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脖子痛小藥方 1/揉捏按摩治頸椎病 方法一:雙手十指交叉,按摩兩個太陽穴及后頸后部100次,然后單手各按摩50次。按摩時下頦微抬,以使后頸部肌肉 放松。每天早、晚各一次,長期堅持。 方法二:十指伸直舉同臉高,上下搓臉,每天早晚各100次,長期堅持。對肩周炎、美容也有作用。 方法三:用橡膠錘錘打患處30分鐘,力量適度,早晚各一次,對頸椎病能起按摩治療作用。 方法四:舌尖在牙床內側或牙床外側按同一方向轉圈攪動,待后腦勺感到痛脹時稍休息,再向相反方向轉圈攪動,反 復三四次。早晚各做一次,長期堅持。 方法五:身體不動,下頦抬起,抖動前伸,每次8~10遍,此法名“鶴吸水”,對活動頸椎關節有很大的幫助。 2/酒治頸椎痛 方法一:每天晚睡前,將一杯白酒倒入瓷茶碗內點燃,趁熱蘸酒擦摩頸部,動作要快,邊擦邊做按摩。 方法二:取羊骨頭(生熟都可)100克,弄碎并炒黃后,放入400毫升白酒中浸泡4天,然后用棉球蘸酒水擦拭頸椎,一天 3次,3日后便可有效減輕頸椎酸痛。 3/圍脖頸可治頸椎病 每晚睡覺時,用一條兩尺多長、兩寸寬的厚軟布把脖頸圍兩三圈,即對頸椎病有一定療效。春秋冬三季可用該法。 4/倒坐椅法防治頸椎病 頸椎的生理彎曲是略向后的,但長期伏案工作的人,頸椎經常處于向前彎曲的狀態,使后側頸椎間形成多余空間,骨 質易在此增生而導致頸椎病。因此可經常采取倒坐椅放松方法防治頸椎病,即將不帶扶手的靠背椅椅背朝前倒騎著坐下, 兩前臂交叉伏在椅背上,自然就形成頭略后仰之狀,還可有意讓脖頸向后彎曲,程度比正常情況下再大些。 5/揉捏按摩治落枕 方法一:夜受風寒或睡姿不當、疲勞過度引起的落枕,可用拇指代替銀針按壓對側前臂的“手三里”穴位,用力以能 夠忍耐為宜,同時配以頭部的前后左右運動。休息片刻后,可迅速緩解癥狀,反復按壓多次,即可治愈。 方法二:點按患側的外關穴(外關穴的位置在手的背面,腕關節上3橫指與尺橈骨之間),邊按邊慢慢活動頸部,反復幾 次可好轉。 方法三:由于頸部肌肉緊張或受涼而發生落枕,可按揉頸肩部的疼痛部位,待肌肉放松,慢慢配合頭部俯仰及轉側活 動,便可緩解。也可做局部熱敷緩解。 6/醋熱敷治落枕 取食醋適量,加熱至不燙手為度,然后用紗布蘸熱醋在頸背痛處熱敷,可用兩塊紗布輪換使用,使痛處保持一定的濕 熱感,同時活動頸部,每次30分鐘,每日2~3次。 另用醋熱敷還可改善頸椎骨質增生。在敷藥之前,先備好紗布口罩1個,熱水袋1個,山西陳醋1瓶(300毫升)。治療時 ,先將陳醋適當加熱,然后把口罩放入陳醋內浸濕,撈起擰成半干放到頸椎部最痛的部位。再用75℃~80℃的熱水灌滿熱 水袋,放在口罩上,敷30~40分鐘,每日進行1次。如果患者頸椎部疼痛較重,頸部活動受限,又有頭昏等癥狀,每日可進 行兩次,早晚各1次。一般敷藥兩次見效,最多敷10~12次可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臨床實踐證明,采有食醋局部濕熱敷治 療頸椎骨質增生,具有獨特療效,可在短時間內明顯改善頸椎骨質增生癥狀,有效起到止痛作用,且無任何不良反應。 7/白酒生姜治落枕 當落枕程度較輕時,先將適量白酒灑于手心,用酒按摩有酸痛感的頸項部位至發熱。然后,取生姜切片隨頭頸部輕輕 搖動來回擦拭,此方可調和氣血,疏風散邪,緩解或消除落枕。 8/防治落枕簡單方法 側平舉與肩平,再把手彎向前胸握拳,拳心向下,聳肩縮頸,然后脖子慢慢轉到左邊看到肩,再從左邊慢慢轉到右邊 ,反復做10次即可。 9/扭頭治脖子痛 每天左右扭轉頭部,扭轉要循序漸進,開始要慢,幅度要小,慢慢增加次數和幅度,扭轉時要使脖子盡量向上伸,因 人而異,不可強求,長期堅持有顯著療效。 10/活動頭部預防頸椎病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跟站穩,用頭部代筆書寫繁體“鳳”字,按字筆劃同頭部擺動5~10次,此法名為“鳳字功”。 此功不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預防頸椎病效果很好。 11/放風箏有利治療頸椎病放風箏是一項很好的體育活動,患有頸椎病的中老年朋友不妨可以做一下此項體育活動。一 是放風箏時人、頭、身都要后仰,有利于頸椎恢復生理曲線;二是在拉線的活動中,手與頭、頸相配合,使頸部得到很好 的肌肉拉伸鍛煉;三是這是一項有氧代謝活動,有利于頸椎病人的盡快康復。 12/羊肉當歸姜湯止椎間盤突出疼痛羊肉500克,當歸50克,生姜50克,加鹽適量,煲湯食用,有通陽活血及止痛的效 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