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我的驗方小集

1.抗早博合劑:紅參5克(黨參30克),丹參 苦參 麥冬 五味子 薤白 茯苓 柏子仁 炙甘草 各15克,炒棗仁20克,琥珀(碾碎沖服)3克,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30天為一療程,適用于各型早博。

苦參每日20~30克,水煎服,10天為一療程,用于各型早博亦可有漏蘆10克泡水或煎服。

2.抗心衰合劑(肺心病):葶藶子30~50克,丹參 枳實各10~15克,水煎服,一日一次,每次100ml,日3次,適用于心力衰竭者。

3.通冠湯:枳殼 陳皮各12克,烏藥 桂枝各10克,炙甘草 法半夏各9克,茯苓 黃芪各20克,丹參30克,全瓜蔞 薤白各15克,水煎服,每次100~150ml,日服2次,適用于心脈動瘀阻者。

4.遵義醫學院闌尾Ⅲ號:川楝子15克,紅藤60克,桃仁 皂刺 丹皮各9克,炙山甲6克,雙花15克。

5.復方白花蛇舌草湯(闌尾炎):白花蛇舌草 蒲公英 羊蹄草隨證加減,每日1~2劑,分2~4次服。

6.急性膽囊炎:①丹參 柴胡 各15克,黃芩 枳實 姜夏 大黃(后下) 芒硝各9克,二花30克,連翹12克,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②柴胡 青皮各6克,金鈴子 枳實各10克,水煎服。

7.膽石病:消石散:郁金粉 甘草粉0.3克,火硝粉1克,白礬末0.5克,滑石粉1.8克,每日一劑,分2~3次沖服,可連服15~30天,孕婦忌服,小兒酌減。

8.膽囊炎:①香附15克,烏藥10克,水煎服。

②茵陳12克,膽草 郁金 木香 枳殼各9克,水煎服。

9.膽道排石湯:生大黃 木香 枳殼各15克,金錢草30克,屬氣滯者加川楝子 黃芩各10克,屬溫熱者加山梔12克,元胡15克,虎杖30克,一般用藥后一周開始排石,可持續數天到數十天,一療程為2~3個月,對膽囊結石無效。

10.急性咽炎:①胖大海2枚,金銀花1.5克,玄參3克,生甘草2克,每日一包袋茶  

②玄參 麥冬 金銀花 山楂各10克,胖大海2~4個,鮮蘿卜葉30克,桔梗 甘草各6克,水煎,袋茶隨飲,不拘時。

11.慢性咽炎:生地黃 玄參 牛蒡子 金銀花各15克,黃芩 桔梗各12克,板藍根 麥冬各20克,甘草4克,上藥煎后濃縮成糖漿,口服,每日2次,每次100ml。

12.鼻竇炎:蒼耳子 辛夷花 玄參各9克,白芷 酒黃芩各5克,細辛 甘草 薄荷各3克,上藥共入罐中,加入清水武火煎,患者坐于煎藥處,對準藥罐,使藥氣隨呼吸進入鼻腔,煎成后澄清溫服,一日3次。

13.急性腰扭傷:①早期:當歸 赤芍 續斷各12克,秦艽15克,木通 延胡索 枳殼 厚樸各10克,桑枝30克(先煎),木香3克(后下),水煎服。

②后期:鉤藤 續斷 杜仲 熟地黃 當歸各12克,獨活 牛膝 威靈仙各10克,白芍5克,炙甘草6克,桑寄生30克,水煎服。

14.類風濕性關節炎:防己 秦艽 桑枝 威靈仙各10克,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15.三叉神經痛:①全蝎 蜈蚣等量研細末,每服2克,日服2~3次。

②愈痛散:白附子100克,全蝎150克,白芷 川芎 僵蠶各200克,共研細末,每服2克,每日2次,熱酒調服。

16.偏頭痛:①風熱型:生地15克,白芍 當歸 黃芩 菊花 蔓荊子各10克,川芎甘草各6克,水煎服,一日一次。

②風濕血淤型:全蝎100克,生地 當歸 白芍 甘草各200克,蜈蚣150條,地龍150克,曬干研細裝入0.25克膠囊,每次4~5粒,一次3次,黃酒或白開水送下。  

③散偏湯:川芎30克,白芍15克,白芥子 香附各10克,柴胡 郁李仁,甘草各6克。兼風寒,加桂枝 細辛;兼風熱,加生石膏 菊花;兼風濕,加羌活 蔓荊子;兼肝陽上亢,加石決明 天麻;兼血淤,加桃仁 紅花。

