮姜、人參各lOg,炙甘草6g,赤芍、五靈脂、炒蒲黃各15g,益母草、黃
芪各30g。每El 1劑,以加強子宮收縮,促進胎盤剝離排出,減少出血,避免子宮切
除,保留生育功能。共治療工0例,每次剝離胎盤時出血量不超過150ral,鉗夾術中出
血少于80ral,獲得滿意療效L3“。
(四)其他
1.不孕癥 全部病人均采用加味生化湯經期服藥治療,基本方為當歸15g,川I芎
log,桃仁lOg,炮姜lOg,炙甘草5g,益母草30g,山楂20g,香附lOg,川斷15g。每
日l劑,分2次早晚服。從月經來潮第工天開始,連服5劑為1療程。如不孕下個月經
期再服,一般連續服用1—3個月療程。結果:治愈(治療后已獲妊娠)50例,為
83%;好轉(治療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做輸卵管通液較前通暢)6例,為10%3無效
(治療后無明顯變化)4例,為7%L37J。
2。子宮肌瘤 以加味生化湯(當歸、川芎、益母草、桃仁、炮姜、炒荊芥穗、炙
甘草)為主方,隨證加減,有結節者加三棱、莪術、肉桂。經期或正常出血量多者主方
劑量減少。1日l劑,30劑為1療程。結果:治療子宮肌瘤24例,治愈8例,占
33.3%;有效13例,占54.2%;無效3例,占工2.5%。治療子宮肥大癥46例,治愈
25例,占54.3%;有效18例,占39.1%;無效3例,占6.5%,總有效率91.4%k,sj。
張氏應用當歸、桃仁、川芎、炮姜、炙甘草、益母草、炒芥穗為基本方,治療本病110
例。于經凈后第3日服藥,每El 1劑,30劑為1療程,經期停用或減量。結果有效95
例,占86.4%;無效15例,占13.6%L39J。
3.子宮內膜炎 用生化湯加乳香、田三七為主,氣虛加黨參、黃芪、白術;血虛
加熱地、阿膠;陰虛血熱加丹皮、梔子、生地;肝郁氣滯加柴胡、香附、烏藥;腎虛加
補骨脂、益智仁、川斷;少腹痛加五靈脂、蒲黃。治療13例慢性子宮內膜炎,均有較
好療效L40j。尚有用本方隨證加味,治療子宮內膜炎16例,全部獲效。處方為:當歸、
桃仁各10g,川芎6g,炮姜4g,甘草3g。氣虛加黨參、黃芪、白術;血虛加梔子、生
地、丹皮;少腹疼痛加蒲黃、三七、乳香;兼外感合參蘇飲ld”。
[實驗研究]
1.抗體外血栓作用 以體外形成血栓的長度、濕重與干重為指標,觀察本方水煎
液(當歸25g,川芎9g,桃仁6g,干姜2g,炙甘草2g)的抗體外血栓作用。結果:正
常對照組上述指標分別為2.0±0.6ling、77.8±14.51mg、35.7±4.69mg,生化湯組為
1.34±0.21mg、50±7.97mg、24.5±4.20mg。兩組比較,生化湯組極顯著性地好于正
常對照組(P<0.01)。說明生化湯對血液的流變性及心血管系有一定的影響,可改善
高粘度的血流L4“。
2.對小鼠凝血時間和出血時間的影響 將加味生化湯(當歸24g,川芎9g,桃仁
10g,炮姜1.5g,炙甘草1.5g,益母草30g,香附10g,山楂10g,蒲黃15g,五靈脂
15g)制劑灌胃給藥3日,以生理鹽水為對照,分別測定小鼠凝血時間和出血時間。結
果表明,給藥組同生理鹽水組相比,小鼠凝血時間顯著性地好于對照組(P<0。05),
出血時間則極顯著性地好于對照組(P<0.001)[433。
3.對雌激素作用的影響 以加味生化湯(當歸24g,川芎15g,桃仁9g,炮姜3g,
炙甘草3g,益母草30g,荊芥穗9g)的水煎劑給注射己烯雌酚的小白鼠灌服,用量為
50g生藥/(kg。日),連用7天后稱子宮濕重。結果表明:各給藥組子宮重量明顯減少,
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O.01)。說明本方有對抗雌激素增加小白鼠子宮重量的作
用。比較兩組的子宮干重,也有顯著差異,對照組含水81%,干重116.6±
23.1mg/100g體重,給藥組含水86%,干重64.9±3.4mg/100g體重。但是,加味生化
湯對去勢后皮下注射己烯雌酚的小白鼠子宮,不但不能對抗外源性雌激素的作用,而且
還有促進子宮增重的趨勢。顯示此方似乎有代償部分卵巢功能,防止子宮萎縮的效果[d“。
4.對子宮組織形態的影響 加味生化湯對己烯雌酚所致的子宮改變有顯著的抑制
作用。可見子宮內膜增生程序減輕,細胞數減少,復層排列逐漸消失,使多數動物子宮
內膜基本恢復正常;同時子宮壁層的充血水腫與粘膜下腺體分泌也基本消失,肌層的單
純性肥大漸趨消失,糖原含量減少,并使去卵小鼠雌激素所致的子宮壁層炎癥消失c*”。
5.對動物在體、離體子宮的作用 生化湯(當歸、川芎、桃仁各6g,炮姜4g,童
便、黃酒各6ml,炙甘草3g)和加味生化湯(當歸、川芎、桃仁、蒲黃、益母草各6g,
五靈脂、香附各6g,炮姜4g,炙甘草3g)水煎液對家兔離體和在體的子宮收縮有一定
影響,能明顯增強子宮收縮幅度和頻率。對大、小白鼠正常離體子宮都有顯著的加強收
縮作用,使肌張力、收縮頻率和幅度有所增加,并且其收縮作用與子宮的功能狀態有一
定的關系。妊娠子宮于實驗前1日注射己烯雌酚者,對本方的敏感性明顯增加,但去卵
巢者敏感性降低L44J。王氏研究了本方加味對離體小鼠子宮肌活動力(頻率×幅度)的
影響,結果表明本方能顯著促進離體小鼠子宮肌的收縮作用(P<0.05)l*”。于小鼠分
娩后24h開始灌胃給藥1。23g/kg、4。92g/kg生化湯,每天1次,對小鼠產后子宮復舊
有明顯促進作用。給藥7天后小鼠子宮重量明顯減輕,胎盤點消失快。但對產后小鼠體重無明顯影響L45j。
6.抗炎及鎮痛作用 應用以巴豆油為致炎劑的耳廓腫脹法觀察本方的抗炎作用。
生化湯組每只致炎小鼠腹腔注射0.1ml水提醇沉液(含生藥0.0215g),3小時后取耳片
測定腫脹程度,結果發現本組的鼠耳腫脹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極顯著性
差異(P<0.001)。㈠',另有實驗表明,灌胃4.92g/kg生化湯,對大鼠蛋清性腫脹有明
顯抑制作用,且能明顯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扭體反應L45J。
7.補血作用 小鼠灌胃1。23g/kg、4.29g/kg生化湯,均能明顯升高失血性血虛小鼠的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含量”5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