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于衣原體或尿素分解支原體通過性交等傳染所致的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由于淋菌對衣原體感染有激活與促進作用,所以本病常與淋病合并存在。好發于青年性旺盛期,預后較好。
病原體主要為沙眼衣原體和尿素分解支原體兩種,少數由陰遵滴蟲、念珠菌、單純皰疹病毒、蘭氏鞭毛蟲引起。性交傳染為主要傳播途徑,多數女性患者癥狀不明顯或僅為白帶增多,不易早期診斷,因此為重要傳染源。
有哪些癥狀?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潛伏期為1-5周,平均約2周。
典型癥狀為尿道刺癢,伴有輕重不等的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難,少數病人有尿頻。在晨起排尿前或長時間不排尿時,尿道外口有少量稀薄的牯液性分泌物。常因富頸感染引起白帶增多,呈粘液膿性,如不治療,上行感染引起子官內膜炎、輸卵管炎、盆腔炎,造成不孕癥。患病產婦可通過產道感染給新生兒,引起沙眼衣原體結膜炎。
50%的患者癥狀不典型,其中30%-40%的病人可無任何癥狀,另有10%-20%的患者同時合并有淋菌性尿道炎。
檢查:尿道口微紅,有少量膿性分泌物。陰道分秘物增多,官頸管內有膿性分泌物流出。
如何診斷?
病原體培養是本病確診的重要方法。
如何治療?
山藥15克,熟地15克,赤石脂(先煎)15克,澤瀉15克,肉蓯蓉10克,山萸肉10克,菟絲子10克,巴戟天10克,杜仲10克,牛膝10克,五味子5克。
*濕熱,去熟地、山萸肉、五味子,加車前子15克,萆薢15克,黃柏15克。
*氣滯,加沉香5克,大腹皮10克,烏藥10克。
*血瘀,加三棱10克,莪術10克,川牛膝10克。
上藥加水煎煮2次,將兩煎藥液混合均勻,分2次服,每日1劑。
有哪些單驗方?
1.土茯苓30克,地膚子15克,黃柏15克,苦參15克,每日1劑,水煎,熏洗患處,每日2-3次。
2.蛇床子15克,白鮮皮15克,地膚子15克,公英30克,知母10克,黃柏10克,土茯苓15克,每日1劑,水煎,熏洗局部,每日2-3次。
3.地膚子30克,海金沙9克,甘草6克,上藥加水煎煮2次,將兩煎藥液混合均勻,分2次服,每日1劑。
特別提示
1.活療期間禁止房事,忌食辛辣之品和飲酒。
2.杜絕性混亂。
3.發現新生兒感染,要對其父母進行檢查治療。
4.污染的衣物、毛巾等是傳染媒介,要嚴格消毒。
5.對性伴侶要給予檢查和治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