2.面癱丸:白附子 僵蠶 鉤藤 蟬衣 海風藤 防風各30克,川芎27克,制馬錢子9克,為末,每次服6克(煉蜜丸),一日3次(共服36次)。

2.急性腎盂腎炎:石葦 律草 車前草各30克,柴胡24克,黃芩18克,廣木香9克,一日2次每劑,分6次服,守方一周。

3.慢性或急性腎盂腎炎緩解后:黃芪 蒲公英 半枝連各30克,黨參 柴胡 麥冬 蓮子 地骨皮 車前草各15克,石草蒲 遠志各10克,一日一次每劑,守方一周。

4.急性腎小球腎炎:①風水浮腫尿少者:復方蟬衣飲:白鮮皮 地膚子 浮萍 漢防己各20克,蟬衣 僵蠶 地龍各10克,水煎服,一日一次每劑。

②熱毒血尿者:復方益腎合劑:生黃芪 半枝蓮 半邊蓮 茜草各30克,蒲黃 丹參各10克,水煎服,一日一次每劑。

5.再障(慢性):①黃芪 黨參 何首烏各30克,生地 熟地 女貞子 菟絲子各15克,白術 茯苓 當歸各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一日一次每劑。

②一葉秋堿16mg   im    一日一次,1.5~2個月生效,療程不少于4~6個月。

③丙酸睪丸酮50~100mg  im   一日一次,3~6個月為一療程。

口服康力龍2mg,一日2次*3~6個月(定期復查肝功能)

強的松10mg或地米1.5mg,一日3次*4~6周,后改維持量。

6.蟯蟲:小兒夜晚及會陰及肛門奇癢,夜眠不安,遺尿尿頻,應疑本病。

苦楝根皮9克,檳榔 鶴虱12克,水煎服,一日一劑,早晚分服,持續一周。

7.蛔蟲病:小兒反復陳發性臍周疼痛,有時伴有易饑,夜間磨牙,蕁麻疹,以及嗜食異物,如泥土,茶葉。

使君子 苦楝根皮各9克,檳榔15克,木香 枳殼各6克,大黃3~6克,甘草3克,一日一劑,早晚分服,連服2天。

8.流感的預防:野菊花 貫眾各15克,板藍根30克,水煎服。

9.風濕性關節炎:①虎杖根 威靈仙 海風藤各30克,羌活 獨活各10克,煎湯洗關節。

②伸筋草 鉆地風 鹿銜草 老鶴草各30克,煎湯洗關節。

10.冠心病:①痰濁閉阻兼血瘀者:冠心康復湯:丹參25克,生蒲黃20克(包煎),生山楂15克,郁金 法半夏 薤白各10克,瓜蔞仁12克,枳殼6克,川芎5克,琥珀(沖服) 桔梗各4克,一日一劑,2個月為一療程。

②冠心歡:心血瘀阻者:五靈脂 蒲黃 桂心 細辛 丹參 遠志研末裝入膠囊,每日4~6次,第次1.5克。

③人參 三七各等份研末,每服3克,一日2次,用于心血瘀阻者。

11.心肌梗塞:通痹消脹湯:全當歸 木通 枳殼 薤白 桃仁 大黃(后下)各10克,萊菔子30克,水煎服,必要時隔0.5~2小時再服,適用于本病兼腹脹者。

12.病毒性心肌炎:①寧心湯:人參(沖服) 麥冬 熟棗仁 炙甘草 瓜蔞皮各10克,夜交藤20克,生地 丹參各15克,桂枝6克,一日一劑,煎2次分2次服,適用于氣陰兩虛者。

②黃芪 丹參各30克,板藍根20克,檀香 貫眾各10克,水煎服,一日2次,為通治方。

13.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①丹參30克,苦參 棗仁各15克,朱砂0.8克(沖服),琥珀1克(沖服),水煎服,一日2次,每次100~150ml。

②北五加皮研末,每次1克,一日3次。

③25%葡萄糖20ml, 心律平70mg  i.v   >5分鐘,20分鐘后無效可重復一次,總量<210mg。

異博定 5mg,  25%葡萄糖20ml   i.V   

25%葡萄糖20ml   西地蘭0.4mg  i.V 伴心衰者首選。

14.心房顫動:①除顫湯:丹參20克,苦參 炙甘草 五味子各15克,柏子仁 三七 川芎各12克,一日一劑,3/日。

②三參湯:黨參90克,丹參60克,苦參 當歸 地龍各30克,松節100克,甘草,生姜各10克,每劑煎3次,每次煎20分鐘,合并3次,藥液約1000ml,分早 中 晚3次服,一日一劑,復律后繼續服7周以鞏固療效。

