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胡希恕(20)
結果:上藥服二劑,諸癥即解。
    按:此是太陽陽明合病之下利,胡老常用葛根湯加生石這膏治之。“腹瀉下利還能用生石膏?”常有質疑者。《傷寒論》第4條:“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此患者有咳嗽、惡風寒、口干、脈數,提示太陽傳陽明.下利主因陽明熱.故用葛根湯加生石膏解表清陽明熱.則表解下利除。不熟悉經方者,多用藿香正氣湯加減,但臨床對比使用,深感不如前者快捷.因此,特把本例列此以供研討。
 
    例2  (急性胃腸炎)劉某,女,50歲。
    初診日期1965年9月12日:昨日吃了一碗葡萄,今日上午感無力、口渴、下肢酸軟,喝了三杯熱茶后。即覺身熱、頭昏、惡寒,下午皮膚熱如燔炭灼手,體溫40.1℃,不思飲食,有溫溫欲吐之感,并感心煩,舌苔白厚而少津,脈數急。與葛根加半復石膏湯:
    葛根四錢,麻黃三錢,炙甘草二錢.白芍三錢,桂枝二錢,生姜二錢,半夏四錢,大棗三枚,生石膏二兩。
    二診9月13日:傍晚服藥后,即呈昏睡狀態,并發生嘔吐,吐出大量清水,夜半出現腹瀉,為大量水樣便.色紅,便后入睡,身熱減輕,體溫37.4℃,意識亦漸清。仍有腹瀉,但量已少,仍有欲吐之情,與白頭翁湯合黃芩加半夏生姜湯:
    白頭翁二錢,黃苓三錢,黃柏三錢,黃連三錢,秦皮三錢.白芍三錢,甘草二錢,大棗三枚,半夏四錢,生姜三錢。
    三診9月14日:昨日下午,諸癥大減,呈脈靜身涼之象,體溫36℃,仍無力、不思飲食。今日。身微汗出.已進食。囑飲食調理,不日而痊。
    按:本例是急性下利,為急性胃腸炎可能性大,原病歷記載有“水樣便,色紅”,不能完全排除痢疾。但不論是痢疾還是腸炎,仲景時代,是根據癥狀特點用藥的,這就是,病之初為太陽陽明合病,《傷寒論》第33條:“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故與葛根加半夏湯。又因心煩,故加生石膏。第二天出現吐利,呈太少合病,據《傷寒論》第37l條:“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及第172條:“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故與白頭翁湯合黃芩加半夏生姜湯。因方藥對證,故藥到病除。中醫能治急性病久矣!
 
    例3(急性腦炎)彭某,女,30歲。病案號3122l。
    初診日期1965年8月26日:前天中午吃葡萄。晚上又受涼,今早感無力、腿酸、口渴,喝了四杯熱茶即覺身熱惡寒,下午心煩、汗出、腹痛、腹瀉三次。而來門診,舌苔白膩,脈滑數寸浮。與葛根芩連湯:
    葛根八錢。黃芩三錢,黃連二錢,炙甘草二錢。
    結果:上藥服一劑后,腹痛腹瀉減。三劑后證已。
    按:本例與例2病因病程大致相同,都有陽明里熱,但前例太陽表證明顯.故先用葛根加半夏生石膏湯治療,待表解后。繼用白頭翁湯合黃芩湯清陽明里熱;本例邪熱內陷,表雖未全解,但太陽表證已不明顯而呈陽明里熱證,故用葛根芩連湯清陽明熱。同是急性下利,證不同,用藥不同.這是中醫治下利的特點。
 
