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癥的病因病機非常復雜,是婦科疑難病癥之一。筆者自1995~2003年對收治的120例不孕癥,運用中醫辨證分型治療,收到較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一、臨床資料
120例病例全部來自本院門診和住院病人,年齡在23~40歲之間。其中婚后同居2~5年不孕者71例,婚后5年以上未孕者49例;原發性不孕78例,繼發性不孕42例;全部病例中經檢查屬于子宮發育不良者25例,屬月經失調、卵巢功能低下者46例,屬輸卵管阻塞者32例,屬免疫性不孕者11例,原因不明者6例。
二、辨證分型及治療方法
1.腎陽虛證
證見月經延后,量少色淡,面色晦暗,腰痛腿軟,性欲淡漠,小便清長,大便不實,舌淡苔白,脈沉細或沉遲。治法:溫腎養血,調補沖任,方選毓麟珠(《景岳全書》)加減。處方:人參、紫河車各10g,白術、枸杞、川芎各12g,鹿角膠、川椒各6g,當歸、熟地、菟絲子、茯苓、肉蓯蓉各15g,山藥、炒杜仲、續斷各18g。方中以人參、白術、茯苓、當歸、熟地、川芎益氣養血;菟絲子、杜仲、鹿角膠、紫河車、肉蓯蓉等補腎壯陽,調補沖任;川椒溫養督脈。全方既溫養先天之氣以化精,又培補后天以生血,使精充血足,沖任得養,胎孕乃成。若腰痛如折,小腹冷甚,脈沉遲者,可加巴戟天、補骨脂、仙靈脾;白帶清稀,食少便溏者加砂仁、薏苡仁等。
2.腎陰虛證
證見月經先期,量少色紅,手足心熱,頭暈耳鳴,腰痠腿軟,舌紅苔少,脈細數。治法:滋腎養陰,調沖益精。方選養精種玉湯(《傅青主女科》)加味:熟地18g,當歸、山萸肉、白芍、黃精、桑寄生、菟絲子、續斷、女貞子、旱蓮草各15g。方中以熟地、山萸肉、黃精、續斷、菟絲子、桑寄生滋肝腎、養精血,二至丸滋陰清熱,當歸、白芍養肝和血。全方滋腎養血,使精血充足,沖任得滋而自能受孕。若形體消瘦,五心煩熱者,可酌加丹皮、地骨皮、知母、黃柏、炙龜板等。
3.氣血虧虛證
證見婚久不孕,面色萎黃,頭暈目眩,心悸少寐,氣短乏力,全身倦怠,惡冷怕熱,月經量少色淡,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濡細。治以補氣養血,方選八珍湯(《正體類要》)加味:熟地、當歸、白首烏、枸杞各12g,黨參、白術、茯苓、雞血藤、黃精、炙黃芪、龍眼肉各15g,川芎10g,炙甘草6g,大棗6枚。方中以熟地、首烏、枸杞、黃精、龍眼肉養血生精;當歸、川芎、雞血藤養血活血;黨參、白術、炙黃芪、大棗、甘草益氣健脾。全方養血生精,健脾益氣,有促進受孕之功。若形體消瘦,手足心熱者加旱蓮草、阿膠;手足不溫者加鹿角膠。
4. 痰阻胞宮證
證見經期乳脹,胸痞脅痛,小腹墜脹,月經前后無定期,行而不暢,量少色暗,有血塊,煩燥易怒,舌質正常或暗紅,苔薄白,脈弦。治以舒肝理氣,解郁調經。方選開郁種玉湯《傅青主女科》加味:當歸12g,白術、白芍、茯苓各15g,合歡皮、丹皮、玫瑰花各10g、香附、天花粉各15g。方中以當歸、白芍養血柔肝,丹皮涼血活血,香附、玫瑰花、合歡皮調氣解郁,白術、茯苓益脾,天花粉生津清熱。諸藥合用,共奏疏肝、解郁、理氣、調經之功。若夢多紛紜加炒棗仁、柏子仁以養心安神;乳房脹痛有塊者加橘核、荔枝核以疏肝通絡。
三、治療結果
本組120例中,以上述辨證方法治療,經服湯劑20~40劑受孕33例,占27.5%;服41~70劑受孕者60例,占50%;服用1年左右而受孕者12例,占10%,月經及其他癥狀明顯改善,但仍未孕者15例,占12.5%,總有效率87.5%。
四、典型病例
張某,女,32歲,2002年8月就診。婚后4年夫婦同居,性生活正常,未避孕而未孕。配偶查精液無異常。患者形體肥胖,經常頭暈,有時惡心,月經40~60天一行,經量少,不愿活動,飯后即欲睡。舌體胖,有齒印,苔白膩,脈沉滑。辨證為痰濕阻滯,給予啟宮湯加減,先后服藥3個月,月經停止,查尿妊娠試驗陽性,后順產一女嬰。
不孕證原因很多,但以上述五種證型為多見,因此臨證時必須首先辨清證型,有的放矢,施以恰當的治療法則與相關方藥。當然,上述證型在臨床上其表現不會截然分開,有些多混合存在,辨證時當抓住主要病機及證候,靈活掌握,巧妙施治,不斷摸索經驗,方可收到較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