15.急性胰腺炎:肝郁胸腹脹痛,心煩欲嘔者:柴胡 白芍 枳殼 木香 當歸 白術 茯苓各10克,甘草3克,薄荷1.5克,研末,一日2次。

16.慢性膽囊炎:①玉米須 蒲公英 茵陳蒿各30克,一日一劑,水煎服,緩解疼痛效果好。

②茵陳 膽草各12克,郁金 木香 枳殼各9克,共研末,加濃縮豬膽汁半斤,拌入藥面中加適量蜂蜜為丸,每丸9克,早晚各一丸,適用于氣滯者。

17.肝硬化:萊菔子粉 雞內金 沉香粉各1.5克和勻,一日分2~3次吞服,用于肝硬變脹氣。

半邊蓮,玉米須各30克,每日一次,水煎服,用于消腹水。

18.潰瘍性結腸炎:煨肉豆蔻 炒五味子各60克,煨廣木香 訶子肉 炒吳茱萸各12克,共研細末,每服6克,一日2次。

19.急性腸炎:①炒車前子研末,每次6克,一日一劑,水煎服,治暴瀉不止,小便不通。

②車前草 馬齒莧 蒲公英各30克,一日一劑,水煎服,主治發熱,惡寒,腹痛泄瀉者。

20.胃下垂:鮮豬肚一個,洗凈,正面朝外,白術片半斤,用水浸透,將白術入豬肚內,兩端用索線扎緊,放入大瓦罐內,加水一罐(罐內須墊碎瓷片,以免豬肚貼在罐底上),置小火上煮一日,將白術取出曬干,焙枯研成極細末,每日一次,每次3克,空腹開水送下,5劑為一療程,輕癥一療程,重癥連用3療程。

21.慢性腎小球腎炎:①綠豆附子湯:綠豆30克,制附子30克,水煎煮食豆,次日再加綠豆30克煮熟食豆,第3天則另用二藥煎煮如前,適用于水腫,忌生冷鹽酒60日。

②滋腎湯:白茅根30克,生地 赤芍 牛膝 益母草各15克,當歸 川芎 女貞子 旱蓮草 金櫻子 芡實 蒼術 黃柏各10克,適用于蛋白尿長期不消者。

22.下泌尿道感染:①海金沙草 車前草 扁蓄 白茅根 白花蛇舌草 馬齒莧 敗醬草任選一兩種,每種30~60克,水煎服,治膀胱濕熱型。

②冬葵子為末,每次5克,甘草 木通適量煎水送服,每日3次。

23.頭痛方(偏頭痛):①風熱型:生地15克,白芍 當歸 黃芩 菊花 蔓荊子各10克,川芎 甘草各6克,水煎服,一日一劑。

②風濕,血淤型:全蝎100克,生地 當歸 白芍 甘草各200克,蜈蚣150條,地龍150克,曬干研細裝入0.25克膠囊,每次4~5粒,每日3次,黃酒或白開水送下。