    例4  (噤口痢)佟某,男,40歲,住黃化門17號。  
初診日期1943年7月15曰:平素甚健,又白又胖.入
夏染疫.高燒.腹痛。下利后重.便意頻頻,惡心,嘔吐乃至水漿不入。以至大便日行30余次,所下血水.色黑灰暗,其味惡臭。最后所下僅為點滴血漿樣血水,坐廁不起,曾去市大醫院治療無效,中醫諸醫束手,延胡老診治。赴其家診時,面色蒼白而灰暗,舌苔白根膩少津,脈細數,病情如上述。危重已極,此時病已無表證,證屬少陽陽明并病,汗、下均非所宜.唯有和解一法,與小柴胡湯加生石膏:
    柴胡八錢,黃芩三錢,黨參三錢,半夏四錢,生姜三錢,大棗四枚,炙甘草二錢,生石膏三兩。
    另西瓜一個,囑其頻頻吃。
    結果:開始吃西瓜與喝水一樣,吃了即吐,囑吐了繼續吃。翌日即見效,二日后吐止,氣力增,漸可坐起。家人苦其不能進食,胡老囑其近兩天萬不可進食。至第七天,腹瀉明顯好轉,一日2~3行,病人訴胃有涼感,知內熱已去.與小柴胡湯去黨參,加西洋參三錢。第八天即能吃.細心調養,半月痊愈。
    按:此案是按照中醫理論治療的噤口痢。西醫謂痢疾是細菌感染,用殺菌藥而無效。中醫不從殺菌入手,而從當時的證候、方證入手,方藥對證,而救危為安。
    這里想到了湯本求真先生寫的《皇漢醫學》序:日本明治維新,發展西醫,廢除漢醫,湯本學西醫可謂優秀.怎料到自己的獨生女患下利,西藥全用盡.卻毫無療效,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女兒死去,心中無限悲傷,精神將至崩潰。恰友人拿了一本中醫書讓他看,書名為《醫界鐵錐》,他一見此書立刻被中國文化和中國醫學所吸引,心中不再空虛.日夜研讀,并應用于臨床,得心應手,并把臨床體會匯集成冊,這便是有名的《皇漢醫學》。這里一并感嘆:如果湯本早學仲景之學,其女不致于死?本例如無仲景之學也能生乎?歷史的教訓無比深刻,但一些自認為高明、科學化的人,卻往往犯明治維新同樣的錯誤,例如其后有賀誠之流提出費止中醫案;今也有持懷疑者:“小柴胡湯加生石膏能治噤口痢!哪味藥能殺痢疾桿菌?用于百分之幾的人群有效?”按照西醫的理論、方法驗證無效.便得出結論:“治療痢疾無效”.“這一例是瞎貓碰到了死耗子”。這里的主要原因.中醫和西醫是兩個不同的理論體系,治療用藥是不同的思路。西醫是殺菌,中醫是辨證扶正抗邪。小柴胡湯加生石膏是應用于少陽陽明合病方證,可用于感冒、肺炎、肝炎、腦炎等各種疾病出現該方證時,用之皆效,但是不論是那種病,沒有出現該方證時用之也是無效的。該方如用于前三例。因方不對證也絕無療效,唯有象本例表現為少陽陽明合病用之才有效,這就是辨證論治精神。“越是民族的.它越是國際的”,中醫能自立于世界之林,因為中醫是中國有特色的生命科學。
 
    例5  (妊娠痢疾)張某,女,31歲,病案號493431。
    初診日期1965年3月10日:自前日開始腹痛、腹瀉。
大便有紅白粘液,白天二三次,晚上七次。里急后重明顯。惡心,納差,畏冷,溲黃,服西藥無效。既往有血吸蟲病史,今懷孕已7月。舌苔薄白.舌質稍紅,脈沉細滑數。證屬濕熱滯下,傷及血分,治以清熱涼血,兼以祛濕導滯。與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
    白頭翁三錢,黃連二錢,黃柏一錢,秦皮一錢.甘草三錢,阿膠三錢。
    二診3月12日:上藥服一劑,昨日泄二次。無紅粘液便。今晨泄二次,第二次稍帶粘液。前方加茯苓三錢。
    三診3月13日:上藥服一劑后,腹已不痛,昨夜便行二次,質溏,溲黃,納可。上方加焦白術三錢,二劑消息之。
    按:此也是陽明病下利,不過本例是孕婦得之,難免憂慮胎兒,而胡老已有成熟的經驗,這就是:痢疾里急后重,下利赤白,用白頭翁湯主之。如產后、孕婦、或虛乏少氣者.宜加阿膠、甘草補虛。
 
