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內(臀部、大腿后外側和腳的外側面)的疼痛。本病多見于中老年男子。本病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炎)原因不明,臨床比較少見。繼發性坐骨神經痛由于鄰近病變的壓迫或刺激引起,又分為根性和千性坐骨神經痛,分別指受壓部位是在神經根還是在神經干。根性多見,病因以椎間盤突出最常見,其他病因有椎管內腫瘤、椎體轉移病、腰椎結核、腰椎管狹窄等;干性可由骶髂關節炎、盆腔內腫瘤、妊娠子宮壓迫、髖關節炎、臀部外傷、糖尿病等所致。
有哪些癥狀?
發病時患者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腰部僵直感,以后逐漸加重而發展為劇烈疼痛,疼痛由腰部、臀部、髖部開始,向下沿大腿后側、腘窩、小腿外側和足背擴散,有時有燒灼樣或針刺樣疼痛?;颊呦才P向健側,病側下肢髖膝部微屈,重心移向健側。日久大腿后方及小腿的肌肉松軟無力,可導致輕度肌肉萎縮。
體征:腰椎、骶骨旁、沿坐骨神經有壓痛,坐骨神經牽拉試驗、頦胸試驗陽性,跟腱反射減退或消失。
如何診斷?
根據急性起病,沿坐骨神經通路的放射性疼痛,直腿抬高試驗陽性癥狀和體征,可以診斷坐骨神經痛。
如何治療?
熟地15-30克,雞血藤15-30克,續斷10-15克,獨活10-15克,威靈仙10-15克,鹿銜草10-15克,川牛膝10-15克,生甘草10-15克,狗脊10-30克,炒白芍15-30克。
*兼風寒者,加制川烏10克,川桂枝10克。
*兼濕重者,加炒蒼術10克,川黃柏10克,晚蠶沙15克。
*氣虛者,加生黃芪30克。
*陽虛者,加制附片10克,肉蓯蓉10克,仙靈脾10克,巴戟天10克。
*刺痛明顯,加制乳香10克,制沒藥10克,紅花10克,桃仁10克。
*痛劇者,加露蜂房10克,蜈蚣2條。
上藥加水煎煮2次,將兩煎藥液混合均勻,分2次服用,每日1劑。
有哪些單驗方?
1.威靈仙陰干者適量,研末,每次服1湯匙,酒送下,不能飲酒者開水送服亦可。
2.王不留行200克,炒后研為細粉,每次3-5克,每日2次,連服5-7天。
3.生烏頭250克,醋調為糊狀,人炒鍋內熬至醬色為度(即100℃后2分鐘),攤于布上,厚約5毫米,貼于疼痛部位,每日換藥1次。
特別提示
1.硬板床休息,可堅持做床上體操。
2.要勞逸結合,生活規律化,適當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經常堅持立、臥、仰臥以及腰背肌的活動練習,每日練習 1-2次太極拳、八段錦,注意不可過于勞累。
3.運動后要注意保護腰部和患肢,內衣汗溫后要及時換洗,防止潮濕的衣服在身上被焐干,出汗后也不宜立即洗澡,待落汗后再洗,以防受涼、受風。
4.在急性疼痛期,不要拾起超過5千克的重物和不要用腿、臂和背部用力上舉重物,可推但不要拉重物。
5.疼痛發作時,可用冰敷患處30-60分鐘,每天數次,連續2-3天,然后以同樣的間隔用熱水袋敷患處,也可服用消炎痛等非處方止痛藥。
6.每日睡前用熱毛巾或布包的熱鹽熱敷腰部或臀部,溫度不可太高,以舒適為宜。
7.積極治療引起坐骨神經病的原因,及時控制體內各種炎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尤其是要避免腰椎間盤病變。對于疼痛發作嚴重,服藥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