24.癤:①鮮忍冬藤150克,生甘草30克,連翹15克,水煎服,一日一劑,分3次服,連服3~5天。

②銀花9克,野菊花9克,紫花地丁9克,煎服法同上,連服2~4天。

③生黃芪15克,當歸9克,銀花30克,甘草6克,水煎服,一日一劑,分3次服,連服3~5天,適用于全身營養不良和癤腫反復出現者。

25.癰:銀花18克,連翹15克,蒲公英12克,甘草5克,加水250ml煎成100ml,分兩次溫服,一日一劑,連服2~4天。

26.丹毒:①不論何處發丹毒,均可用生地 赤芍 板藍根 制蒼術 黃柏等煎服。

②下肢丹毒可用蒼術 黃柏各9克,板藍根30克,煎湯,一日一劑。

③并發象皮腿者,可用防己 蒼術 澤瀉各60克,升麻30克,研末,水泛為丸,每次9克,一日2次,飯前溫開水吞服,可以常服。

27.急性乳房炎:①鮮蒲公英150克,水煎,一日2次。

②青皮10克,全瓜蔞30克,蒲公英15克,水煎,一日2次。

③瓜蔞1個,生甘草10克,忍冬藤30克,連翹15克,加水400ml煎成200ml,一日2次。

28.乳房囊性增生病:乳房脹痛,乳房腫塊,乳頭溢乳。

①乳塊消:丹參 橘葉各15克,王不留行 川楝子 土鱉蟲 皂刺各10克,一日一劑。

②乳腺方:當歸 白芍 柴胡 白術 薄荷 生姜 王不留行 路路通各15克,丹參20克,鹿角霜25克,甘草10克,一日一劑,分2次服,15劑為一療程。

29.外痔:①荊芥20克,防風 雙花 連翹各10克,地丁30克,公英30克,川椒30克,煎水外洗。

②樸硝30克,置盆內開水沖入溶化,外洗。

30.直腸脫垂:①人參蘆每日一個,研末,溫開水送服。

②黨參12克,炙黃芪15克,炙升麻3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

③熏洗方:苦參15克,石榴皮15克,枯礬8克,五倍子10克,一日2次。

31.前列腺增生病:①車前草30克,煎服。

②生黃芪30克,當歸 滑石各10克,升麻,柴胡各6克,甘草 石菖蒲各5克,竹葉2克,水煎服。

32.排石湯Ⅰ號(鏡下無血尿者):瞿麥 扁蓄 冬葵子 石葦各15克,金錢草30克,海金紗 王不留行各12克,川楝子9克,一日一劑,水煎服。

33.排石湯Ⅱ號(鏡下有血尿者):Ⅰ號湯+牛膝 茜草根 蒲黃各9克,桃仁6克,一日一劑。

34.尿石病:①牛膝30克,車前子15克,水煎服。

②海金紗 豬苓12克,金錢草50克,木香10克,水煎服。

35.精子數目少:熟地15克,龜板10克,桑螵蛸8克,何首烏12克,蒼術12克,韭菜子10克,當歸12克,復盆子10克,菟絲子10克,補骨脂10克,連服30~40天。

36.肩關節周圍炎:①獨活 防風 川芎 牛膝各6克,桑寄生18克,秦艽 杜仲 當歸 茯苓 黨參各12克,熟地黃15克,白芍10克,細辛 甘草3克,肉桂2克,水煎服,可復煎外洗患處。

②獨活 防風 川芎 牛膝各6克,秦艽 當歸 茯苓 黨參 黃芪 續斷各12克,細辛 甘草各3克,生地15克,芍藥10克,肉桂1克,水煎服,一日一劑。

37.崩漏Ⅰ號方:白術20克,當歸 生地 旱蓮草 地榆 甘草各15克,貫眾 槐花 澤瀉各10克,水煎服。適用于治療突然子宮大量出血。

38.崩漏Ⅱ號方:山藥 熟地 覆盆子各20克,何首烏 龜板 茜草各15克,水煎服,適用于子宮出血淋漓不斷者。

39.霉菌性陰道炎:①鶴虱草 歸尾各30克,苦參 蛇床子 土槿皮各15克,煎湯加豬膽汁2個外洗。

②蛇床子 蒼術 黃柏 白鮮皮30克,花椒 明礬 苦參10克,煎水外洗,一日一次,連用10天。

40.急性盆腔炎:蒲公英 金銀花 野菊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子各15克,苡仁 青蒿各20克,大黃 丹皮 枳實各10克,水煎服,一日一劑。