        上熱下寒下利多  辛開苦降瀉心湯
    例6  (慢性胃腸炎)張某,男,29歲。病案號168767。
    初診日期1965年10月12日:腹瀉、胃脘脹四個月。
原有右脅痛已四五年,經檢查謂慢性肝炎,因癥狀不重.故未重視治療。近四個月來右脅背痛明顯,且見胃脘疼痛、腹脹、頭暈、惡心、大便溏稀日四五行,經查肝功正常,服中藥治療腹瀉、胃脘疼等不見好轉,并見吐酸、燒心、午后身熱、口干、心跳,厭油膩,舌苔白,脈沉細。與半夏瀉心湯:
    半夏四錢 黨參三錢,黃芩三錢,黃柏三錢.干姜三錢,大棗四枚,炙甘草二錢。
    結果:上藥服六劑,腹瀉、腹痛、吐酸、身熱已.燒心、口干、惡心、心跳、頭暈、右脅痛減,納增,上方加吳茱萸二錢,茯苓三錢繼服,經服月余諸癥已,右脅痛亦輕微。  
  按:此例為少陽太陰并病。而呈上熱下寒證,用半夏瀉心湯辛開苦降,使中健飲去熱除,故下利止,諸癥也隨之好轉。
 
    例7(慢性痢疾)任某,女,16歲,痛案號185192。
    初診日期1965年12月30日:于1958年患痢疾,久治無效。現大便仍下膿狀物,劇則日五六行,時腹痛、腸鳴。口干。心下痞,舌苔白根膩,脈弦細。與半夏瀉心湯加芍藥:
    半夏四錢,黃芩三錢,黃連三錢,黨參三錢,于姜三錢.大棗四枚,炙甘草三錢,白芍三錢。
    結果:上藥服六劑,腹痛、心下痞皆減,便中膿狀物不見,大便溏稀日2~3行,原方再服七劑而諸癥已。
    按:此下利為少陽太陰合病,其因胃氣不振而致飲留邪聚,呈上熱下寒之證。故以黨參補中健胃.和之以大棗、甘草,并以半夏降逆和胃,以干姜溫下寒驅飲、以黃芩.黃連清上熱解痞止利,因腹痛明顯,故加芍藥緩急止痛。由本例治驗可看出,半夏瀉心湯可用于急性、慢性下利,也就是說,無論急性還是慢性下利.只要見本方證即可用之。
 
    例8  (慢性腸炎)劉某,男,38歲,病案號178894。
    初診日期1965年11月1日:腹瀉四十余日,日行6~7次,瀉前腹痛、腸鳴,常胃脘痞滿,飲水則心下悸,時口苦、咽干、頭昏、耳鳴,舌苔白,脈沉細。與生姜瀉心湯: 
  生姜四錢,半夏四錢,黨參三錢,黃芩三錢,黃柏三錢,干姜一錢,大棗四枚.炙甘草二錢。
二診11月4日:上藥服三劑,腹瀉已,上方隔日服一劑調理。
    按:本例因有飲水則心下悸,為寒飲證重,故用生姜瀉心湯治之。方中黃柏是代黃連.因當時黃連無貨不得已代用,以下同。
 
    例9  (急性腦炎)榮某,女,70歲,病案號93184。
    初診日期1963年10月27日:自昨日起腹瀉。日三四行,腹痛已兩周,口咽干,腸鳴甚,胃脘痞滿.項強,頭脹微痛,兩眼干澀,舌苔白而少津,脈細數。與甘草瀉心湯:
    炙甘草四錢,半夏四錢,黃芩三錢,黃柏三錢,黨參三錢,干姜三錢,大棗四枚。
    結果:上藥服三劑,腹瀉止。項背痛、及腹痛未已,與柴胡桂枝干姜湯合當歸芍藥散消息之。
    按:此與前兩例皆為上熱下寒證,但本例胃氣更虛,因用甘草瀉心湯治之。
 