41.急性盆腔炎:①馬齒莧60克,車前草30克,煎水代茶。

②敗醬草45克,紫草根15克,水煎加紅糖服用,一日一劑。

60.慢性盆腔炎:①當歸 香附各10克,益母草12克,一日一劑。

②溫熱內阻型:蒲公英15克,車前草12克,歸尾 赤芍 丹皮 黃芩 川楝子 桃仁各10克,苡仁20克,柴胡 元胡 川芎 生甘草各6克,水煎服,一日一劑。

③桂枝6克,茯苓 桃仁 苡仁 丹皮 赤芍 香附 烏藥 小茴香 元胡各10克,水煎服,一日一劑,用于氣滯血淤型。

61.子宮脫垂:①棉花根30克,枳殼30克,水煎服。

②金櫻子根60克,水煎服,連用3~4天。

62.習慣性流產:①黨參 白術 黃芪各10克,紅棗5枚,加糯米適量,煮粥常食。

②綠豆衣 積豆衣 赤小豆各12克,銀花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

63.更年期綜合征:(45~55歲多發)①腎陰,腎陽俱虛之證:二仙湯:仙茅 仙靈脾各15克,當歸 巴戟天10克,黃柏 知母各5克,水煎服。

②用于神志恍惚,坐臥不安,哭笑無常者:甘麥大棗湯:生小麥50克,大棗5枚,甘草5克,水煎服。

64.慢性單純性鼻炎:鼻塞為主要癥狀:間歇性,交替性。鼻涕較多。

絲瓜根,鵝不食草各30克,茶葉6克,水煎服,一日2次。

65.慢性肥厚性鼻炎:持續性鼻塞,伴耳鳴,重聽。

赤芍 川芎 紅花 辛夷花 干姜各10克,當歸尾 香附各12克,雞血藤30克,莪術15克,制附子8克。

若脾虛便溏者,加炒白術 山藥各12克;若氣虛乏力者,加黃芪20克。

66.鼻竇炎:頭痛,鼻塞,鼻涕,嗅覺障礙,鼻道積膿。

蒼耳子 辛夷花 玄參各9克,白芷 酒黃芩各5克,細辛 甘草 薄荷各3克,水煎,先吸蒸氣,再溫服,一日3次。

67.慢性扁桃體炎:絲瓜一個,海帶30克,蒲公英25克,水煎服,一日2次。

68.濕疹:(1)內服:①紫草30克,大黃18克,共研細末,水泛為丸,成人每服10~12克,每日一次。

②菊花 銀花各10克,蟬衣4.5克,甘草6克,水煎服,一日3次。

③土茯苓30克,苡仁5克,銀花10克,生地12克,甘草6克,水煎服,秀于慢性濕疹。

(2)外治:①黃連6克,蜂房3個,共研細末,加凡士林調膏外敷,適用于急性濕疹。

②松香 枯礬 黃丹 雄黃各等份,研末,麻油調搽患處,適用于慢性濕疹。

③絲瓜絡60克,煎水洗局部,每日一次,適用于陰囊濕疹。

④密陀僧10克,黃柏6克,冰片3克,研細末,用花生油調敷患處,適用于各種濕疹。

69.神經性皮炎:①密佗僧1.5克,金毛狗脊3克,研細末,香油調敷。

②樟腦15克,雄黃3克,滑石30克,研細末,米醋調擦患處。

③川槿皮 海桐皮 斑蝥各3克,輕粉1.5克,共研細末,開水調搽。

70.脂溢性皮炎:①蒼耳子 地膚子 威靈仙 艾葉 吳茱萸各15克,煎湯外洗,每周一次。

②透骨草120克,皂角 王不留行各60克,煎湯外洗,每周一次。

③硫黃 雄黃 五倍子 黃連 密佗僧各等份,以豬油調搽,適用于干燥鱗屑型。

④潤膚膏或一掃光外涂。

71.黃褐斑:①血竭白扁豆湯:當歸15克,生地20克,川芎 赤芍12克,血竭3克,白扁豆 白僵蠶各12在,桃仁 紅花各10克,白附子 白芷各12克,鹿膠 龜膠各6克,水煎內服外搽。

②血府逐瘀湯:當歸 赤芍 生地 川芎 桃仁 紅花 牛膝各10克,柴胡 枳殼 桔梗各6克,甘草3克,水煎服。

③珍珠母 白僵蠶 菊花 茵陳 夏枯草 絲瓜絡 赤芍 白芍 白茯苓 生甘草10~12克。水煎服。

72.痤瘡:連翹 川芎 白芷 黃芩 荊芥 桑皮 苦參 梔子各4.5克,每日一劑,分3次服。

73.臭汗癥:水楊酸3克,硼酸10克,麝香草腦0.5克,薄荷腦1克,氧化鋅10克,滑石粉加到100克,涂腋下,一日1~2次。

74.疥瘡:①以疥瘡凈1號(苦參100克,蛇床子100克,花椒30克,白鮮皮100克,白菖蒲30克)全身藥浴30分鐘。浴后涂2號(百部20克,檳榔8克,苦參16克,蛇床子16克,苦楝皮8克,青蒿8克,大黃8克,制成200ml酊劑,一日2~3次,4天為一療程。

②夏枯草 蒼耳草 律草各50克,白礬 川椒各30克,加水1500ml,煎熬20分種后熏洗,一日一劑,一日2次。

③白鮮 菖蒲 全草150~200克,煎湯外洗。

④苦楝子30~40克,鮮苦楝皮100~200克,武火煎水去渣外洗。

⑤大楓子膏:大楓子去殼取肉500克,搗爛研細加凡士林500克,調勻,每日擦2~3次,用3~7天。

【消胖靈】

決明子30克,澤瀉15克,郁李仁15克,火麻仁15克,山楂10克。

加水600毫升同煎,煮沸后用文火煎30分鐘,濾出藥液,再加水400毫升煮沸20分鐘,兩煎混勻,分早晚兩次服用,每日一劑。

能健脾化痰,燥濕減肥。

治療單純性肥胖96例,有效率82%

來源劉宛華《湖北中醫雜志》1990.(5):17

肝癌中藥方劑

【方1】

白毛藤30克,刺老苞30克,仙鶴草30克,刺五加15克,黃芪30克,三七粉3克枸杞30克

三七粉除外,其他藥水煎后,用藥湯分三次沖服三七粉。每日一劑,早、中、晚各服一次。

本方治療肝癌,對早、中期患者療效較佳,晚期病人稍差。

來自《云南抗癌中草藥》

【方2】

穿山甲片30克

煅灰,加黃酒溫服,每日兩次,每次15克

有良好的活血祛瘀、攻堅散結作用,用于肝硬化、肝癌血瘀所致的痞塊痰凝病癥,用后減輕疼痛、延長生命。

來自上海市南市區蓬萊路地段醫院鄭珊君獻方

復方三白散(胃十二指腸潰瘍)

白及50g 白礬35g 白芍20g 烏賊骨(去殼)50g 漸貝母30g 延胡索(醋制)35g 桔梗30g 黃連25g 生黃芪50g 柴胡15g 甘草20g

共研粉,每服5g.3次/日

小兒外感咳嗽

桔梗 炙麻黃各12g  陳皮 炙遠志 炙甘草 荊芥各10g 炙紫菀 百部 知母 瓜萎各6g

水煎服,3次/日

咳嗽痰黃:桑白皮 黃芩 杏仁 大貝母各10g

咳嗽痰白:杏仁 蘇葉各10g

干咳無痰:川貝10g 麥冬 杏仁 元參各6g

久咳重型:佩蘭 藿香 香薷各10g

耳嗚

生草烏60g 75%酒精200ml浸泡1周,每次2--3滴,滴耳,1-2次/日,10次為一療程.

對突發性,梅尼埃綜合征,神經性及原因不明耳嗚可有效,對藥物性,老年性和混合性耳聾無效.

風熱感冒

鵝不食草 金銀花 連翹各10g 薄荷6g(后下) 牛蒡子6g

水煎服,1次/日.

風寒感冒

羌活 獨活各15g 川芎 柴胡各12g 桔梗 枳殼 前胡 茯苓各10g 甘草6g 荊芥 防風各15g

水煎服.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水蛭 地龍 蘇木 丹參 穿山甲等量,水煎服.1劑/日

缺血性腦卒中:水蛭 土元粉(1比1) 每次1g,3次/日

腦血栓形成:水蛭粉10g 1次/日

高血壓,高血脂:水蛭粉3-5g/d,1次/晚.4周為一療程.

動脈硬化,心肌梗死:水蛭粉1.5--3g 3次/日,4周為一療程.

腦梗死:水蛭粉1g3次/日.

腦出血,顱內血腫:水蛭粉3g3次/日.

腦血管病后遺癥:水蛭 全蝎 三七 按2比1比2研粉,2g 3次/日*4周為一療程.共4個療程.

水蛭粉:出血性疾病,婦女月經期,孕婦忌服,大量用可致內臟出血.

高血壓:玉米須15-20g開水沖泡代茶飲用

兒童呼吸道反復感染:黃芪 生牡蠣 山藥 白術 陳皮 防風 按3比3比3比2比2比1研粉,3g,2次/日,一個月為一療程.

胃下垂:黃芪20g 白術10g 防風10g 木香10g 白芍20g 枳實10g 砂仁10g 1劑/日,分三次服,服后平臥半小時.

足跟痛:丹參100g 牛膝12g 甘草10g 1劑/日

帶狀皰疹:

1.龍膽草 30g 丹參15g 川芎10g 水煎服 2次/日 可減輕疼痛,停止皮疹發展.

2.龍膽瀉肝湯:龍膽草30g 柴胡10g 甘草6g 澤瀉10g 車前子10g 木通10g 生地10g 梔子10g 黃芩10g 當歸6g 黃連10g 金銀花15g 土茯苓10g 1劑/日

肋軟骨炎:

酒熟地 酒當歸 白芍 川芎

疼痛+木香 陳皮

腫脹+乳香 沒藥 紅花

膈肌痙攣者+黃芪 雙花 陳皮

水煎服,1劑/日,3劑為一療程,有時可去熟地.

胃腸神經官能癥:

人參 白術 茯苓 甘草

水煎服,煎煮時間30分鐘最好

胃粘膜脫垂癥:

黨參 白術 茯苓 甘草 黃芪 雞內金 神曲

疼痛+元胡 枳殼

惡心嘔吐+半夏 竹茹

消化道出血+云南白藥 三七

水煎服,1劑/日,1個月為一療程,共2-3個療程

失笑散:

五靈脂 蒲黃等份,每服6g

用于瘀血作痛,痛經,胃痙攣,心絞痛

房間消毒:

蒼術粉1g/立方米,加酒精適量,點燃,密閉門窗2小時,對空氣殺菌率為70%,對人體無刺激毒副作用

肩周炎:

芍蜈散:白芍200--300g 大條蜈蚣10--12條 姜黃12-15g 研粉,每次12-15g 3次/日,治俞率85%

骨質增生癥:

白芍30-60g 木瓜12g 雞血藤 威靈仙各15g 水煎服,1次/日

腋臭:

枯礬粉搽按腋下區.1次/日

淋病:

白花蛇舌草250g 水煎分三次服,1劑/日,癥狀消失后繼續服一周.