          虛寒下利屬太陰  寒熱錯雜見厥陰  
  例10  (腸功能紊亂)李某,男,58歲,病案號155413。
    初診日期1965年4月6日:受涼后腹瀉已三月不愈,每日大便3~4行,大便有完谷不化,胃腹脹滿,食后益甚,時有噯氣頭暈,舌苔白潤,脈細緩。證屬里虛寒飲,升降失和,治以溫中益氣,和胃化飲。與理中湯加陳皮、扁豆:    
黨參三錢,炮姜二錢,炙甘草二錢,蒼術三錢,陳皮五錢,炒扁豆三錢。
    結果:上藥服六劑,腹瀉基本已止,腹脹亦明顯減輕,繼服六劑而證已。
    按:本例為典型的里虛寒飲下利,也即太陰病下利,為理中湯方證,故與之即愈。
 
    例11  (慢性結腸炎)古某,男,54歲,病案號182864。
    初診日期1965年12月7日:腹瀉六年。1959年患急性結腸炎,經治療未能痊愈,腹瀉時輕時重。今年4月在積水潭醫院查出有早期肝硬化。近癥:大便溏稀而不暢,時常便出一點點,時有便后失禁不守之象,常右脅隱痛,左側臥位時明顯,而肝功能正常。胃脘疼,乏力,口干,納差,舌苔白,脈細弦稍數。證屬太陰少陽合病。為吳茱萸湯合生姜瀉心湯方證:
    吳茱萸三錢,生姜五錢。黨參三錢,黃芩三錢,馬尾連四錢,干姜三錢,大棗四枚,炙甘草二錢。
    結果:上藥服三劑,胃脘疼減,納差好轉,大便較暢,次數減少,大便量較多,但仍有大便不凈感,上方去干姜.加炮姜二錢,黃柏二錢。繼服六劑,大便明顯好轉,日2~3行,右脅隱痛亦好轉,上方去馬尾連續服六劑,下利癥狀已.右脅隱痛輕微。
    按:本例中寒飲盛因致下利,正邪相爭,陽氣尚旺,以現少陽太陰合病,故以吳茱萸湯合生姜瀉心湯治之.溫中化飲.佐清上熱,使邪卻而正安。
 
    例12(慢性肝炎)孫某,男,38歲,病集號134809。
    初診日期1968年4月6日:1961年因腹瀉診斷為無黃膽型肝炎。經治療肝功能正常,但腹脹、脅痛、腹瀉不已。于1964年8月來我院先找西醫治療無效,后找中醫治療,治療三月。脅痛及胃脘疼好轉.而腹瀉不見好轉.每日大便2~3次,有時5~6次,腹脹明顯。飯后尤甚,腸鳴、矢氣多,口苦.食欲差,自感腹中有涼氣、腰腿冒涼氣,四肢冷,平時怕冷,晚上常凍醒,舌苔白,脈沉細,查體:肝大一指,質中硬,壓痛輕微,心下有振水聲。此為里虛寒飲.為太陰下利,與附子粳米湯合人參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胡希恕講傷寒論 胡希恕:《傷寒雜病論》下利論治
胡希恕臨床經驗2
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胡希恕 (14)下利證治
《下痢(腹瀉、痢疾)》——胡希恕
胡希恕臨床經驗
(10)[轉載]治療腦病經驗胡希恕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水县| 白玉县| 定远县| 疏附县| 龙江县| 临汾市| 靖州| 安仁县| 五常市| 霍州市| 崇州市| 安溪县| 巴马| 兴山县| 唐山市| 攀枝花市| 彩票| 阿瓦提县| 肇东市| 汉寿县| 玉龙| 冀州市| 屏南县| 新昌县| 蒙城县| 达孜县| 西平县| 甘泉县| 广灵县| 唐河县| 谢通门县| 正镶白旗| 黄山市| 咸阳市| 大兴区| 文成县| 马山县| 梧州市| 崇左市| 广汉市| 新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