盆腔炎:

白花蛇舌草45g 兩面針 穿破石各9g 水煎服,1劑/日

多發性口腔潰瘍:

白花蛇舌草30g 靈芝9g 水煎服,1劑/日

流行性腮腺炎:

鮮白花蛇舌草120-240g 水煎服,2-3日可治俞

蔞縮性胃炎:

柴胡6g 丹參15g 白芍12g 川楝子 元胡各10g 山楂15g 白花蛇舌草30g 甘草10g 水煎服,1劑/日*30日為一療程.

淺表性胃炎:

白花蛇舌草50克  延胡索10克  水煎液分3次服(飯前),一日一劑,30日為一療程.

肋軟骨炎:

瓜蔞:浙貝母:桂枝

4  :  2   :  1

共研細末,每次10克,一日2次.

乳腺增生病:

玄參 浙貝母 白術各12克,柴胡10克,白芍 云苓 生牡蠣 鹿角霜各15克,薄荷 甘草各6克,隨證加減,水煎服,一日一劑,大多數患者痊愈,少數患者好轉.

頑固性耳鳴:

佩蘭(后下) 白芍 黨參各10克,升麻 白豆蔻(后下)各6克,知母 大棗 黃芩各15克,生石膏20克,葛根30克,天麻10克,草決明25克,水煎服,一日一劑.

慢性萎縮性胃炎:

醋制半夏60克,熟淮山藥 生雞內金各100克,烘干研末,每次3克,一日3次.

膽汁反流性胃炎:半夏和胃湯:

半夏 陳皮 蘇梗各10克,砂仁 沉香 枳殼各5克,代赭石15克,木香6克,生大黃3克,甘草5克,水煎服,一日一劑.

內耳眩暈:

菊花30克,清半夏 天麻 陳皮 石菖蒲 蒼耳子各20克,鉤藤 丹皮各15克,生石決明 澤瀉 川芎 牛膝各20克,水煎服,一日一劑,全部有效.

解痙鎮痛(神經痛,肌肉痛,偏頭痛等):

白芍30~60克,炙甘草15~30克

2:1

下肢加續斷,牛膝

上肢加桂枝,伸筋草

肩痛頸項加川芎,葛根

胸脅加柴胡 ,桔梗

腹部加佛手,白術

水煎服,一日一劑.

化石湯(泌尿系統結石):

生地 冬葵子 滑石 牛膝各25克,胡桃肉 金錢草各50克,石葦15克,生甘草20克,水煎服,一日一劑.

坐骨神經痛:

當歸 木通 牛膝各15克,桂枝 白芍 烏梢蛇各10克,黃芪20克,乳香 沒藥 甘草各6克,細辛5克,水煎服,一日2次,連服一個月.

肩周炎早期:

柴胡 當歸 白芍 陳皮 清半夏 羌活 桔梗 白芥子 黑附子 秦艽 茯苓 各等份,以白酒作引,水煎服,一日2次,飯后服.

肩周炎后期:

當歸30克,丹參30克,桂枝15克,透骨草30克,羌活18克,生地黃30克,香附10克,草烏9克,忍冬藤40克,桑枝20克,水煎服,一日2次.

外服瘙癢:

①蛇白湯:蛇床子 白癬皮 黃柏各50克,荊芥 防風 苦參 龍膽草各15克,薄荷1克(后下),煎水洗坐浴,連用15天.

②銀蛇止癢湯:銀花 蛇床子各20克,黃柏15克,蜀椒 苦參 白癬皮 明礬各10克,食地方國鹽3克,水煎外洗,連用15天.

止癢消斑湯:

威靈仙20克,當歸 赤芍 丹皮 雞血藤 白僵蠶 皂角刺 防風 白癬皮 黃柏 白花蛇舌草各15克,蟬衣10克,水煎外洗坐浴,連用15天.

急慢性咽炎:

①風寒:桔梗 生甘草 薄荷 荊芥 僵蠶 防風 (可加麻黃 桂枝 玄參)

②風熱:荊芥 防風 牛蒡子 甘草 銀花 連翹 桑白皮 赤芍 桔梗 天花粉 玄參 浙貝母 黃芩

此方為治痛經和生小孩前補身所用,增加懷孕機會

白頭公10G

益母草10G

雞血藤10G

半楓荷10G

金櫻子10G

豆豉姜10G

白背根10G

崗稔根10G

黑老虎10G

1.葛花解酒湯:

木香5g 人參 豬苓 茯苓 橘皮各10g 白術 干姜 神曲 澤瀉6g 青皮18g 砂仁 白豆蔻15g 葛花15g

2.三叉神經痛:天麻6g 夏枯草12g 鉤藤12g 白芷9g 細辛4.5g 2次/日

3.足跟痛:生南星 生半夏 生草烏各等量 研粉加凡士林調糊外敷患處,每日換藥一次

4.痔瘡:五倍子 白礬各30g花椒 白及各15g 煎液熏洗坐浴 2次/日

5.前列腺增生癥:水蛭散1g 3次/日*20日為一療程.停用一周再用,總療程3-9個不等.注意出血侵向.  前列散:穿山甲60g 肉桂40g 每次10g 2次/日 連續20日為一療程.

6.手足皸裂:白芨50g 大黃50g 冰片3g 研粉+蜂密外涂.3次/日*七天.

7.慢性腸炎:

慢性菌痢(溫補腎陽,益氣健脾) 熟地黃12g制附片8g肉豆蔻10g吳茱萸6g補骨脂10g五味子9g炮干姜6g黨參10g白術9g炙甘草3g茯苓15g訶子6g 用伏龍肝(灶心土)80g煎湯代水煎藥 1劑/日分2次服.      

潰瘍性結腸炎:仙桔湯(補脾斂陰,清化濕熱)。

仙鶴草30克,桔梗6克,烏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術9克,廣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檳榔10克,甘草4克。

【加減】 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時,應另加鴉膽子14粒,去殼分二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結腸炎肝郁脾滯征象較著者,去檳榔,加柴胡4.5克,萆解15克,秦艽9克;腹痛甚者,應加重白芍與甘草用量:白芍15-30克、甘草9-15克;泄瀉日久,體虛氣弱,而腹脹不顯者,去木香、檳榔,加炙升麻4.5克、黨參12克、炙芪15克。凡久瀉證屬脾腎陽虛或為腎陽不振者,則非本方適應證,當以附子理中或四神丸治之。

8.黃連素30g

制吳茱萸30g 炒白芍30g 研粉每服3-6g 2次/日 主治脾濕瀉痢,米谷不化,腹臍刺痛及小兒疳積下利.

9.  皂角牽牛丸:炙皂角子,炒枳殼,砂仁,廣木香,牽牛子,萊菔子各等份,研末,煉密為丸,每丸重3克,早晚飯前以棗湯或米湯送吞1丸.  治肥胖癥屬風秘,痰秘,氣秘,取效甚捷,久用無副作用.

10.肝硬化:①軟肝煎:太子參30  白術15  楮實子12  川萆解10  云苓15  菟絲子12  土鱉蟲3  甘草6  丹參18  鱉甲(醋炙)30

土鱉蟲烘干研末,水三碗,入鱉甲先煎半小時,納諸藥煎至一碗,沖服土鱉蟲末,渣再煎服,一日一劑.  

酒精性肝硬化:加葛花12

肝炎后肝硬化:加黃皮樹葉30

門脈性肝硬化:加炒山甲10

牙齦出血者:加紫珠草30或仙鶴草30

陰虛者去川萆解,加淮山15,石斛12

對于白蛋白低或A/G比例倒置的患者,可用鱉或龜(約500克)加淮山30克,薏仁12克,燉湯服,每周一次或每10天一次,有較好升白蛋白的作用,但服用時避免出現食滯,有肝性腦病傾向(精神異常)者當忌.

②蒼牛防己湯:蒼術 白術各30克,川牛膝 懷牛膝各30克,防己 大腹皮各30克

上方先用冷水浸泡2小時,浸透后煎煮,煎時以水淹沒全藥為度,文火煎煮2次,首次50分鐘,二次30分鐘,前后次藥液混勻,分2次服,用于肝硬化腹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秘方 驗方 效方 絕對有用
中醫手抄筆記(10)(印)
民間中醫筆記抄本(3)
中藥方劑集錄第二篇
中醫養生祖傳生活小偏方
醫院內部不傳藥方,得此藥方者絕對三生有幸!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化市| 栖霞市| 呈贡县| 建宁县| 安图县| 社会| 南通市| 盐城市| 陆川县| 鹿泉市| 岳西县| 清远市| 临洮县| 凌云县| 思南县| 西盟| 北票市| 来安县| 兰溪市| 奉新县| 揭东县| 定安县| 镇雄县| 黔西| 行唐县| 油尖旺区| 溧水县| 阿巴嘎旗| 崇明县| 三都| 台东市| 武功县| 和政县| 云龙县| 正宁县| 西充县| 安义县| 和龙市| 大港区| 久治县| 湘潭县|